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清
(江苏大学, 江苏 镇江 212013)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在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能力。它包括为了得到肯定的判断所进行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思维反应过程,并使科学的根据和常识相一致。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能力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因为批判性思维能力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反观目前的高校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大多是懒于思考,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受专业特点所宥,缺乏该项能力的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初学英语时都是在极力模仿,被动接受,迫于语言约定俗成的特点,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去怀疑去思考,只是凭记忆凭模仿便可取得优异成绩。久而久之,英语专业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甚至是更高水平阶段就会表现出来一种懒于思考和懒于批判的特点。所以本文基于对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评,就如何培养该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改革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机制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而英语专业学生是高校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高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办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要强化英语专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创新不会因为人们的重视而凭空产生,坚实的理论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需加重学课程中基础理论课的比例,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对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要精读几本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经典基础理论书籍,形成自己的主干知识体系,然后再去查阅相关的学术文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脉络。选修课应着重开设一些交叉学科课程,扩大学生知识面,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才有可能产生创新。
另一方面需着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驱动的批判性思维使人们及时知识更新、不断探索,并能够迅速获得知识。可见,批判性思维能够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思维能力。
总之,新的英语专业学生培养要注重开展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改革基础教育培养模式,尊重个性发展,强化兴趣爱好和创造性思维培养,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二) 营造活跃的创新驱动氛围
活跃的创新驱动氛围是发挥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英语专业学生教育部门应率先更新理念,不断完善和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比如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的开展专题讲座,创办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创新论坛,不定期举办英语专业学生学术交流与报告会,营造一个充满浓厚学术气氛的创新驱动氛围,充分激发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应积极扩大英语专业学生多渠道交流。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学术交流、校际公共课、公派出国留学等多种形式,开阔学术视野,拓宽知识结构,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水平。
(三)加强高水平英语专业学生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的水平直接决定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应当制定一种能够充分选拔优秀导师的遴选制度和一种激活并持续保持导师学术活力的评估淘汰机制,鼓励与支持教师广泛接触企业与研究院所开展国际交流。英语专业学生导师应积极与社会、企业和市场密切联系,拓宽学术视野,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一些能够启迪思维,提升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和讲座。导师只有始终紧跟学科前沿,把握前沿趋势,掌握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搭建开放的英语专业学生教育平台
1.在英语课堂中采用问题教学法
“提问本身就是一种批判形式”,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一个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它通过提出不同的问题再深入思考分析,而逐渐产生主体自己的新观点。问题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产生有创新、有价值的观点或理念,通过要求学生大胆假设、敢于质疑,不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当以问题为主线,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在课前,以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前积极思考,带着问题预习;在课中,提倡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文章的背景、内容、结构等,遵循问题情境和主动探究的实施原则,教育学生介于文章中存在事实也存在作者本身的观点和判断,书本上的内容不一定全是真理,使学生大胆提问发言,并共同解决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这会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同学之间交流彼此的意见,深入理解学习,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在课后,采取问题引导式作业布置,如问题引导式集体写作、问题引导式同伴对话等,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提高创新驱动批判性思维能力。
2.设计英文讨论、演讲或辩论活动
英语讨论或辩论活动除了促进学生将从读听之中的学会的单词学用结合,融会贯通之外, 还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分析主题,理解主题的多层观点。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者是课中提出话题,围绕该话题开展讨论或辩论活动。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会给学生创造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机会,他们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讨论和辩论问题。学生会在课外积极查资料、找论据、想论点等,扩大知识面, 而且在辩论激烈氛围的刺激下, 其听力、口语、词汇量等方面的进步都十分明显, 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已有论点进行批判,获得创新成果。学生惊喜于自己英语各方面能力的进步,对应于产生浓厚兴趣, 用动力进行英语学习,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演讲、辩论和采访题目广泛, 涉及到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而即兴演讲、小组辩论、现场提问、交叉询问等一系列批判性思维训练方式,则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创新驱动批判性思维能力。
3.英文写作中采取同伴互评模式
英文写作可以清晰体现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结果,写作的同时反映出学生对于主题的个人思考,巩固批判性理解。同伴互评则是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阅读并批改其他人的作文,并提出合理的更改建议。在同伴互评作文中,学生批判性阅读同伴的作文,找出错误并加以指正,在促进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能力的同时,在批判性基础上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同伴互评,可以使学生互相学习对方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技能。目前,部分英语院系正在试验用“写作文件夹“ (portfolio) 改造写作课程的评测体系, 内容包括每篇作文在预写过程中所进行的“头脑风暴”的记录、提纲、初稿、终稿、同伴反馈意见、教师反馈意见、修改环节中的自我评估表、同伴评估表以及学生的反思日志。上述评测体系改革显然有利于把英文写作重点导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快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因此,目前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作为一种高等人才培养模式,其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鉴于批判性思维对于创新能力、未来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驱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改革传统的英语专业学生教育教学模式,建立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新模式,加强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为英语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与创新平台,通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来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和巩固,通过以上培养方法的实施,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长足的进步。对提高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与水平,实施创新驱动的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