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露翎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认为人民币已经具备成为货币锚的经济基础。借鉴Frankel和Wei的货币锚模型,选取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区域内部分国家货币所产生的影响,并将人民币与美元、欧元、英镑的货币锚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的货币锚效应与美元、欧元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人民币在区域内国家中的货币锚效应得到一定提升。
关键词:一带一路 货币锚 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货币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a)-0181-03
Abstract: By analyzing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strength, this paper holds that RMB has the economic basis to become a currency anchor. Draw lessons from the currency anchor model of Frankel and Wei, select panel data from 2006 to 2018,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RMB on the currencies of some countries in “The Belt and Road”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compare the RMB with the US dollar and the Euro. Compare the currency anchor effect of the British poun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urrency anchor effect of the renminbi still has a certain gap with the dollar and the euro. However, aft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was put forward, the currency anchor effect of the renminbi in countries in the region has been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Currency ancho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National currency
1 人民币成为“一带一路”国家货币锚的经济基础
1.1 GDP水平
一国货币要想成为锚货币被其他国家盯住,首先自身需要具备足够强大的经济实力,其他国家的居民才会信任并持有本国货币,并将其应用到对外贸易和贸易结算等领域中去。从GDP总量来看,中国的GDP总量在2010年达到60 872亿美元,2018年增长至136 082亿美元,相当于印度GDP总量的5倍,新加坡GDP总量的37.36倍。中国的GDP规模在“一带一路”国家中的占比也在呈上升趋势,中国的经济规模相较于“一带一路”国家来说已显示出明显的优势[1]。
1.2 人民币国际度情况
1.2.1 经常项目收付
从2010年起,我國经常项目人民结算总额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达到最大值72 344亿元。其中货物贸易占较大比重并呈大幅度增长,服务贸易及其他也稳步上升。服务贸易跨境收付总额的占比不断增加,显示出我国经常项目下贸易结构的不断优化,对其有序良好发展有一定的助推作用[2]。
1.2.2 资本项目收付
根据图2显示,截至2018年人民币结算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18 586亿元,同比增长75.76%。而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为224亿元,2018年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2010年的83倍,表现出其惊人的增长能力。另外,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相应金额达到8 048亿元,同比增长55.39%,2017年下滑幅度较大,但总体来看上升趋势依旧明显。
根据图3可知,2018年下半年,非居民(境外机构和个人)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持有金额也呈现出一定规模,持有金额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2018年12月持有总额达到约4.85万亿元。从具体的持有份额来看,债券占比最大,其次是股票、存款与贷款。
2 人民币对“一带一路”国家货币影响力的实证检验
2.1 模型构建
该文借鉴Frankel & Wei(1993)经典的货币锚模型,分析国际货币在所选区域国家的影响力。该文根据研究对象的变换,剔除掉原始模型中的日元、德国马克、澳大利亚元和新西兰元,并在原有模型中加入人民币和英镑,用SDR作为中间货币进行汇率分析,构建模型如下。
式中,i为所选国家,t为时间;Currency为所选国家货币;USD为美元;CNY为人民币;EUR为欧元;GBP表为英镑;ε为扰动项。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该文选取2006—2018年“一带一路”区域内的46个国家的年度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并将时间区间划分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即2006—2013年和2013—2018年这两个时间阶段。由此来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人民币在区域国家内的货币锚影响力,并将人民币与美元、欧元与英镑进行对比。考虑到数据收集存在的误差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数据的平稳性,对样本数据进行自然对数的一阶差分处理[3-4]。
2.3 回归结果分析
2.3.1 面板单位根检验
因为检验到数据是强烈平衡的,加上样本区间不足20,所以仅选取LLC检验(同根)和IPS检验(不同根)两种方法对各国样本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
根据表1结果显示,检验统计量均显著为负(P值为0.000 0),所以强烈拒绝面板包含单位根的原假设,认为面板数据为平稳。
2.3.2 面板模型回归
首先,对面板模型进行固定效应检验,结果显示F检验P值为1.000 0,即混合回归优于固定回归。其次,进行个体随机效应LM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1.000 0,认为混合回归更优。另外,MLE检验结果显示,P值为1.000 0,认为不存在个体随机效应,应该进行混合回归。实证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表2实证结果所示,2013年前后人民币在所选“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中的货币锚效应得到一定提升。2006—2013年,人民币在所选“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中的影响显著为正。美元在4种货币中的影响系数最高。欧元的影响系数次之,英镑和人民币的影响系数相差不大。2013—2018年,人民币的影响系数提升最快,美元影响系数也有提升,欧元下降了大约1个点,但英镑的影响力并不显著。这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而言提升了影响力,同时美国等其他国家也受到了正面的影响,这正体现出我国提出此政策时以期达到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初衷[5-6]。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中国已经具备成为货币锚的经济实力,但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历史较短,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的货币锚效应和美元等传统国际货币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确实提升了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货币锚效应,人民币国际化实力得到一定的增强。除此之外,美元和英镑的货币锚效应也得到提升,说明“一带一路”并不只是中国的“一家独大”,而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體、各国互惠共赢的绿色通道。我国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与投资战略。
基于以上分析,该文提出以下建议。
(1)健全和稳定国内经济环境。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前提是本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经济一直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应该继续保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该注重经济结构的平衡,促进产业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营造健康稳定的经济环境。
(2)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由于“一带一路”国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较弱,缺少相应的外部刺激带动经济增长。我们应该抓住“一带一路”这一广受国内外关注的战略,加强区域内的贸易合作,促进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的职能。同时,还应该兼顾优化贸易结构,推进区域合作保持活力与动力,促进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适当放松资本管制,增强人民币的可兑换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按照我国自己的步伐,按周边化、区域化循序渐进。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基础上,适当放松资本管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再加上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离岸市场地建立,“沪港通”“沪伦通”等交易制度的不断落实与完善,国际金融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前进道路也会更加敞亮。
参考文献
[1] 李敬湘,周莫琳.浅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困境及策略[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4):167-169.
[2] 何剑,柳开.人民币是否已经成为中亚区域的货币锚?[J].武汉金融,2018(3):45-49.
[3] 李艳丰.人民币亚洲货币锚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4):23-30.
[4] 杨荣海,李亚波.资本账户开放对人民币国际化“货币锚”地位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17,52(1):134-148.
[5] 刘震.新形势下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J].人民论坛,2021(8):61-63.
[6] 姜鹏,张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1(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