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产出中的日语授受表达回避现象研究1

2021-11-28 08:33郭雨昊
时代人物 2021年34期
关键词:恩惠偏误母语

耿 庶 郭雨昊

(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 710127)

授受表达是以日语为代表的少数语言特有的情感和关系表达方式,同时也是日语习得中的重难点问题。授受表达来源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其使用频率较高,并且通过反作用于人际关系和交往,体现出其重要性。授受表达使用得体得当,对人际交往会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误用,则可能加重交往对象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歧义和交流摩擦,阻碍交流正常进行。使用授受表达时要综合考虑语法、亲疏关系、视点以及地位差异等要素,容易产生回避误用。

专家学者对授受表达的回避使用研究由来已久。堀口純子(1984)研究得出在行文中出现数量最多的误用用例为“非用”的类型,即回避使用。王忻(2000)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授受表达时存在的“非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了授受补助动词“非用”问题较为突出,并且认为“母语干涉”与“日语教育的问题”对“非用”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基于前人理论成果进行研究,提出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授受表达的偏误与回避使用

第二外语学习中的“误用”一般指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所学语言时产生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这种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失误”与“偏误”。其中,偏误现象大多存在于学习者未能熟练掌握语言规则的阶段,具有一定普遍性,且对于外语初学者或进阶学习者来说是提升自己语言水平的一大难点。

对于将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来说,关于授受表达出现的偏误较多。并且日语的授受表达也是一众语言学者在研究日语学习时的重点研究对象。以日语二外学习者为对象的关于授受表达偏误方面的研究大多着重于借由分析学习者在使用语言中的偏误用例并进行总结,进而提取出相关特性与类型。其中:

堀口純子(1984)将所收集的日语学习者的作文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对择选出的286篇存在授受表达误用的文章进行分析,强调在行文中出现数量最多的误用用例为“应该使用却没有使用”的类型。王忻(2000)对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授受表达时存在的“非用”(“使用缺失”和“回避使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关于授受补助动词方面的“非用”问题较为突出,并且认为“母语干涉”与“日语教育的问题”这两个方面对“非用”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平野真弓(2003)对177名台湾省日语学习者的授受表达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存在以下几类“非用”:①学习者在表达对提问者利益与恩惠的确认时未使用授受动词;②表达说话人在接受利益和恩惠时未使用授受动词;③表达自第三者处得到利益和恩惠时未使用授受动词;④表达自身请求时未使用授受动词。杨秀娥,陈俊森(2005)在对115名学习日语的学生进行一系列语法和语用测试后发现,这些学习者普遍存在“过度使用「(て)ffげtf」、回避使用「(て)ffkxvtf」和「(て)もらう」”的现象。

从上述研究与调查中不难发现,对于以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学习者而言,有关授受表达的偏误例出现频率较高。而在众多偏误倾向当中,对日语授受表达的回避是学习者误用授受表达的一个主要倾向。

吉川武时(1997)在研究外国人日语学习者的日语偏误时,提出了将日语的偏误分为:发音、书写、词汇、语法、表达,五大类进行讨论的研究方法。借助上述研究方法,我们在查阅大规模日语作文语料库中有关授受方面的用例并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一些授受表达回避现象的类型总结。例如以下三种出现频率较高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回避现象:

缺少授受关系补助动词

学习者表述时,存在本应包含授受关系的语句缺少授受关系补助动词的情况。如:

(1)私にとって、自分の人生の価値PH教xiift村上先生tt尊敬XIIItf人でXIII。

(2)私の小fhXIV時fkらの雪の夢もだんだんff(ⅰ)にtíって、tíffktíってしまXIVましft。でも神様tt私の願XIVPH聞XIVftfkもしxvまRAん。

(3)能力試験のftめに、山本先生fkらXVの本PH貸しましft。

以上三句中均涉及授受关系补助动词的缺失。其中的「教xiift」、「聞XIVft」、「貸しましft」可以分别改为「教xiiてffkxvft」、「聞XIVてffkxvftの」、「貸してXIVftだffiましft」。相较修改之前的说法,通过强化恩惠意识而非单纯地平铺直叙,在以上三句的语境中使用授受关系补助动词更强调了说话人受到恩惠的感激,这也是日语母语者在日常交流时比较注意的一点。

语言表达口语化

在表述含有授受关系的语句时,语言表达口语化、随意化。造成授受表达“非用”,如:

(4)時間がffxv(ⅶ)、手伝ってよ。

(5)簡単tí紙飛行機の作り方でXIVXIVfkら、何fk一xiii教xiiらxvtfとうxvしXIVんだけ(ⅵ)。

(6)材料が足りまRAんが、近ffkのコン(Ⅳ)ニで接着剤PH買ってffiて。

上述例句在表达请求时均使用了偏近于口语的简化表述。一方面,如果说话对象为关系亲密的人,使用这种表达也无伤大雅;另一方面,如果说话对象与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没有达到足够亲近的程度,使用这种简单表述可能会被认为是无礼的表现,会影响听话人的内心情绪。此时,可以将「手伝ってよ」、「教xiiらxvtf」、「買ってffiて」改为「手伝ってXIVftだけtíXIVでしょうfk」、「教xiiてもらxiitf」、「買ってffiてもらxiiまRAんfk」或类似授受表达更为得体。

与被动态的混用

受到“授受表达存在方向性”思想的过度影响,使用者往往在表达授受关系时与动词被动态产生混用,如:

(7)先生ttシンポジウムにxiiiXIVてXVとPH教xiiらxvましft。

(8)渡辺fhんtt今回の会議結果PH欠席の私に伝xiiらxvましft。

(9)彼と悩ttf事PH相談fhxvましft。

上述例句在表述时出现了授受表达与动词被动态的混淆。在表达他人为己方做出恩惠行为时,若单纯使用被动态以陈述事实,会显得不近人情,在强调恩惠关系的日本文化中略显失礼,不符合通常的表达习惯。可以将「教xiiらxvましft」、「伝xiiらxvましft」、「相談fhxvましft」改为「教xiiてffkxvましft」、「伝xiiてXIVftだffiましft」、「相談してffkxvましft」等带有明显授受关系的表达,既符合一般表达习惯,同时也能够向听话人传递自己的感激之情。

授受表达回避现象的原因分析

来源于母语的负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中容易发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的观点由语言学家Lado提出,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为了掌握目标语,主观地将母语的使用方式、范畴等对应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新语言的学习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根据迁移的难易程度可将习得难度等级划分为对应、合并、范畴缺失、新范畴和分解,学习难度为递增。汉语中表示授受关系的词汇主要表现为“给”、“得到”等,但日语中授受动词数量和使用方式更多,属于迁移现象中的“新范畴”或“分解”,习得难度较大,产生偏误较多,例如:

(10)先輩tt経験者として、XIVKAXIVKA教xiiましft。

(11)(彼女に)俺ttfftíftPH守KAう。

例(10)中“先輩”地位高于自己,对方怀着好意来为我方或我方的人做某事,应使用「~てffkxvtf·~てffkだfhtf」。如不添加其它表示感谢心情或方向性词语,则不能体现恩惠关系。在这种理解下,可能导致“非用”。正确应为「先輩tt経験者として、XIVKAXIVKA教xiiてffkxvましft。」「~てffげtf」虽然一般情况下会给人施加恩惠的感觉,在但例(11)中表示的是一种亲密关系,在关系极为亲近的人之间通过互相施恩和受恩增加感情联系。即「~てffげtf」的使用也可以是一种亲密感的体现。「俺ttfftíftPH守ってffげtf」更为合适。学习者可能按部就班地认为「~てffげtf」给人施加恩惠的感觉而错误地避免使用。

学习者的心理和学习策略

根据吉川武时(1982)的研究,造成日语学生使用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学习中的疏忽。学生有可能片面或碎片化割裂化地理解学习内容,即为了简化理解将一个大的新内容分割成几个部分学习。这种方法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也可能使学生难以将碎片化的部分连接起来,造成理解偏差和使用偏误。

还有时学生会较为关注某个语法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产生迅速掌握该内容的心理,有强烈的向该正确使用例靠拢的想法,模仿或者照搬,而对“前人错误的或不准确的使用是什么样的,如何去避免”的问题缺乏关注,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使用,导致偏误和回避使用。

教师的教学

日语学习者的授受表达回避使用也可能来源于课堂教学。教师的教授方式和侧重点不同也会造成学生对授受表达使用掌握情况存在差异,从而产生偏误和回避。不同教材的使用也对学习者的理解存在一定影响,成为回避使用的一个来源。

此前学过的其它外语的影响

我国的大部分学习者所学习的第一门外语大多为英语。吉川武时(1982)在其研究中认为,在学习日语前接触过英语的学习者,存在使用英语思维方式代入日语语境并造成偏误的情况。英语的授受动词主要表现为“give”、“receive”、“offer”等,存在方向性,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不体现恩惠关系,如不添加其它表示感谢心情或方向性词语,也无法表现说话人和恩惠关系对象的关系和情感。例如:

(12)写真PH撮xvまXIIIfk。(Could you please take a photo for me?)

(13)瀬古fhんがXIVらっしゃtfXVとPH願ってXIVまXIII。(Ich wünsche, dass Sie(Herr Seko) kommen können.)

首先,从(12)表示的含义来看,这个句子在表意上已经错了。原句要表达“您能为我拍张照片吗?”,而此句缺少了授受动词「~てもらう~てXIVftだffk」变成了请对方自己拍照片的意思。在表达请求时,往往要使用“授受动词否定形式+推测”的表达,如「写真PH撮ってXIVftだけtíXIVでしょうfk。」。(13)是德日双语学习者的偏误使用例。只使用敬语「XIVらっしゃtf」能表示尊敬,但不包含恩惠关系,即“希望对方能来”应该使用授受动词「~てffkxvtf·~てffkだfhtf」体现说话人受恩而抬高听话人地位表现尊敬和感恩。

本文从第二外语学习的误用理论出发,通过分析授受表达的回避误用例,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即授受动词回避使用现象的分类,以及这些回避使用现象的主要成因。根据前人的研究可以看出,授受表达是日语学习者学习中的难点、混淆点,有关授受表达的误用例出现较多,且授受表达的回避是学习者的一个主要倾向。本文研究总结得出授受表达的回避使用主要有①缺少授受关系补助动词②由于语言表达口语化而回避使用③与被动态混用而避免使用这三个方面。结合这些回避使用类型,溯其源可得出这些回避误用具有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习者的方法和心理、包括教材的差异在内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以及学习者曾经学习过的其它外语产生的影响等来源。

本文在提出一些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研究者通过本文分析回避使用类型和来源希望能传递给学习者避免一些偏误使用的参考和启发,但缺少对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探索,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学生对授受动词的全面理解有赖于一线教师和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恩惠偏误母语
母语
偏误分析的文献综述
偏误分析内涵探究及应用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浅析中日两语言中的授受关系
偏误分析的意义与局限
爱你本来的样子
《恩惠》中女性人物的成长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