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江林(1980-),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主要研究方向:国有企业管理、国有平台企业投融资等。
项目名称:民间资本借贷公司收益模式与财务风险预警研究—以青岛地区为例(项目编号:QDSKL1701147)
摘要:为补齐邮轮制造业的短板,加速我国邮轮经济的发展,2016年以来招商局集团逐步拓展豪华邮轮制造业务,江苏海门市抓住机遇,凭借与招商局集团前期良好合作基础,积极促推招商局集团豪华邮轮制造及其配套产业园项目在海门快速落地,培育千亿产业集群,成为通过项目建设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成功实践。本文就海门市邮轮制造及邮轮配套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海门市的經验做法,提出了可供各地招商、产业发展的启示借鉴。
关键词:海门;邮轮制造;经验;借鉴
豪华邮轮制造,一直被称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因为涉及复杂的整体设计、动力系统、上下游产业链等,一直被意大利、德国、法国和荷兰四个国家所垄断,即使是美国和日本都无法独立完成一些大型豪华邮轮建造,豪华邮轮制造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和综合工业能力。目前豪华邮轮制造已列为“中国制造2025”九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尚未攻克的船舶制造领域,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和高壁垒的特点。江苏海门市紧紧抓住招商局集团布局豪华邮轮这一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契机,通过紧密对口服务,成功引入项目落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值得各地招商及产业发展借鉴。
一、基本情况
2018年10月,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海门市政府签署邮轮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招商局集团按照“前港——中区——后城”的建设思路,围绕邮轮制造产业,在海门建设邮轮制造基地、邮轮配套产业园基地和国际邮轮城,实现港、产、城联动,全面构建邮轮制造产业体系。
2019年9月,投资200亿元的邮轮制造基地、邮轮配套产业园、国际邮轮城正式开工,邮轮制造基地项目于2019年1月由海门市行政审批局备案,由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00.9560亿元,用地面积998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已承接7艘极地探险邮轮(另有3艘待生效)和3艘中型邮轮订单,同型邮轮订单量位居世界前列,现已完工并交付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邮轮配套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23.1万平方米,用地面积315亩,规划国家级材料及技术试验检测中心、研发服务平台、配套产业保税仓库、产业展示中心四个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国际垄断;国际邮轮城距离邮轮制造基地10公里(近海门市区),占地约1000亩,主要建设高端人才公寓、邮轮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邮轮博物馆、国际学校等基础设施,聚焦于服务邮轮 制造及邮轮配套产业园。
二、落地经验
(一)紧盯头部企业、挖潜升级产业
海门市近年来在更新产业、外引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传统主导产业的挖潜和升级,邮轮制造产业正是海工装备老产业与先进装备制造新兴产业结合的产物。2013年招商局集团在海门投资100亿元,整体收购当地企业海新重工、组建了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下简称“招商局重工”),建设海工装备基地。2016年招商局集团响应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战略,积极推动海工装备的高端发展,谋划豪华邮轮产业发展;海门市快速跟进、深化双方合作,鼓励企业加大有效投入,招商局豪华邮轮项目于2018年3月立项,在海门市快速反应下4月列入江苏省重大项目,5月完成可研报告,9月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金6亿美元,仅用2年时间促成邮轮制造及邮轮配套产业园项目落地,推进海工船舶产业向特种船舶、高技术船舶、豪华邮轮等领域转型,加快培育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二)围绕核心项目、拓链以商招商
豪华邮轮制造是拉动性极强的产业,是邮轮全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可拉动10倍以上相关产业投资,海门将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招商局集团豪华邮轮项目,当做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的“牛鼻子”,将豪华邮轮配套产业作为海工装备产业招商的聚焦点,加强与招商局海门制造基地的联系与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强化邮轮制造商上 下游产业补链、拓链的招商。
一是抓住“核心”。将邮轮制造最为关键的软硬条件——研发体系和水陆生产设施工程落地海门。通过引入院士团队、全球前三位的豪华邮轮设计公司,攻关豪华邮轮核 心技术,由“造壳”迈向“造心”;缺少条件充分的船坞等水陆工程设施,是国内邮轮制造的一大瓶颈,招商局重工投资62亿元,在海门基地建设水工工程和陆上工程,水工工程主要包括国内首个室内干船坞、豪华邮轮舾装码头等,陆上工程主要包括激光中心、仓储周转中心、起重及维修中心、涂装车间等,全部完工后可满足年产2艘20万总吨大型 豪华邮轮的生产需求。
二是拓链招商。通过打造邮轮制造基地和邮轮配套产业园高端平台,不断提升邮轮全产业链项目承载力,导入国内外豪华邮轮配套产业上下游龙头企业,成为世界500强、央企国企项目的集聚地;仅2019年投资30亿元的皓晶高端节能玻璃制品项目、意大利新 型材料项目、“5G+船舶制造”项目等重大项目成功落地,同时还有20余个重大项目在洽谈推进中,除引进邮轮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外,重点招引船舶配套、交通物流、港口综合服务和城市与园区综合开发等产业链前延后伸项目。海门市瞄准补齐邮轮制造上下游链条,强化重点区域的招引,加大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及日本、欧洲等国家的招商力度,推动邮轮产业、智能制造产业迅速集聚、快速发展。
(三)注重培育扶持、扎实助企护企
南通市、海门市将豪华邮轮制造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积极争取市级、省级支持,与招商局集团组建豪华邮轮项目联合工作组,定期交流 协商项目推进情况,确保该项目快速推进。
一是全面扶持。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邮轮产业发展背后,离不开政府长期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扶持。从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加强法律服务、协助人才培 养、树立行业标杆等方面入手给予企业支持引导,为企业提升质量水平提供服务保障。以人才政策为例,在叠加长三角地区超前提出的顶尖人才创业免评审、企业自评人才职称、设立青年人才专项等政策基础上,2019年5月海门市专项出台《促进海工装备和邮轮 产业人才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试行)》,适用于在海门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海工装备和邮轮产业相关企业,从资金奖励、后勤保障、技能提高等方面,详细列出了相关优惠条款。
二是扎实服务。市区两级政府及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对企业采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有效性。海门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到企业调研,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海门的相关部门围绕招商局重工确定的时间节点,抢时间、快速度,全力以赴完成码头岸线功能调整、船坞产能转换、配套用地保障等重点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邮轮产业落地的海门开发区成立了由开发区主要领导任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和产业园区负责人为组员的招商局重工邮轮项目推进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班子服务邮轮制造基地及配套产业园项目,同时在要素保障、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全面 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三是创新提速。海门市围绕“快”字展开项目服务和推进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合作,通过创新工作模式,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快速竣工、转化。海工装备制造需要码头、大坞、场地,土地是关键要素,开发区采取保重点与挖潜力相结合,让有限的土地增量重点保障重特大项目,采取“先租后供”模式,从而确保豪华邮轮制造等重特大项目的供地;创新项目推进机制,以缩短投入产出期为目标,将项目的建设周期与督查考核结合起来,切实帮助投资者解决项目推进遇到的用电、用水、用材料等实际问题;抓住项目建设“推得快”这个环节,行政审批全面推行代办帮办,采取点对点现场办公,化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
三、启示借鉴
“龙头企业+龙头项目+产业链整合+创新平台”集成发力,海门市在短时间内落地发展邮轮产业系列项目、聚集形成新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带动相关产业升级、盘活周边区域,其在项目招商、促推落地、服务企业等方面可提供很多借鉴。
一是提升内核硬度。海门市邮轮产业发展的成功,相当程度上是在于合作方--招商局重工这一企业内核够硬,海门围绕招商局重工做好服务扶持,招商局重工做好研发生产,政府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企业产生的虹吸效应使当地相关产业更加丰富、发展快速。因此对引进项目、企业特别是核心项目、企业应从严把关,结合本地产业发展规划和优势,将亩均产出、投资强度、生态环保等作为招商选资门槛,充分利用好有限资源。
二是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开展重特大项目落地落实年活动为抓手,聚焦园区重点产业,以高质量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完善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更大力度抓好项目竣工和转化达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
三是丰富招商方式。根据产业方向,强化重点区域、城市的招引,组织专题招商活动;围绕核心项目,联合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提升精准化招商水平,强化产业补链、拓链招商。除了引进来走出去的招商推介活动,还可发挥政府企业两端优势,通过举办各类产学研合 作对接会、产业经济运行分析会等专业活动,打造兼具增值企业服务、寻找招引商机的综合平台,通过论坛、会展、赛事等重大活动,更好地吸引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
四是创新提升服务。政策資源向重点产业倾斜,出台专门政策,通过产业政策进一步聚焦产业重点、明确培育主体,专项政策着重企业扶持、目标激励、招才引智,促使企业 加大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做强做大;围绕快字做文章,审批方面点对点服务,帮办代办集中办加快速度;资源使用、要素保障方面,找到普遍矛盾,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借鉴成功先例,结合实际问题确定突破模式;人员方面,将项目建设节点任务与督查考核相结合,明确各自责任、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