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1-11-28 08:08:47吕晶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辅导员管理工作生活

吕晶

(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引言:在新形势背景下,国家与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认识。尤其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来说,不仅关乎学校的声誉与发展,还关乎校内工作的和谐稳定。基于此,有关部门与人员应当对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优化的必要性有基本的了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辅导员各项举措的落实直接影响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的强化工作迫在眉睫。下文,就对此进行详细的讲述。

一、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从众心理与个性思维并存

在新形势影响下,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水平、性格爱好都形成较大的差异。并且,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成熟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团体生活的意识不足。与此同时,学生由于对社会的认知缺乏全面性,导致理想主义意识过剩。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极易遭受打击,形成较强的从众心理。由于互联网广泛应用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手机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生活的必备品。学生基本判断力的不足,导致在网络生活中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极易诱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能力逐渐得到强化,导致学生对管理现状产生不满。对管理工作的强化产生阻碍,学生的心理状态缺乏抗压性。

(二)情绪控制能力不足

在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以及看法非常多样。但由于学生的实际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极易产生较大的落差感。与此同时,激化学生情绪自控中的矛盾。一方面,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导致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出现偏差。抗压性不足,在生活中遇到阻碍时极易产生情绪崩溃等问题。心理素质缺乏稳定性,自身的喜怒哀乐往往随着生活事件的影响,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校内学生的情绪缺乏稳定、合理的控制,阻碍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情绪波动较大,也会激化学生的心理矛盾,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熟发展。

二、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工作缺乏全面性

由于辅导员管理学生的规模与数量十分庞大,在管理工作中极易产生疏忽的问题。首先,由于学生长期生长的家庭环境、城市环境不同,导致学生的性格特点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辅导员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普遍采用同种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通常情况下,未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导致管理工作适得其反,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力无法得到全面发挥。其次,部分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全面性。未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导致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频率降低。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沟通降低,一方面,导致学生不理解辅导员各项举措的用意,增加管理工作的难度。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职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管理工作失去合理性,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最后,在新形势下,辅导员无法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导致工作重心的偏离,部分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未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形成明确的认识。传统的认为自身的工作就是处理学生之前的日常杂事,激化内部管理工作问题。

(二)管理模式缺乏规范性

首先,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管理方式过于单一。在新形势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辅导员在消息传达的过程中,通常单一的使用QQ 或者微信。导致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学生管理工作落实的不够全面。并且,部分辅导员无法真正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导致管理工作各项信息的落实缺乏实效性。对学生思想理念的变化,未进行充分的掌握。管理举措的提出缺乏民主性、科学性。其次,部分辅导员由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规模过于庞大。在工作中,未进行分层式的管理方法。导致管理模式出现僵化等问题,未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部分单一的管理工作过于严谨,极易引起学生的不满,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后,管理理念过于守旧。部分辅导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在新形势作用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与标准在不断增高。传统的管理理念,已经无法同社会的发展情况相适应。辅导员必须紧跟时事,在管理工作中逐渐使学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学生在单一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极易缺乏创造力与创新思维。学生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不高,长此以往管理工作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矛盾就会愈演愈烈。

三、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强化学生管理工作策略

(一)拓宽管理工作渠道

在新形势背景下,网络技术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条件。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拓宽自身获取信息的渠道,校内的信息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基于此,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一方面,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导致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增加辅导员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为辅导员实现实时监控、实时管理的工作创造良好的机会。因此,辅导员不应局限于传统的通讯方式开展工作。应当与现阶段新兴的网络技术手段相结合。不仅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强化自身的管理力度。使管理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形成紧密的联系,使管理工作深入渗透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目前新兴的自媒体短视频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辅导员可以建立自身的短视频账号,定期发布趣味性的短视频。以此吸引学生的目光,积极宣传管理理念与管理举措。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与此同时,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健全微信公众号、网站评议机制等,使学生可以充分反映校内生活中的需求。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身的看法,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辅导员通过各项信息的收集,可以清楚了解学生之间的需求、思想、矛盾。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循序渐进的强化管理力度。与学生的接受度相协调,避免过于严苛的管理方式引发学生的厌恶心理。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由于大学生活与大学教育失去应试的压力。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基于此,首先高校辅导员可以积极倡导学生参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与竞赛。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学生迎难而上、永不气馁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竞争的压力,避免学生安于享乐,失去不断学习的动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激励作用,体现教育的宗旨。其次,培养学生的各项特长。高校辅导员鼓励学生参与校内的各项社团,并且依据学生普遍的兴趣爱好组建多样性的社团。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可以获得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并且,学生在社团中,通过与他人不断的交流沟通。可以加强自身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成长为符合新形势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辅导员可以定期地开展各类小型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养老院、地方纪念馆等。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学生学习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引导学生的思维模式。避免杂乱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工作体系,对全体学生起到监管作用。

(三)落实分层式的管理方式

上文已经详细讲述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基于此,辅导员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分层式的管理方式。具体来说:辅导员必须对内部学生的性格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在管理工作中,可以依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例如:对于较为内向的学生,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沟通能力。保证统一领导与差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其次,辅导员可以通过发布心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内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形成清晰的认识。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在新形势影响下,保证自身实事求是的管理工作理念。最后,在分层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强化管理工作的灵活性。避免对学生形成过度的干预,保证外松内紧的管理方式。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积极响应国家简政放权的号召,简化管理工作流程。并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目的,就是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塑造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升学生的自觉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强化,不仅会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还会激发高校内部的学习活力。其次,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内部招聘助理,使学生了解辅导员管理工作的中心思想。一方面,助理可以作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保证双方思想的全面交流与沟通,避免由于管理思想的偏差,导致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帮助辅导员完成相关管理工作,学生可以锻炼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对周围学生起到积极的影响,激发内部的实操动力。最后,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奖惩分明。不过度放纵学生发展自身的错误思想,导致学生产生自负的学习心理。同时避免严苛的管理形式,对学生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强化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规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改革工作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上文就从管理渠道、课余生活、管理方式等四方面,对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化提出建议。保证学生校内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提供丰富的经验与理论,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辅导员管理工作生活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38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