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1-11-28 08:08:47赖启舒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阅读教学

赖启舒

(江西省龙南市杨村镇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700)

想象力一般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想象头脑中已有事物,一种则是想象头脑中未出现的事物。正是在想象力的支持下,小学生的阅读才更加大胆,才能够感受作者的言外之意,更好感受语文学习的价值和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为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明确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必要性,在阅读教学中探寻多样化的想象力培养方法和策略,真正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基。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不仅都是名篇佳作,而且这些文章都具有极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科学性,会带给读者较多启发。部分老师深受传统阅读教学理念的影响,比较善于在课堂中讲解阅读文,导致学生的阅读仅停留在对老师观点的继承层面,而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思维,学生在阅读中无法有更多收获,最终会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和动机。而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能够将原本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与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中。在学生课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后,学生课下主动阅读的兴趣更浓厚,这将有益于学生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基。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该学科中蕴含的人文思想对于学生精神的塑造极为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借助语文学科的教学优势,加强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当前,很多老师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小、情感不够丰富的特点,认为灌输式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事实并非如此,反而适得其反。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学生有了将阅读文与自己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机会,这将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有质量。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实施应试教育的时间较长,当前很多语文老师仍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重阅读技巧传授而忽视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使学生的阅读学习只以高成绩的取得为目标,其阅读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转变老师落后的教学理念,明确自身在课堂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角色,并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主人翁意识下,学生的学习潜能会得到更好挖掘与发挥,不仅可以持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现状

(一)过于关注学生的阅读技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只有完成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才可以让学生养成课下阅读以及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依然十分功利性,非常注重学生阅读技巧的传授,这样学生看似能够在阅读题目中取得分数,但他们却难以与阅读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这不仅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还会增加学生今后语文学习的难度。

(二)过于重视阅读结果

阅读是一项个性化较强的活动,所以学生的阅读收获也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但就当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很多老师都未走出重阅读结果轻阅读过程的教学困境,这就会导致学生在阅读中的付出被忽视,容易引发学生的不满,从而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如果长期处于重结果轻过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即使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也会出现想象力被扼杀的情况。总之,以结果为目标教学,会让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人文性优势,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太大帮助。

(三)教学手段模式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章体裁不同,针对不同题材的文章,应该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但就实际的阅读教学来看,老师无论针对哪一题材的文章,采取的都是固定的教学流程,即“为什么”“写了什么”“怎么写”等,学生在起初可能兴趣还比较浓厚,但机械式的重复,使学生的厌烦心理越来越严重。在此种固定教学模式下,小学生的思维未得到训练,缺乏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想象力的培养更加不可能。更为严重的是,在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之后,学生的惰性心理将会形成,后续再去纠正会十分吃力,且不能保证纠正结果。因此,老师应注重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始终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优质“土壤”。

(四)单一的评价方式

通过对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调查发现,其评价设计仍不够科学,一方面老师在批阅阅读作业时,总是围绕标准答案评价学生,只有学生与标准答案有一点出入,就会对其进行扣分处理;另一方面老师在评价中缺乏对学生闪光点的挖掘与利用,这将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这样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即使遇到文质兼美的文章,也会缺乏对其阅读和探索的兴趣,无法获得极佳的阅读体验。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体会作者描述的情感

阅读其实就是将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世界中,与作者进行充分对话,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思想和情感更加丰富,想象的空间也会更加广阔。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民主对话、传授情境等方式,将学生带入文本阅读和体会中,这样学生在充分的想象空间中,更容易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中,根据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想象一下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用途,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的过程中,提出了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跳绳、放风筝、做假发等多个观点,发现了胡萝卜先生长胡子的更多用途。在教学《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中,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假如你不小心进到了牛肚子中,有可能发生哪些故事?学生在思考后说出了了解牛肚子构造、想办法出来等答案。在学生有了一定想象之后,老师可以再引入青头和红头故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高,还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总之,通过引入鉴赏和品味阅读文内容的思路,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阅读技巧的运用中,可以让学生与阅读文本有更亲密的接触,让学生的阅读过程更加的愉快,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为其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享受阅读的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够加强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能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会比以往重结果教学的效果更加理想。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应为学生预留充分的阅读和想象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刚好享受阅读过程,也在阅读中获得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的发展。

比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时,学生在看到这个题目之后,就能够联想到一些对应的情景,其阅读兴趣比较高,所以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在完成自主阅读之后,及时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展示阅读文中涉及到的两个人物的特点。通过在课堂中设计表演活动,不仅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喜爱之情,还能够让学生在扮演裁缝和顾客的过程中,了解到如果一个人过于磨蹭,会让宝贵的时间被浪费,如果一个人过于急躁,又会出现目标不坚定等问题。通过在老师有序的阅读指导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抓住阅读的重点,还能够在充分的想象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再如在教学《方帽子店》课文时,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世界和人观点都处于不断变化中。在具体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讨论任务,如最喜欢帽子的类型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方帽子店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学生的持续讨论中,学生的思维会不断碰撞,这就让阅读教学的效果更加理想。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了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不仅真正享受了阅读过程,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想象的契机,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找到最佳的问题解决入手点。

(三)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老师具有灵活选用教学方式的能力,也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引导学生将大脑中已有表象与想象内容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草原》课文时,为了不让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相关图片和视频,学生在身临其境感受中,对其有了向往之情,此时老师让学生想一想,如果将来自己有机会去草原,会做些什么事情?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学生的想象有了依据,其想象更加具体。此时老师在进入课文讲解中,学生就能够非常轻松理解和总结文章的中心情感。

(四)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极为必要。首先,老师在阅读教学评价中,应融入生生互评方式,并在此互动中让学生相互汲取他人的优点,更全面理解阅读文。其次,老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更加关注学生阅读的过程,如态度、情感情绪、想象深度等。通过灵活的教学评价,学生受到同学和老师肯定的频率不断增加,这也就促使了学生学习热情和想象力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以及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十分有利。小学语文老师应反思培养学生想象力中的不足,并从对应角度优化与创新,真正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阅读教学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传媒评论(2019年5期)2019-08-30 03:50:04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