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萍
(安徽省肥西县文化和旅游局,安徽 合肥 231200)
晚清战乱时期,合肥西乡(今安徽省肥西县)“三山”(大潜山、李陵山、周公山)地区的一些大家族和当地地主纷纷挖壕筑堤以求自保,起初以建旱圩为主,后逐渐演变为水圩,即外挖深壕,内筑高堤,进而形成了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的圩堡建筑样式。
合肥西乡集中修建圩堡,与晚清时期团练势力发展迅猛有密切关联。1853 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张荫谷带领儿子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张树槐等人在脚下殷家畈修建圩堡(后来又将之扩建为),兴办。大潜山脚下的刘铭传、董凤高和紫蓬山脚下的周盛波、周盛传等团练与张家团练互相呼应,号为“三山”团练,声势浩大。这座建于周公山脚下殷家畈的张老圩,可以说是合肥西乡圩堡建筑的起源。在张树声一家的引领下,合肥西乡“三山”团练首领如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董凤高、叶志超、潘鼎新等相继修筑了私家圩堡。初期圩堡主要依托地形兴建,结构较为简单,后期圩堡的修筑是在淮军崛起之后,据史料记载,在合肥西乡,已知本籍淮军参将以上人员81 名,其中提督衔以上35 名,这些淮军将领荣归故里,要么在原有的圩堡上进行扩建翻新,要么重新选址再建,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圩堡建筑群,此时,圩堡的功能也由居住与防御转向将门府第,刘老圩、周老圩、叶大圩、董大圩等皆建于这一时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淮军地位的衰落,圩堡又由将门府第转而变为地主庄园,其居住功能更加凸显。
淮军圩堡群作为淮军将领建造的具有防御与居住功能的民居,圩堡内建筑房屋数量众多,风格别具,其建筑形式受皖北“圩寨”样式影响,又吸收了皖南防火墙的优点,即把南方建筑的灵秀之美与北方建筑的粗犷大气融为一体,可以说,淮军圩堡的建筑形式,雕梁画栋,建造精细,汇聚了中国封建建筑的精华,体现了江淮民居的特点,尤其是花园,既模仿了苏州和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又掺杂了西式建筑样式。在肥西境内,由四大圩堡以及周遭残存的圩堡而构成的圩堡群落为国内独有,由于其具有唯一性,其旅游开发价值很高。其建筑风格融南北建筑之特征,更为研究江淮之间民居及江淮圩堡建筑之特色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样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由于淮军是晚清洋务运动的主力军,在抗击外敌入侵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支武装力量直接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抗法保台的淮军著名将领刘铭传,曾任台湾首任巡抚,被人们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功成名就的刘铭传于1868 年第二次辞官回乡,特地选择在家乡大潜山脚下,兴建了一座具有皖中民居特色的圩堡型住宅。圩田覆盖水面,总面积达到6 公顷之多。圩内原有各类房屋300 多间,还有园林、洋楼,甚是壮观。圩的四周林木茂盛,环境清幽。正门为东门,红色油漆大门上布有整齐的钢钉,九间厅、中大厅皆装饰着彩绘,门窗一律着上红漆,雀替为金龙抱柱花式,墙体皆为青砖所砌,脊饰多彩,青石铺地。这些,都远远超出了清工部对民间建筑的形制和色彩的规定。
圩内建筑坐西朝东,四周是深壕水沟和高大围墙,从大潜山上引流而下的金河水直接流入圩壕,形成绕圩而过的活水系。围墙之上设有5座碉堡,建有炮台。外壕上建有东南吊桥和东北吊桥,两吊桥处分别建有两层门楼,供护圩的圩勇居住。从外吊桥进入圩内便是内壕,内壕上架设了吊桥,每座吊桥处也建有门楼。正大厅为三进,一进与二进之间有天井,院内是回廊包厢,三进为两层堂楼。正大厅的大门与外壕沟月牙塘正对,月牙塘两尖角的内弦恰是矩形状的荷花池,池中设有花圃。正厅的西南角为西洋楼,共两层三间,楼上供藏书,楼下供人居住。正厅的北面建有钢叉楼,共两层五间,楼后特地建有一个四面环水的盘亭,专门用来存放西周三大青铜器之一的“虢季子白盘”。盘亭的北面九间厅,是刘铭传迎客会友之所。
圩的西面水面上垒起一大岛,有一座栈桥供人来往,这是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当年,刘铭传常在此读书,晚年的刘铭传,为了让孙辈们能专心读书,令人拆除了栈桥,每天用船送孙辈们到岛上读书,午饭也派人送到岛上,傍晚才准孙辈们回来。这座岛被人们称为读书岛。
最为可惜的是,19 世纪末,刘老圩曾遭一场大火,建筑毁坏严重,解放初,因军工建设需要,留存的一些建筑又被改建为仓库,仅留九间厅等少数房屋,以及古柏、广玉兰等古树。
如今,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刘老圩成了海外游客尤其是台湾游客的青睐之地,在推动两岸友好交流方面起着独特作用。目前,淮军圩堡的保护开发迎来了黄金期,刘老圩的成功修复,为张老圩、唐老圩、周老圩的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修复刘老圩,有关部门曾邀请了考古专家,研究发掘其建筑根基脉络,依据其旧有根基,结合残存的旧貌手绘图及老人回忆,加之史料的记载,旧有风貌得以重新描绘。如今,修旧如旧的刘老圩已基本恢复原貌,极大地满足人们对刘铭传的景仰与怀念。
唐老圩为淮军将领唐殿奎、唐定奎所建的一座四面环水的私家圩堡,虽然后来大部分建筑改建为教室,但一座中西合璧式的走马转心楼却保存完好,这也是目前淮军圩堡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样式别致的建筑,既富有地方人文特色,又具有江淮建筑风貌。走马转心楼建筑色调淡雅,砖雕细致,其所体现出的装饰特征,对研究清末建筑审美倾向具有重要价值。这座具防卫和居住为一体的地主庄园,对研究江淮古建筑风格特征有着不可多得的文物价值。目前,走马转心楼的修复工作业已完成。唐老圩整体修复正待实施,在规划设计时,需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将历史文化元素渗透到规划设计中,在圩堡保护范围和控制地带内的建筑都要与圩堡的空间布局相协调相辉映。先期可对圩内部分建筑、内外壕沟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复建。由于唐老圩的主人唐定奎曾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赴台,与入侵台湾的日本人进行过战斗并取得辉煌战绩,也可将之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直接关系到当地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努力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最大化。
周老圩建于清同治末年,为淮军将领周盛波、周盛传所建,后改建为教室,为农兴中学所在地。同治九年(1870 年),周老圩建成后,周盛波、周盛传的子孙又在周老圩附近先后修建了康湾圩子、新圩子、小圩子、杨圩子、罗坝圩子、海螺冲圩子等大小八个庄园。
周老圩原有各式建筑450 多间,属徽派风格的豪华建筑,花园、假山、亭池点缀其间。各圩外还建有更楼、哨所、花房、作坊、长工屋、仓房数百间。周老圩内住周氏三门:南头门朝南,住的是老五周盛传,中间是老六周盛春住的院子,老四周盛波住在北首。周老圩内三家,每家都有五进大院,五路到底的浑青瓦房,全部房子都是浮雕、透雕装饰,描龙画凤点缀,还有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壁画。圩内房中摆设则是珍宝玉器,各色古玩,中堂字画。圩外还修建了三座占地近百亩的大花园,由专人培育奇花异草。遗憾的是,这些古老的建筑,现已不复存在。周老圩现仅存书房、四合院、景堂、典当房约30 余间,斗拱飞檐,旧貌依然,成为校园内一景。
纵观建于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脚下的这四大典型的淮军圩堡,其构成的淮军圩堡文化景观包括两大系统,一是物质元素系统,一为非物质元素系统,物质元素系统包括自然水系、人工壕沟、围墙、楼房、厅房、园和岛等,非物质元素系统主要是指圩堡主人的身份及对历史的影响。正是基于淮军圩堡文化景观这两个重要特质,其历史文化价值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从物质元素系统来看,圩堡大多建于江淮丘陵地带的两冲或山地夹坳中间,其目的是使其容易连通自然水系,从而形成真正的水圩,呈现出“一心多环”的特征。其次是沿壕沟内侧筑有高大的石墙,由于位于山脚之下,取石尤为方便。同时在四角建起高大碉堡,碉堡内藏有枪支弹药,可以直接借助火力进行有效的抵抗。其与外界的通道是吊桥,这是圩堡的门户,攻时,放下吊桥,圩内持刀持枪可冲出圩堡,剿灭圩外之敌;防时,可收起吊桥,拒敌于圩外,便于枪炮剿之。
从圩堡非物质元素来看,圩堡主人及其历史影响与价值依然存在。在台湾,没有人比刘铭传更有影响力了。在台湾,有铭传大学、铭传大道等。由于刘铭传特殊的身份地位,刘老圩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又被国台办批准为全国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其现实价值再次得以彰显。
现存的淮军四大圩堡,彼此之间虽相距仅一二十华里,但由于地处山区,还未能串珠成链,给游客参观游览带来了行程的不便,又因为旧有圩堡原有建筑损坏严重,除已修复的刘老圩外,其他三处圩堡旧有房屋甚少,修复重建耗资巨大不说,即使修复完整,每一个圩堡也仅是孤立的一处景观,又因建筑格式雷同,难以吸引游客。
正是源于此,我认为,由于淮军圩堡是独一无二的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保护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如若修复重建开发,可以采取挪移的方法,如把唐老圩、周老圩、张老圩挪移到业已修复一新的刘老圩附近,沿铭传大道将三处圩堡进行异地修建,从而串珠成链,形成集聚效应。同时,在重建过程中,要在遵循旧有体系上进行风格的创新,充分发挥徽派建筑与北方建筑的优势,提升其文化品位,打造出风格各异的四大圩堡,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便会成倍增长,淮军圩堡之花必将越开越艳、越开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