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新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河北 石家庄 050031)
由于中职院校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差、行为素质低、心理不成熟等问题,因此中职班主任在学生管理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存在管理方法单一、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等问题,使班级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因此中职班主任需要打破传统思维,结合中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但是中职院校学生普遍理论基础比较差,学习上缺乏自信和主观意愿性,很多学生选择就读中职院校的目的就是逃离初高中紧张的学习压力。如何扭转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技能水平,是中职班主任必须解决的问题。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很多中职班主任急于求成,采取单一的管理方法,以说教为主,反复强调学习的动机及意义,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学生态度改进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和学习氛围,也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处于“激励——懈怠”的循环之中。在这个重复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说教将变成了老生常谈,没有任何激励作用,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班级管理工作将无法正常开展。
中职院校学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5-18 周岁,属于青春期,性情躁动,行为懒散,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荣誉感。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表现得不服从管理,甚至还会出现与班主任对峙的情况,使得班主任管理工作陷入困境[1]。很多中职班主任认为这是学生行为养成的问题,因此为解决问题,多数班主任会亲力亲为,以班主任的威严以及学校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认为学生在其关注下不打架、不闹事就是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既忽略了中职学生的行为及心理特点,也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行为素质低的问题,往往导致学生出现“两面性”的问题。而且这种“捆绑式”管理模式往往会使中职班主任感觉身心疲惫,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对班级管理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国内的教育模式仍然是以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为保证课堂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中职班主任往往会注重学生的课上表现,推门听课、后门观察、课后询问是班主任常采用的方式,也是最快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方法。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很多中职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课余生活关注的比较少,甚至是漠不关心。而近几年,随着手机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手机上网几乎成为中职学生课余生活的全部。上网购物、玩游戏、聊天、看视频......互联网的出现有利有弊,中职班主任如果忽略学生课余生活,忽视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职生不加以正确的引导,网络信息的弊端将会影响学生的言语行为,比如沉迷网络游戏、课上翻看手机等,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班级的日常管理。
由于中职学生已具备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多数家长都会选取寄宿就读的方式,放心地将学生交由学校管理,很少主动与学校或班主任沟通学生在校情况。有的家长外出打工,学生由老人看管,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孩子。因此中职院校的家校共育就变成了班主任的单向输出。由于与家长沟通少,沟通效果不佳,中职班主任无法及时获知学生家庭氛围、情绪波动、心理变化等问题,因此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只能当矛盾升级,学生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时,才能关注到并进行沟通和解决,这无疑是亡羊补牢。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家长配合度不高,家校沟通不及时,学生问题积压,成为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隐患。
面对班级管理中的挑战,中职班主任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学会分析和总结,并结合班级学生的层次、年龄等特点,创新和优化工作方法,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以下几种创新方法供大家借鉴。
近几年工作中发现,现在中职学生不仅仅学习态度差,而且对很多事物的主观能动性都有所欠缺,做卫生不认真,参加活动不积极......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学习状态松散,抱有混日子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仍以“填鸭式”教育为主,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面对这些问题,中职班主任必须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共同创建班级文化。
中职学生的需求不仅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有毕业后如何适应职场环境。多数中职学生在18 岁左右参加工作,思想以及心智尚不成熟,很难应对复杂的职场环境。“工厂式”班级管理模式就是以此需求为出发点,将班级工厂化管理,班主任是“厂长”,班委成员是“车间主任”,其他学生纳入班组管理,通过这种模式将班级管理工作细化,每个同学都需要承担相应“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时以工厂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综合考察和评定学生。通过实践证明,每个班组以5人为最佳,班组的组长采取轮岗制度,并将学生日常出勤、奖惩、做卫生、参加活动等情况纳入小组及个人量化考核,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另外,每月月底召开班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择优树立标杆,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工作”目标,在追标、超标的过程中,形成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主观意愿差的问题,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氛围。
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起点层次等不同,因此中职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如果中职班主任只按照传统的管理方法,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班级管理很难走出困境。要做到民主管理,个性化发展,首先中职班主任需要通过观察、谈话、电话家访等方式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可以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管理。上文提到的“工厂式”管理中的班组长轮岗制度,就是利用组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把每个学生的个性转化为其优势,并让这种优势成为班内主流之一。其次,中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多鼓励少打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发挥和成长的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互抵班内存在的矛盾,从根本上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德育教育将成为中职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传统教育以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以优化制度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思想品质、行为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等,这就需要中职班主任不断转变自身观念,把德育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班级管理中,中职班主任必须摸清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以通过调研分析,以学生的喜好和需求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每周为学生增开一节素质教育课,如:《礼仪小课堂》《生理健康知识讲座》《沟通技巧》《法律知识普及》《生活小实验》》职业素养》等,旨在以点概面,从不同角度拓展学生知识水平,形成向上向善的学习热潮,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如今网络已成为中职学生日常交流的重要平台,中职班主任如果一味压制学生的上网欲望,往往适得其反。相反,如果中职班主任利用好网络这一把双刃剑,将促进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首先,网络平台除了增加同学之间的交流,也便于班主任从朋友圈、签名留言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动态,从传统不受喜欢的面对面交流转变为学生喜爱、接受度更高的网络方式,有效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2]。也可以利用QQ 群、微信群定期发布时事政治、社会现象等话题,引发学生探讨,引起共鸣,对于不当的言行及时制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一系列增强学生的参与感的班级活动,比如性格分析、运动打卡、爱心积分、班组助力等,提倡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再有,合理利用网络平台也会增加家长和班主任的双向沟通,促进家校共育有效开展。定期在家长群发布学生在校情况,特别是学生每月底的汇报总结,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状态,同时,通过线上进行问卷调查、微家长会等方式,收集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解决家长和学生的困惑,防患于未然,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在新时代下开展新工作,要争取迎合新时代的要求,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管理模式和内容,并且加快整体管理质量的提升[3]。清晰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改进,才能打破局限,从容面对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挑战,逐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