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陆向平(1973— ),男,汉族,北京人。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企业战略、项目管理。
摘 要:中小型企业作为国家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产值占比越来越大。但是中小型企业的战略发展在现有经济体制中存在一些问题,既影响中小企业的战略发展还会使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减慢。其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因自身规模较小,在有些方面很难与市场上的其他形式企业相竞争;由于规模较小导致的融资问题困难、经济成本发展缓慢;以及管理层面没有贯彻对中小企业的概念意识,所以出现了发展目标以及所制定的长远规划不合理问题;在中小企业内源的自身产品不注重品牌管理,很难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这些问题都应引起管理层面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的重视,搭建好的人才管理团队,从自身基础上扩大融资能力,推进经济建设以及产品竞争力。另外,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是系统的项目,政府应该帮助一些企业及扶持他们构建完善合理的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最大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明确其发展目标,从多个角度构建了中小企业战略发展管理的体系,强调员工的效率,促进企业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本文针对中小企业的性质以及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及战略方针。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在现有经济体制中是一个新型产业模式,相对于一般的大型企业来说,它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小、投资少、见效周期较短。在发展和成长阶段,中小企业对于市场适应能力较强,能够以新形势活力调节市场,同时能够在信息、技术及资源获取方面体现较高的获胜率。
一、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分別是自身实力不足导致的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导致的发展缓慢以及缺少相关的扶持政策导致的政策性漏洞。
首先,对于自身能力不足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政府所担忧的经济难题。其中,由于企业模式、运营管理、制度水平等自身实力问题占比尤为突出。在企业模式方面,可以广泛概意为“抗风险能力差”。简而言之,中小企业在人员素质、经营规模方面都不及大型企业有风险保障,在遇到市场波动或金融危机等不可控因素时,很难保障资金周转及时以及人员配置安排得当。所以,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发展出现主要依靠内源积累等不合理现状,急需开发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外源融资占比。
其次,从发展速度及发展条件来说,中小企业虽在我国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其现状来说依旧不尽如人意。在企业贷款方式中,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贷维持进行融资,借款方式主要以抵押、担保为主,其门槛较高,手续繁杂,且不易成功。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不畅通,及融资渠道单一阻碍了其发展速度及产业规模扩大。[1]
最后,我国政府为提供更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快促进其稳步发展,带动经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融资政策。但此类政策多少都有一些差强人意的缺点,不少中小企业反映其政策出现“空转”现象。原因在于政府对其优惠政策缺乏配套细则、门槛过高、缺乏透明度,对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不能算是真正的扶持,最终导致许多扶持都没有真正的落实下来,发展速度也因此耽置。[2]
(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企业需要好的发展战略作为根基,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速度。但针对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方面来看,还是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其中有部分企业忽视战略规划工作,更有甚者从未制定战略规划。这是因为创办者及管理者在企业中自身知识水平较低,管理素质较差,这能关注到眼前的利益得失,不能放眼未来,忽略了企业的长久发展;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与之相反,即企业创办者及管理人员急功近利,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发展条件作为依据,忽略了企业的自身发展规律,对于发展战略做出了不合理的规划。因此在这种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的战略下,企业很难沿着预定方向前进。
二、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和成因
(一)自身规模因素受到限制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就是规模小,灵活性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自身内源问题会导致发展方式较为特殊,如果掌握不好就会使发展战略难以实行。我国中小企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但在自身规模方面不及大型企业,往往会有生产力不足、发展较为缓慢的问题出现。在最常见的融资问题中,中小企业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不仅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额外费用,而且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很难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所以,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问题已经影响到融资方面的工作,融资方式迫切需要增多。而大部分企业都将重点放在如何扩大生产力、扩大规模建筑的方向上,不去花精力时间制定战略,导致问题出现在了根源上。所以,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因素是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的一部分原因。
(二)自身成本因素
在现有经济体制中,我国市场较为波动,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中小企业在生产工作中,受市场影响更大,不仅会干扰企业制定的原本计划,还会使现有融资状况面临威胁。自2007年始,我国确定了以“防过热、防通胀”的宏观调控政策走向之后,产品的市场急剧萎缩,产品的价格也在逐步下降。但是像包括能源在内的原材料,则反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发展趋势下,劳动法、中小企业管理法的发布应时而生。但员工福利待遇及工作保障措施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成本,而且对于企业来说,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市场原材料的成本上涨,这是企业作为社会的生产者所改变不了的现状。这会大大增加企业控制成本的难度,从而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中,会更倾向于走控制成本的发展道路。
(三)无长远规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壮大,相当一部分企业随着这个时期的发展契机做起了自己的生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很难从局限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及发展速度,久而久之,也忽视了对于企业战略的制定、发展的规划,甚至是企业文化的培养与营造,这会直接影响企业对发展战略的重视程度,只关注眼前的发展收益,无长远规划,因此导致发展迟缓及经营不当的现象。
(四)不注重品牌发展战略
近些年来,许多中小企业为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开始淡化自己的品牌意识。简单的说就是重产量不重质量,但是,这就使开创者和管理者忽略了企业发展的科学性,最终面临失败的结果。在这个企业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品牌发展被认为是企业做大做强后才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忽略了这个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但事实证明,企业的品牌发展战略在中小企业发展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没有独立的发展战略意识
我国中小企业在生产活动中,通常会借鉴同行企业或者相关企业的战略方式,引进相对成功的企业的经验,这并不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其中,不值得推荐的是盲目跟从的现象,模仿他们企业的发展战略或者完全套用到自己的企业中。这种不合适的发展战略就会导致企业发展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企业运行及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制定战略,照搬别人的发展战略这种方式不可取,在实施中必然会忽视企业个体的特殊性从而阻碍企业快速发展。
(六)中小企业对自己核心竞争力认识不足
中小企业在现有经济体制中,人力资源的培养具有局限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难以到位;战略思想得不到贯彻,因此导致核心竞争力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战略意识薄弱,核心竞争力意识错位。其主要体现在认知上的错误,中小企业过分注重短期的盈利,缺乏长远的目光。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或者几个形容词去概括,所以在多种多样的形势下,企业要认识到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其他企业的不同点及发展优势。首先,要做到加强技术创新,重视企业战略性管理,研究自己的核心技术,使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一个企业形式,还要在技术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做到稳中求进,不急于求成。其次,塑造独特的自身特色,开拓中小企业市场。在战略基点上,中小企业要努力做市场补缺者。可以采用集中差异化策略,以差异化为基础的竞域,采用“小而精,小而专”的策略,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为企业核心能力培育提供物质保证,继而开拓相应的核心市场。
三、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策
(一)明确企业战略发展方向
中小企业要明确自己的行业类型及发展方向,积极制定企业的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符合现有市场的战略变革,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进而获得更加强劲的发展动力。中小企业还要充分认识到本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积极展示、提升自己的优势,避开及改变自己的劣势。这就要求在生产工作中,企业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独特需求。例如较为成功的一些企业,德国的家庭作坊企业就是秉着这样的发展战略,对于市场上一些特殊零件进行专门研究及生产,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求,并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我国中小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针对我国未来发展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战略规划。
(二)树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管理流程和思想
企业要树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管理流程及管理思想,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其规划的内容有可能是管理层人员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制定的,也有可能是个人想法对于企业的发展而制定的。其中大多是未经过科学论证及亲身实践的战略,因此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人为不可控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要树立完善的发展战略管理流程及思想,就要做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只有各个环节或部门相互配合,企业的运营才能顺畅。应该从企业自身状况出发,结合市场发展需求,进而制定出符合自己的针对性发展战略。在人员录取及绩效考核的工作中,要杜绝任人唯亲的现象出现,只有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环境,员工才能更好的工作、学习、为企业创造效益。此外,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后,要尽量避免随意修改的情况出现,要用一丝不苟的精神面对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
(三)强力推进中小企业结构的调整
在现有经济市场中,创新是一重点发展方式,中小企业若想提高市场占有量及竞争能力,就要对企业机构及管理方式进行转变及调整,旨在合乎市场规则的条件下,最大效益的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推动企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创办者及管理人员做到:完全了解自身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条件,制定合乎自己的发展战略;积极学习新技术,淘汰一些落后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技术,努力做到企业结构的升级,生产出用时少、高质量的产品。政府及相关机构人员做到:着力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大力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及发展条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及优惠措施,将扶持真正的落实到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避免“空转”现象的出现。还要加强各岗位人员工作过程的规范化,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系统,不断优化和创新方法,使工作环境在企业中呈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一面,以此调节机制定会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及心理保证,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学习一些国外的先进的方法和经验,积极吸收一些专业人士,提高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的社会适应力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四)不断的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根据目前现状来说,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严重依赖内源融资,而外源融资占比较小。并且在企業融资方式中,中小企业主要依靠银行借贷维持进行融资,借款方式主要以抵押、担保为主,其门槛较高,手续繁杂,且不易成功。而且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还要付出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额外费用,且一般只能借到短期贷款,很难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所以,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发展出现主要依靠内源积累等不合理现状,急需开发外源融资能力,增大外源融资占比。针对于这种问题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治。首先寻求政府帮助:在中小企业经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资质审核后,让政府出面进行担保,使中小企业能够从银行中贷到更多的资金进行发展创新。政府应为其开辟更多渠道,建议选择银行贷款、资本市场公开融资和私募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途径畅通。其次可以成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会:通过群众资源进行新渠道的资金筹集,例如募捐、民间投资、发布会及公开会,使有这方面能力的社会人士进行帮助及推动发展。还可以从内部促进企业发展:发动员工能力,实施员工持股政策,这样不仅可以使内部员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缓解企业现有的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的现象。还可以根据成功企业的发展过程,学习成功的经验,进而推动我们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及正常运作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建设,且处于核心地位,能够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竞争关系,增加在市场上发展优势。且好的文化建设能够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加企业执行力,起到操控全局的作用,并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符合自己企业的制度模式,共同实施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并提供有企业特征、区别于其它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使企业发展向更好的方向迈进。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自身实力不足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且缺少相关扶持政策,发展战略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以旧的战略去面临新的市场。而中小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构建合乎自己企业发展方向及发展条件的战略目标,必须要重视内部控制的监督、完善制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大内部控制监督力度、完善优化评价体系,持续创新完善战略目标我也创办者及管理层人员应监督企业在日常经营的过程,要充分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借鉴先进的经验,不断优化引导管理的运行手段,正视企业内部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健全评价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发展指标、战略内容,提高中小企业在现代市场的份额和竞争力,并确保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韬.试分析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1):69.
[2]俞建国主编.中国中小企业融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