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 江孝君
(唐山师范学院 资源管理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教育部明确规定,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必须要做到有效帮扶,明确帮扶台账内容,改善帮扶效果。坚持合理分类原则,学院从上到下要联合发力,提高全校员工的参与度,建立健全的精准帮扶制度。笔者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目前国内学者在界定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这一内涵时缺乏统一化的含义。在大学生群体中,就业困难人员具体指的是受到遗传或者是后天环境的影响,这部分群体缺乏良好的经济基础支撑,社会地位相对不利,竞争能力比较弱,自身素质有待提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这部分群体的就业竞争优势。随着就业困难群体规模的不断增加,这些人员的分布呈现多样化、复杂化以及低阶层化特点。通过分析就业实践结果,由于缺乏经济保障而无法完成就业的学生所占比重比较低,缺乏就业意识以及成熟的就业心理的就业困难的大学生所占比重比较高。这部分群体缺乏良好的就业准备以及就业能力,面对就业问题表现出就业被动等行为。
在本研究中,将“精准帮扶”界定为重点关注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特殊的服务照顾。精准帮扶改变了笼统的就业服务特点,而是根据特殊人群的特点以及整体情况,能够对特殊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在帮扶过程中,主要内容涉及身心发展素质以及职业发展技能等,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就业能力。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一方面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家庭的经济基础,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
该校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河北省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类高等院校,本次研究以2020 届毕业生为主要研究对象,2020 届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均以省内生源为主,学校2020 届毕业生共6073 人,非困难生4150 人,困难生1923 人,困难生占比31.66%。2020 届毕业生就业率为 86.79%。其中灵活就业52.59%。对唐山师范学院研究不仅能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中带有普遍性的现状及问题,更能反映出该校乃至河北省同类高校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特殊现状和问题。
唐山师范学院在落实精准帮扶政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差异化特点,基于家庭经济基础、兴趣、专业以及就业方向,坚持专项化原则,为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提供精准的帮助服务,科学制定援助计划。然而,现阶段就业部缺乏充足的师资配备力量,岗位设置也未能按照精准帮扶计划,这些都对帮扶成效带来阻碍。就业帮扶队伍力量较为薄弱,就业帮扶工作具有系统化以及复杂性特征,这往往对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掌握帮扶经验,另一方面需要具备收集信息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根据唐山师范学院的就业指导现状,相关教师缺乏夯实的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经验,这些都影响了就业精准帮扶效果的改善。
针对大四毕业生建立健全的就业预警制度,分析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提前预警影响就业困难的多样化因素,提早做好预防工作,从而给予针对性的帮扶。建立预警制度往往需要考虑四方面内容,其一为筛选工作,其二为有效评估,其三为建立档案,其四为持续跟踪。筛选作为第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阶段,第一次筛选要面向所有的大四毕业生,排查毕业生的就业倾向,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筛选。在第二次筛选时往往包括自评和他评,自评因素涵盖毕业生的心理、掌握的技能、学业评定情况以及就业信息;他评涵盖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他人评价因素,再次缩小困难学生群体的范围,从而开展有效帮扶。第三次筛选往往需要基于上述两大筛选内容,和就业困难群体进行谈话,摸查困难学生的情况,最终筛选出毕业生人员,从而开展有效帮扶。其二是评估,制定筛查标准,建立预警制度,基于筛选结果,从而开展有效评估。其三是建档。为了保证精准帮扶取得良好成效,必须要专项建立就业档案。其四,做到及时跟踪。根据困难学生的情况,及时开展跟踪工作能够了解实际情况,有助于积累丰富经验,解决实际就业困难。
就业帮扶这项工程具有复杂化特点,在建立帮扶体系时,必须要融合多方主体的力量,比如政府、高等院校、企业等,加强主体之间的合作,通过集中整合力量拓宽就业途径,从而保障毕业生群体的就业率。
1.以政府为主导,为就业帮扶提供政策、信息和资金支持
政府应该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制定政策法规,保障就业帮扶工作能够正常有序进行,改善帮扶工作的成效。基于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情况,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服务基层的管理制度,鼓励毕业生群体能够积极参与基层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需要给予政策倾斜。为了加强信息管理,其一,政府部门要发挥权威影响作用,通过借助互联网络力量在线发布就业信息,扩大就业宣传影响范围,促进信息实现有效传播,从而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实现人岗匹配。其二,基于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情况,政府要加强就业监测管理,建立预警制度,了解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情况,收集客观数据,才有助于为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提供依据。
政府要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就业工作,为高校以及其他合作主体提供相应补贴,给予就业困难人员相应的实习补贴,同时可以提供职业介绍、公益性服务岗位补贴等,从而开展针对性帮扶,鼓励社会其他力量合力开展帮扶工作。
2.以高校为中心,全面加强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
在向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时,高校往往需要承担起主要职责,保障就业帮扶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加强内部合作,提高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高校应该成立帮扶领导小组,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从而开展有效的服务保障工作。高校中的各部门应该积极高效配合帮扶工作开展,比如学生部、财务部、心健部、教务部等做好对接工作,面对就业人员的求职困难,各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困难人员所面临的问题。
建立与完善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沟通的网络平台。其一,建立信息管理体系,跟踪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动态,完善毕业生就业档案,了解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其二,依托互联网络平台,完善就业网络,构建精准就业保障制度。可以依托大数据以及新媒体技术,扩大信息传播渠道,从而实现有效推送。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规划和教育体系。首先,坚持精准化原则,建立就业指导制度,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就业咨询室,帮助大学毕业生答疑解惑。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供精准指导模式,结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考试辅导以及心理咨询。建立就业评价制度,基于就业情况有效反馈。其次,建立职业培养制度,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毕业生的工作技能,获悉更多的行业知识。最后,增强就业体验,建立实际平台,改善工作环境,转变学生社会角色,为提高就业率做出切实努力。
3.以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依托,促进就业帮扶工作的协调发展
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也比较强,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唐山市的企业应该强化社会责任,合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更多的帮扶服务,优先雇佣这部分人员。唐山师范学院可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就业方向培养专业化人才,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院努力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组织较为灵活,为了改善就业帮扶效果,可以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作用,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创业协会掌握了丰富的就业资源,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就业成本。现阶段唐山市缺乏就业服务类型的组织,增加创业类社会组织具有迫切意义。唐山师范学院可以和社会中的基金会建立有效合作,依托基金会的丰富资源,从而开展有效援助,有助于缓解就业困难,改善就业状况。通过和心理咨询协会开展合作,能够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疏导,帮助学生客观分析自我,从而确定就业方向。高校和社会机构建立有效合作,借助民政、社区的社会资本,帮助困难人员度过艰难时期,从而增加就业能力。
在对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划分时,以产生原因作为划分依据,主要包括六大类别,具体指经济困难、能力困难、专业困难、心理困难、形象困难、观念困难人员。根据困难人员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按照特定的帮扶计划,实现一对一指导,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服务。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家庭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高等院校应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相应的津贴补助。在毕业季举办大型招聘会,鼓励用人单位为就业生提供更多的招聘机会。高等院校营造良好的自主创业氛围,鼓励困难人员积极创业,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创业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如果毕业生缺乏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一方面要实现专业有效转型,另一方面要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技能,开展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活动。如果毕业生缺乏就业能力,学校应该和实训基地进行合作,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活动,切实增强就业本领。如果大学生群体缺乏健康的就业心理,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室为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求职压力,有助于毕业生建立求职私信,走出心理困境。如果毕业生就业形象困难,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开展相应的职场礼仪培训,改善求职形象,帮助毕业生增强自信,从而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毕业生群体如果缺乏科学的就业观念,相关领域的专家可以开展培训讲座,通过科学指导有助于帮助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选择途径。
综上所述,基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所开展精准帮扶工作作为系统工程,必将面临很多棘手的问题。唐山师范学院的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必须要从长远规划帮扶工作,坚持科学有效原则,建立精准帮扶体系。联合多方主体力量,构建互联网络平台,发挥合作精神,共同推进合作网络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