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音乐风格浅析

2021-11-28 08:08:47沈鋆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德彪西阿拉伯

沈鋆

(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一、德彪西的简介

1862 年,德彪西在圣日耳曼昂莱降临,音乐世界迎来了一位伟大的传奇人物。德彪西在音乐方面有着重要贡献,但并不是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父亲及其家人都是农民,他的父亲当时还期望小时候的德彪西成为海员,因为他父亲曾在海军当步兵三年。然而命运没有让他这个音乐敏感者与音乐失之交臂。七岁的时候他去他姑姑家里,姑姑看他很有音乐天赋和才能,就给他安排了一位意大利的叫让•西汝蒂(Jean Cerutti)的钢琴教师学习,从此开启了德彪西的音乐之路。

我觉得幸运都是留给愿意抓住机会的人的,德彪西就是这样。后来他又邂逅了一个肖邦的挚友,免费教他音乐,他很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加之他在音乐方面太有天赋,十一岁就考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在1880 年,德彪西来到俄国,有幸认识了柴可夫斯基,并担任了柴可夫斯基的一位好朋友梅克夫人的家庭教师,借此机会接触到了更多音乐大师的优秀作品,尤其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穆索尔斯基的作品有着大胆、不可思议的幻想,德彪西就开始按照穆索尔斯基的方向靠拢,也为他开创“印象主义”给出了很好的铺垫[1]。通过这段时间的磨炼,德彪西不断陶冶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为自身积累了更多的音乐才华。1884 年,德彪西创作大合唱《浪荡儿》,并且借此作品获得了罗马的一个大奖,展示出了一个26 岁的年轻人的无畏魄力。1888 年他从罗马开始离开了,当时的音乐节特别轰动全世界,他就不想循规蹈矩的生活,来到德国拜罗伊特参加音乐节,开始接触到瓦格纳式的歌剧,从此开启了他的歌剧创作之路。后来瓦格纳离开了人间,但是他的音乐风格却深深影响了年轻的德彪西,德彪西开始改变解放自己的音乐。1890 年以后,德彪西不断接触和结识了许多印象主义的画家、诗人和艺术家,受之影响他的音乐也开始带有“印象主义”的色彩,后逐渐发展成熟,使印象主义音乐深入人心。德彪西遇见的这些朋友让他在自己音乐领域有了更高的境界。

德彪西遇见了很多在音乐方面帮助他的人,但是他并不是随和的性格。他很孤僻,有着自己的世界,当时的社会很注重规规矩矩,但是德彪西的为人和家庭爱情却像他的作品一样大胆,突破常规,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他的感情也让我很费解,他曾与盖布瑞尔.杜邦同居了十年却并没有走入婚姻,在当时大家都看他花心,但是他却敢于随着自己的心走,又有几个人可以像他这样。后来他取了罗莎莉.泰克希尔为妻,以为从此他的生活开始稳定,后来他与另一个女子生下小女儿。看到他的音乐或许他的感情并不为大家惊讶,德彪西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

德彪西艺术的巅峰时期是他人生的最后十年,当时正为世界大战,他写了很多受苦人民的音乐。50 岁起,癌症开始困扰着他的生活,身体日渐衰弱,他的心情也开始忧郁,作品出现了暗淡色彩。第一次[2]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彪西被炮弹炸死,去世后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葬在了passy公墓,也算完成了他的心愿。自此世界上少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和开发者。

二、德彪西的作品及创作风格

(一)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作品及特点

德彪西的作品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880-1902 年为早期阶段,当时德彪西还受古典主义的影响很深,没有印象主义的概念,他主要创作中古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早期的德彪西已经显露出不安分规矩创作的迹象。《阿拉》就是当时时期的作品。1903-1913 为中期阶段,他认识了很多著名的音乐人,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在很多音乐大师的感染下作品也开始成熟起来。他开始觉得法国的音乐清新可爱、高贵典雅,愈发觉得德意志的那种荣昌繁琐、厚重笨拙的风格让他开始不喜欢。1914-1918 年属于晚期阶段,他的作品风格再次发生转变,开始变得抽象、晦涩,并且与世孤立、不得人解,这可能很大因素是跟他后来得癌症身体不好有关,整个创作状态和风格也正受到自身心态的影响而发生转变。

德彪西在不同的领域也有着重要音乐贡献。1.管弦乐方面:德彪西在管弦乐方面上给主调织体换了一种新的形式,大胆换用音色,如《幻想曲》,就是典型的复调织体,让小提琴部分演奏八度主旋律,而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作为长音支持整个弦乐组。同时如《牧神午后的前奏曲》《夜曲》《大海》《意向》都是德彪西在管弦乐方面的杰作。2.室内乐方面:德彪西的室内乐就像一杯芬芳的茶,特别是1893 年的《弦乐四重奏》,大胆运用循环主题式特色。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去听它,会让你感觉自己在仙境。还有《大提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都是很好的作品。3.钢琴曲方面:钢琴曲方面我本人是最喜欢的。德彪西的钢琴曲给人的是一个布帘看画面一波一波袭来的感觉。有很多事情一开始就停不下来,德彪西对于钢琴的创作或许就是这样。1903 年的《版画》真的让人就像看见了那些一幅一幅的图画。4.合唱方面:合唱方面更加出色,年轻的德彪西更加让人惊讶。1884 年的时候,德彪西还很年轻,凭借《浪荡儿》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罗马奖,让世人对他刮目相看。

(二)标题音乐

标题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看见标题就可以想到音乐要表达的情感,很多音乐家都会使用标题性音乐,最早是李斯特使用。德彪西曾经说过:“我最讨厌那种唯唯诺诺故意制造意义的音乐。”[3]虽然他也把自己的音乐加上标题,但他并不想刻意去说明什么,他只是想给人们一种感觉。他的很多作品都有标题,例如《亚麻色头发的女孩》,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浪漫的感觉带给人们。《雪上足迹》也一样,音乐就像是在梦幻的雪地里面一样。《阿拉伯风格曲》这个标题让人立马想到阿拉伯的服饰布料等,还有《月光》《水中倒影》等都是典型的标题性音乐的创作手法。

三、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的创作特征

(一)曲式结构

德彪西在曲式结构方面虽然受到古典音乐的影响,但与传统的曲式结构大不相同,他作品以三部性为基础,《阿拉伯风格第一首》采用的是ABA 三段体,当时处于他创作的初期,所以有很多小乐句没有跨越传统意义的范围[4]。曲式结构方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给人带入一个梦幻的仙境,一连串的音阶式长音滑落下来。B 段速度较自由,就像人们在这个仙境里面自由的游玩,一个又一个的彩色起泡泡在我们身边围绕。A1段是乐曲的再现段落,再次把人带到乐曲的主体思想上。德彪西可能还是初期深受古典音乐的影响,用了这个古典结构,但是结构中的段落划分却不是太明显,这也看出来德彪西早期就开始萌发了不规矩的创作心理。这也已经显露出了他后期引领“印象派”的踪迹,使得后来出现独特的东方调式等。这正体现了德彪西对音乐的创新精神。

(二)作品风格

初次接触《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时,是听一位老师演奏,当时自己被吸引。给人一种芭蕾舞的感觉。突然我就想到了阿拉伯花饰,这或许就是标题音乐带给人的感觉。一连串一连串的音符轻快的像流水般想我飘来,给人一种轻快、春风、春雨般的心旷神怡的另一种听觉享受。这首曲子,标题性用音乐首先带给人们一幅幅阿拉伯美丽、幽静的感觉,紧接着优美的音色带给我们另一个世界。

(三)演奏分析

1.双音的运用。很多好听的曲子里都会有双音,双音也是钢琴演奏技巧里面的之一,比如现在大家年轻人喜欢听的《卡农》高潮里面的乐句。因为人们的五个手指不同长度,所以很多时候总是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效果。弹奏的时候两个手指要竖立,同时下键。要整齐,力度也要统一。

2.节奏的运用。节奏的变化可以很好的表达音乐的情绪。德彪西在旋律节奏方面也大胆的尝试新的节奏。他的许多作品的节奏都表现出片段式的、不对称、不连贯的特点,他常常借助于踏板,装饰音带给人们不一样的视觉。如《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如下,右手的三连音和左手的八分音符相结合,这种不规则整齐的节奏在其他音乐中并不常用,但是德彪西却别具匠心、大胆试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3.踏板的转换和运用。在钢琴的演奏中很好地使用踏板会让作品更容易表达所需要的作品风格。《阿拉伯风格第一首》中弹奏的时候最重要最难把握的也就是怎样运用好踏板,踏板的作用是不仅仅能够丰富作品,更重要的是能把作品想表达的意境更贴切地展现在人的面前。1885 年,德彪西听到李斯特钢琴演出的时候运用踏板如此美妙地把作品弹出来的时候,德彪西开始对踏板的研究,也让它在踏板的学习领域更深一层。此后我们听德彪西的音乐往往会有用踏板来展现的那种朦胧梦幻、幽静的神秘感,这些正是他努力创新出的一种用踏板来表现音乐情感的技法,他自己称踏板其实是让音乐呼吸的空气,称钢琴的踏板为“会呼吸的踏板”。一位对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有深入理解的钢琴家说:“德彪西与肖邦一样具有天生的运用踏板的直觉,它们在演奏中不是用脚来支配踏板,而是用耳朵来支配脚。”虽然德彪西对踏板有着深入研究,但是他的晚期作品和大型作品中也并未见频繁出现。这种踏板的运用在《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弹奏时就很好地体现了出来:音乐的乐句虽然是一小节一个连线,但是踏板的转换却不能一小节才转换,要一个和弦换一次踏板,这样使弹出来的音不杂乱无章,给人一波浪花冲击海岸,海浪触摸到我们的脚后又回去的感觉。4.演奏速度的转换和力度的起伏。我总结一下这首曲子一共17 次弱(P)和(pp)和4 次强(f),还有1 次突强(sf),8 次渐慢(rit),还有一次自由速度。这样速度不停地转换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就像一个万花筒总是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惊喜带给大家。这首曲子的力度也很独特,开始一连串的长音阶式,力度均匀连在一起,后面强的部分力度要随之加强,德彪西有着自己的触键方式,肖邦曾大多采用垂直向下的颗粒状力度,但是德彪西这首曲子的力度不需要爆发性的,用稍微一些指肚去辅佐音色的柔软连绵处会更好表现。

结语:斯特拉文斯基曾说:“我和我一代的音乐家们应该深深感谢德彪西,它可以说是本世纪第一位真正的音乐家”[5]。这是德彪西在音乐界所获得的评价地位,他之所以能受音乐大师们如此赞赏和世人的热爱,是因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是20 世纪的音乐开端,是古典时期以后新的一轮超乎寻常的音乐元素。《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虽然有古典主义传统的影子,但在传统的基础上从节奏、音色、和声方面开始了新的改变,开辟了音乐审美的新篇章,给听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给人带来了如梦如幻、如烟如雾的世外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之感,从此开启了印象主义音乐的新篇章,也开始让印象主义音乐更为受世人所关注和热爱,所以今时我选择德彪西的《阿拉伯风格曲第一首》来浅析,让我们去更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同时也更了解一个全面的德彪西。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德彪西阿拉伯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民族文汇(2022年16期)2022-05-18 20:16:41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新生代(2019年15期)2019-11-13 22:48:31
来自阿拉伯的奇思妙想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阿拉伯小镇的露天集市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贝多芬《月光》与德彪西《月光》的比较分析
民族音乐(2016年3期)2016-06-05 11:33:46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
音乐生活(2015年2期)2015-12-19 1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