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雅文 徐怡旻 任广辉
作者简介:班雅文(1987-),女,汉族,山东东营人。主要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实施,围绕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目标,进行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了解到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必要性,随后根据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影响因素,提出六点建议,即在成本预算基础上编制预决算规划、编制成本费用规划、编制预算规划、完善教育成本会计与核算体系、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资源与内耗的科学管理,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内部控制;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成本核算关系到的方面比较多,例如,成本核算控制和教育资源使用率、财政资金投入与实际应用效果等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管理人员也开始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关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由领导负责,事项管理根据年初预算为切入口,进行全事项整链条监督。随着我国对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视与推进,财政拨款及支付使用均发生改变,财政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高职院校办学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成本控制基本原则,严格把控成本办学观念,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引导下加大管理力度,以此提升教学质量。所以,为了达到高职院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目标,下面以此话题为对象展开讨论。
一、高职院校成本核算控制重要意义
(一)合理配置资源
高职院校有诸多行政资源,通过成本核算与控制,可以整合、优化资源,使得权利、责任分配更加清晰,加强监管力度,实现行政资源配置合理性[1]。
(二)优化成本管控制度
高职院校属于行政管理单位,年收入、支出通过上年预决算结果的比较与分析,经过科学计算、评估,最终拟定财务计划,成本核算和控制具有全覆盖、精细化、准确化的特点。为了实现各个部门任务分配的合理性,每个部门应该了解各自负责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以此实现部门业绩的提升,管理人員也可以做好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使成本管控制度更加完善[2]。
(三)成本核算指标量化
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和控制涵盖了所有财政与非财政支出,经过成本核算指标测算分析,有利于财务预算的制定,规避财政不平衡、财务赤字等现象,而且基于成本核算指标数据的预算也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经济资源、发展目标的均衡性。
二、高职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实际发展与性质
高职院校所处发展阶段是教育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是新建学校,前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运行模式已经非常成熟的学校投入基本支出便可维持正常运转,资金使用率也相对较高[3]。另外,高职院校性质是公益类,收入主要来源是所收学费及财政拨款,在成本运营模式下,成本核算和控制对高职院校的运行效率有直接影响。
(二)办学规模与实际人数
学生数量是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重要的衡量指标,学生数量多,所收学费就越多。站在学校角度,考虑收入与成本支出,适中的规模可获得良好的效益。师生比、生员比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如果成本效益提高,代表教职工占比减少,如果这两项比值适中,表示高职院校效益趋近于理想。
(三)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教学经费投入和教育质量为正比例关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其中资金管理尤为重要,可以体现出高职院校的成本核算控制水平。
三、建立健全成本核算与控制体系
(一)成本核算和控制基本原则
根据现行会计管理的相关要求与规定,高职院校资金控制工作不仅要遵循一般性原则,还必须采用新政府会计制度,即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同步落实的平行算制度。遵循配比原则,保证高职院校日常支出可按照资金性质、用途、来源进行匹配,而且根据成本可得到对应的补偿,并对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进行合理区分与核算。
(二)成本核算和控制项目
设置成本核算和控制项目,包括两项内容:
1、内部成本核算单位。我们根据资金使用划分对象,认定成本核算单位。结合学校部门设置情况、成本管理规定,将二级院系、职能部门等当作成本核算单位,随之可以进行清晰的划分,为财务预算编制、成本费用归集、成本管控等设定基础框架。核算单位的绩效评价、考核也可以得到更加高效的落实,保证理想的成本核算成效[4]。为了保证成本管理系统性、全面性、准确性特点,成本核算和控制需要所有人员参与,而且高职院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成本核算和控制期间,针对原有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成本核算管理机制,加强内部成本核算单位合理性,全面执行责任成本制度。二级院系与职能部门等以成本核算基本单位存在,还可以在后期进行细分[5]。
2、教育事业支出类别。根据高职院校执行成本核算和控制参考规定,教学、科研、行政、后勤活动等产生的所有事业支出,均要以支出事项的性质进行分类,划分为业务活动费、单位管理费用等,其中业务活动费包括教学费用、科研费用等,单位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用和后勤保障费用等,根据各项支出科目再展开明细核算。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所设定“支出经济分类”,可以根据院校实际业务,在支出科目基础上进行细化,并对支出明细进行核算。
(三)归集与分配
结合高职院校内部机构各项活动的特征,将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首先,教育成本根据所属对象,划分为直接教育成本、公共教育费用两种类别。直接教育成本为教育活动发生时产生的投入,归属到与之相对应的院系、部门范畴;公共教育费用即共同收益投入,隶属高职院校整体,归集到有关部门中[6]。其次,针对公共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配,其中部分费用根据最为科学的分配方式计入到教育成本范畴,比如高职院校后勤保障费用可在所有受益部门之间有效分配,而行政管理部门产生的各项费用则要根据教学与科研比例,分别归入相应成本中,公共教育费用根据既定标准,分别计入对应教育成本。最后,所有成本进行合理分配。归集与分配至二级院系的所有教育成本,要结合实际、具体层次、所在专业和学生数量等,分配到相对应的成本对象,再对教育成本进行计算。分配至不同部门的教育成本,按照实际功能、性质给不同成本对象予以分配,通过计算可以直接得出教育成本数据[7]。
(四)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
高职院校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的实施,采取核算模式以“双轨制”“单轨制”为主,这两种方式有不同的优势,具体选择应该以加强教育成本信息精准性为前提,按照内部实际发展需求加以全面考虑。
四、高职院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建议
(一)在成本预算基础上编制预决算规划
成本核算和控制中涉及到“预决算”的概念,即与预算收入、预算支出有关的各项决策,制定这一类决策关键因素为成本测算[8]。实施成本测算,一般会对财务预算的真实准确性进行预估与推断,在高职院校办学中非常重要[9]。通常高职院校办学、教育与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者教师薪资都是预测的对象,经过预测方可编制预决算规划。
高职院校成本预测在编制预算中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环节,但也时常被忽视,由此容易出现预算管理赤字问题[10]。预算管理赤字的根本原因是高职院校成本评估工作不到位,而在办学期间各项支出已经超出可支出范畴。成本预测内容涵盖了需要制定的决策与计划、控制、分析等,以上环节在成本预测中缺一不可。另外,成本预测作为初始环节,参与财务管理工作,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实际办学规模、今后发展趋势采集成本财务数据,以期能够提升预决算工作效率[11]。
(二)编制成本费用规划
高职院校中实施财务成本控制,本质是办学成本控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使其在允许范围内,可以展开成本费用预测,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规划。高职院校在每年开学之前,统筹规划所有板块费用、成本,整理成书面形式。此成本费用计划可以加强费用管理针对性与有效性,高职院校成本费用规划建议以不同的模块落实,例如教师运行、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人力成本,使各项成本管理水平显著提升[12]。
(三)编制预算规划
成本核算和控制中的预算规划编制,是成本费用前期的环节,预决算工作实施则进入到中期阶段,开展预算管理要以既定计划、预算分块落实,有关制度的执行务必要加强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解决。现阶段预算管理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也会进行严格的监控,以此来加强财务管理,还有利于避免支出浪费,使资金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13]。成本控制中发现预算不足可以及时填补,通过严谨的成本控制,达到预算计划决策在高职院校财务会计管理中落地的目的。
财务管理往往会因为所属行业存在差异性,尤其是财务管理实现方法。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相对简单,但是具体落实上比较繁琐,这主要是因教学专业、科目较多,如果要细化分配则会表现出重复性与复杂性[14]。高职院校管理还包含了教师薪资、学生奖学金与补助金,这些均要按照学校办学特征做好成本核算和控制。例如高职院校中的各个部门经费加强监管,控制成本要与部门考核相结合,处在不同的管理阶段均要落实财务统计,使高职院校管理者可以随时获取所需数据。
(四)完善教育成本会计与核算体系
1、建立健全核算制度
高职院校资金管控必须要遵循既定规范与原则,而且要在成本核算和控制过程中完善核算制度,这就需要在高职院校内部搭建内容完善、执行效率高的教育成本会计体系,确保高职院校日常收入与支出、成本用途、资金流向清晰可查,核算机制的落实也可以更加深化事项的跟踪与监督。
2、设立教育成本核算机构
逐渐独立成本核算部门,由高职院校的财务部门负责管理,该部门在成本核算和控制中主要负责的是在高职院校现有机构设置、管理规定基础上,做好各项经费核算与成本管控,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实施各个部门、二级院系的定期考核。现有教育支出必须要细分处理,且每一笔支出费用的使用要详细记录[15]。
3、科学选择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中采用的“双轨制”“单轨制”方法,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属于非常基础的方式,高职院校内部的有关部门需要结合财务管理现状作出会计核算方式的选择。在高职院校支出成本中,人员费用占比相对较高,所以人员成本控制非常重要。若是控制不到位,便会导致人才流失与断层。因此選择成本核算方法时,结合管理人员数量,加强人员成本控制合理性,以提高管理质量为前提做好人员成本控制工作,起到优化人员成本的效果。
(五)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督
高职院校中的固定资产,是教育成本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保障,成本核算和控制中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与管理。建立专门的资产监管团队,基于教育成本过高这一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对策,以此来优化固定资产控制效果,为成本核算和控制打下基础。
(六)资源与内耗的科学管理
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利用要保证合理,而且要提高利用率,避免发生资源浪费,在这一方面成本效益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现有成本共享机制进行优化,分摊高职院校设施成本。选择部分部门进行资源与内耗管理的试点,若效果比较理想,便可以在其他部门中推行。例如后勤部门负责水、电、暖气、维修等资源,可以采用计量收费制,避免资源浪费,这也是高职院校资源管理的非常可行的一种方法。内耗管理方面,高职院校加强内耗管理需要有充足的资源供应,而且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执行针对性的资源计量考核工作。另外,建议采取超量计费制度,如果各项资源使用已经超出规定限制,便要予以计费,避免资源大量浪费。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进行成本核算与控制,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成本浪费的有效对策。现阶段高职院校处在教学体制改革的关键期,务必要加强对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关注,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协调管理,在实践中完善成本管控制度,为各项管控、核算措施的落实创造条件,也可以加强高职院校在成本预算与控制方面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傅小韵.新会计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核算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J].中国产经,2021(06):87-88.
[2]黄俊.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基于财务信息化建设新视角[J].财务管理研究,2021(03):70-73.
[3]戴薇.基于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探究[J].财经界,2021(08):73-74.
[4]胡志华.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中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04):241-242.
[5]陈国玲.生均培养成本视角下的高职院校精细化管理研究[J].改革与开放,2020(17):23-26.
[6]周家玉.成本管理在高职院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营销界,2020(35):159-160.
[7]马百皓.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营销界,2020(34):138-139.
[8]陈绿萍,程洪波,申屠新飞,盛秋生.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商业会计,2020(16):74-76.
[9]刘东山.构建高职院校成本会计体系的可行性研究[J].会计师,2020(15):71-72.
[10]李典.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实施“1+X”证书的课程改革探讨[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4):153-155.
[11]吴韵琴.高职教育学生培养成本计算问题与对策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342-343.
[12]黄俊婕.高职院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05):90-92.
[13]徐静.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研究[J].现代交际,2019(24):76+75.
[14]陈钊炳.大数据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与创新[J].财会学习,2019(36):54+56.
[15]穆晓丹.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1):373-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