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29 00:30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阅读教学

周 虹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浙江 杭州 310056)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初中是学生心智成长、建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阶段,高质量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从人的发展角度看,阅读是塑造人的手段。[1]为了引导学生爱上阅读,从阅读中获益,并将阅读塑造为未来伴随终身的优良习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科学的教学手段建立高质高效的阅读课堂。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当前,学界对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过生活化的策略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2]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主动性,[3]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阅读经验[5]等。总体而言,学界对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目前大部分研究比较零碎,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教学实践效果也不明显。

“教什么”与“怎么教”一直以来是语文阅读教学亟待破解的两大难题。就语文阅读而言,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基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构建“建立目标-开放课堂-情感兴趣-阅读模式-阅读习惯-教学活动-拓展阅读”的“OCIMHAE”路径,探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以此进一步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OCIMHAE”路径的实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学生的阅读学习也有其特有的成长规律。具体而言,“OCIMHAE”路径中的O(Objective),即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C(Classroom),即构建开放性的语文课堂;I(Interest),即营造基于情感的兴趣式阅读;M(Mode),即改革阅读模式,鼓励自主阅读;H(Habit),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A(Activity),即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E(Expand),即强化拓展阅读。

(一)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清晰的教学目标是保证初中语文教学时效性和高效性的关键,确立教学目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从而建立高质量阅读教学模式。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关注教学内容,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个性爱好等因素,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当然,教学目标并非一成不变,教师在建立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应当依据实际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效果等,灵活调整和修正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建立高质高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二)构建开放性的语文阅读课堂

开放性课堂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个“开放”而“有序”的动态过程,它通过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问题的开放,教学方法、过程的开放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深化 。[6]构建开放性的语文阅读课堂应遵循“建立开放式教学目标—设置开放式教学问题—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建立开放式教学评价”的教学逻辑。

首先,教师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要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建立开放式且难易程度不一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其次,教师通过塑造课堂情境提出开放式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热情,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再次,教师通过构建课堂情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语文阅读,形成促进学生阶梯性阅读、累进式获得知识的教学方式;同时,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有效带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形成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最后,建立开放式教学评价,挖掘学生阅读的闪光点,攻克学生阅读的薄弱环节。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开放式阅读进展情况,积极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闪光点,总结阅读的好经验、好方法,树立学习榜样,提振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在开放式阅读中不断培养好习惯、总结好经验。例如,在开展探究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前设置问题,组织学习小组探究问题;为学生创造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追本溯源的探索精神,不断深化对语文阅读课程教学的价值认识。

(三)营造基于情感的兴趣式阅读

语文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与作者感情的交互过程,真正理解所阅读文章的情感,体会文章表达出来的内涵。如果教师能巧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朗读、品味、理解,便能使学生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2]以情感带动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思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效果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基础上的,如果不能有效地理解所阅读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教学效率不可能实现质的提升。首先,作为初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领路人,语文教师要借助对文章的阅读实现教师、学生和文章的多向情感互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当通过构建情景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与文章内容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传递的思想内涵。例如,多媒体课件对于情景课堂的建立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视频和图片相比于文字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情感互动的建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在文本中的表达方法,传授如何通过文字正确表达自身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内容,实现阅读效率、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全方位的提升。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效果,更好地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初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心智、身体都处于重要的成长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自控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引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和阅读习惯。首先,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抓住阅读细节的习惯。比如,指导学生学习并感悟文章中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形成心得体会并能应用于写作。其次,及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其逐渐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纠正不良的坐姿,培养学生记录的习惯,要求学生进行共性化写作、个性化创作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应用,为之后更深入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五)改革阅读模式,鼓励自主阅读

随着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增强,学习兴趣的个性化发展,部分初中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存在兴趣降低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者角色,改进和创新现有阅读和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和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都是由教师选择阅读的内容,学生阅读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讲解。这种方式虽然对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存在单调、乏味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失去对阅读的兴趣,被动地应付学习。部分学生表面上跟着教师的教学节奏在学习,实际上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从而无法实现学习的效果。这也是不少教师认为阅读教学非常困难的原因之一。

阅读能力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无法通过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必须要从改变阅读模式上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对阅读本身的兴趣。基于此,针对语文教学知识量大、传播力强的特点,白马湖学校初中语文阅读课堂遵循“趣学”“提问”“探究”“求真”“务实”的白马湖精神,大胆探索和实行“小马先生”制,即白马湖的学生走上讲台当“小先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复习课、名著阅读课等课堂上共享个人的学习资源,学生当老师、学生教学生,从而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减轻学生阅读学习的任务感。例如,改变阅读方式,通过微课将部分阅读内容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展现,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升学生对阅读方式的理解;改变阅读内容,针对阅读内容的问题进行改进,将问题生动化,从而减轻学生阅读学习的压力。

(六)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习压力比较大,课堂内外,学生能够用于阅读的时间并不充裕。因此,要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状况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安排。首先,充分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其次,积极开展“教”“学”互动融合的阅读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时效性和高效性,科学设置课堂教学与阅读活动,实现“教”与“学”的互动融合,实现学生阅读效率的提升。特别是对文言文课文的阅读,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标注出来,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教”“学”互动融合阅读能充分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平衡学生之间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再次,深入开展小组探讨活动。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基础学习问题,小组讨论能够降低阅读学习的枯燥性,同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记忆。对于学习中较难的问题则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体系的建立和贯通。

(七)强化拓展阅读

阅读本身具有一定的扩展性,统编教材搭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特别是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和教学计划,[7]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应当发挥这一特性的优势。一方面,初中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优势,建立知识可拓展的空间,增加课外阅读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中不局限于教师的讲解,其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另一方面,阅读资源的丰富程度不仅影响学生阅读活动经验的积累,其本身的质量也影响着阅读活动中意义建构的品质 。[8]拓展阅读的内容不应只局限在课本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类型相同的文章,要求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比对性阅读。通过拓展阅读模式,能够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作用,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教育是为生命存在的,拓展生命的长宽高,培养生命的真善美。阅读本质上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阅读教学提升的不仅仅是学生的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建立高质量的思维逻辑,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基于此,构建“OCIMHAE”路径,探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初中语文学习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质高效的课堂阅读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为新课改需求下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情感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小学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