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心怡
锣鼓艺术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地,应用于种类繁多的民俗活动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目前流行的锣鼓艺术无论在继承传统锣鼓方面,还是创编方面较省内其余各地更具特色,这与葛立新先生有密切关系。自2016年以来,笔者调查多次,下面对葛先生与高台锣鼓音乐相关问题做具体论述。
葛立新先生于1944年6月7日(阴历)出生在高台县黑泉乡九坝村,一个有16口人的大家庭中。九坝村北靠明长城遗址,南邻黑河,整个村庄几乎被沙漠所包围,自然环境恶劣。葛先生家世代为农,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从4岁起,他便分担家务,从到田野拾粪、涝坝抓鱼、地里挖野菜,到后来照顾弟妹等。葛先生讲,当时对整个家族影响最大的是温饱问题,他自己常处于饥饿状态,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52年9月他上小学时还未能改变。
当时小学的前四年为初小,由于家境贫寒,他上课时一直没有课本与作业本,直到三年级最后一个学期,才有了第一本作业本。1956年7月,他初小毕业,高小在50里以外的罗城乡,由于路途遥远,同村的一些伙伴都放弃了,但葛先生还是坚定去罗城上学。当时他住校,基本每月步行往返一次,周六下午5点放学,步行至晚上12点才到家,周天早上9点从家中出发,下午4点多才能到学校。那时沿途狼多,经常一边赶路,一边防狼,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一学期后,黑泉乡办了高小,他又回到家乡读书,这里离家10里,每天上学要经过黑河,夏天水大时游过去,冬天河水结冰滑过去。就这样,葛先生凭借坚强的意志力读完高小。1958年7月,葛立新先生考入高台一中初中部,因家贫无法凑齐3块钱学费而迟迟不能入校,葛先生在家中干农活焦急等待,直到10月份家中才凑够学费,他开始了初中生涯。但初中的三年刚好遇到全国性的自然灾害,为了度过难关,学校经常组织学生采集榆树叶、沙枣树叶、葫芦秧、甘草、苦苦菜等充饥,很多时候都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葛先生的初中生活就是这样渡过的。1961年9月,葛先生考入高台一中高中部,刚上了一年学,因九坝村缺老师于1962年被召回村,成为黑泉乡九坝村的一名民办教师。做了老师后,葛先生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教学之余自学中医,1964年他考上张掖卫校,但由于教师紧张未能上学。之后葛先生在九坝村当了10年的小学老师,期间他既当校长,又当老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包揽一至五年级的所有课程。1972年葛先生考入张掖师范,197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高台三中,从教8年,主要担任初中、高中的语文课。
1982因工作需要,葛先生被调至高台县人事科,期间又到劳动局(1983年)、民政局(1984年)工作。1988年,葛先生被调入高台烈士陵园,即今天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这里他工作17年。期间葛先生怀着强烈的责任感,遍访当地革命烈士亲属,采访当地相关人员,搜集、整理了大量烈士信息、图片、遗物等资料,多次去北京争取资金①,以修建陈列馆、烈士纪念堂等,为高台烈士陵园的筹建出了大的贡献②。
2004年,工作了整整40年(中间有2年是到张掖师范读书的),刚好60岁的葛立新先生光荣退休。退休后怀着对故土锣鼓艺术的热爱,于2005年创办了高台县城关镇爱华艺术团,以丰富民众生活、传承锣鼓音乐、挖掘社火鼓谱、保护传统音乐为己任,16年来,为高台县锣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葛立新先生出生在农村,他祖父葛万福(1889.5—1955.8),年轻时就负责全村的社火活动,锣鼓、二胡、板胡等演奏造诣颇高;他父亲葛彦盛,(1922.10—2002.11)也擅长二胡、笛子等乐器,他叔叔(葛彦增,生辰不详)擅长二胡、板胡等乐器。由于从小耳濡目染,葛先生对音乐喜爱有加,四、五岁时就跟随祖父闹社火,七、八岁时参与社火,十七、八岁编排社火,对社火表演的内容和乐器演奏都了如指掌,尤其锣鼓、二胡、板胡技艺精湛。
据葛先生讲,他七、八岁时,对社火里的锣鼓极其感兴趣,但当时鼓手一般不允许小孩乱动乐器,通常他都是站在旁边仔细观察鼓手怎么打,每次等鼓手休息时,便“仗着”祖父的面子,迅速拿起鼓槌练习片刻。后来他就以手为鼓槌,以腿、肚子、桌子等为鼓,坐着、躺着“鼓”不离手的练,最后学会了社火中所有的锣鼓节奏。葛先生从小对二胡也非常喜爱,他叔叔在社火、戏班里专门拉二胡,他从小就跟着叔叔拉,到了十二、三岁对二胡更加热爱,但没有二胡,有时有幸借到一把,便彻夜不眠的拉,因为白天要干活,家里又没有多余的凳子,他只能在晚上爬到房顶坐在房檐上拉,直拉到手指磨出血,不得不还(最多借1周)时才肯罢休。由此可知,他学习当地传统音乐时的用功程度。葛先生曾反复告诉笔者“无论做什么,主要是要爱呢,除此还要下苦功,才能做好啊”,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葛立新先生当老师后,因为要给学生上音乐课,所以他自学音乐理论知识,借来村里的二胡为孩子上音乐课。为了不影响教学与家人休息,无论寒暑,他通常都会四、五点起床,或到教室拉琴,或到远处的树林里拉琴。由于当时乐谱稀缺,他就听别人拉,听广播匣子③唱,记下乐谱,再去练习。葛先生说,1963年夏天,他们村从罗尔村请来一位拉二胡、板胡的盲人师傅徐应成专门教他们村的二胡爱好者拉琴,他边看、边记、边学,3个月后盲人离开时,他的演奏水平有了较大长进。正是凭借这种废寝忘食的勤学苦练,葛先生在音乐艺术方面的才华也逐渐展露出来。
关于徐应成相关情况不详,据葛立新先生讲,当时约28岁左右,是罗尔村以唱秦腔为主的戏班——罗尔公义班的成员,他在戏班负责二胡、板胡演奏,水平极高。徐应成的师傅叫王光才,也是盲人,曾在酒泉祁连剧团工作,回高台后被罗尔村请去教了徐应成等人。
葛先生18岁时,便接管了九坝村每年的社火编排,作为总导演,不仅要准确把握社火所有节目的流程、特点、表演,还要精通所有伴奏乐器的演奏、配合等。由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对当地传统音乐的满腔热爱,他虚心向当地的老艺人请教学习,很快掌握了社火中各种节目的编排和社火中常用乐曲中二胡、板胡、锣、鼓、镲等的演奏,同时学会了很多当地民歌,之后又将这些技术教给参加活动的村民。正因为有这样的锻炼,葛先生的二胡、板胡、锣鼓等的演奏技术越来越高超,对社火中的舞龙鼓、舞狮鼓、膏药鼓、高跷鼓、跑小场鼓、哑巴骑驴鼓、回娘家鼓、划旱船鼓、猪八戒背媳妇鼓、大头和尚鼓、花伞秧歌鼓、套路秧歌鼓等的多个节目伴奏的锣鼓鼓点、节奏形态谙熟于心。葛先生在当地从教的近20年中,几乎年年负责九坝村的社火,为当地社会的民俗活动、传统音乐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后来的17年中,葛先生虽有繁重工作,但业余时间从未中断对锣鼓、二胡、板胡的习练。2004年退休后,本着对当地传统音乐的挚爱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办了高台县城关镇爱华艺术团。自艺术团成立之日起,习练、编排、教学、演出、创作、挖掘整理当地锣鼓音乐就成了葛先生生活的全部。
自2005年起,葛先生一边投身于日常的教学、排练,一边专注于挖掘、整理传统的社火锣鼓音乐,记录鼓谱。至今,葛立新先生整理的鼓谱有《舞龙鼓》《舞狮鼓》《大头和尚鼓》《跑小场地鼓》《春官老爷倒骑驴鼓》《耍毛野人鼓》《点脚鼓》《芯子鼓》《猪八戒背媳妇鼓》《回娘家鼓》,以及社火中“秧歌鼓”与“腰鼓”等具体节目的鼓谱。其中“秧歌鼓”包括《自由步鼓》《十字步鼓》《劳动步鼓》《回望跳鼓》《龙摆尾鼓》《单过街鼓》《双过街鼓》《花伞秧歌鼓》《绿扇秧歌鼓》等,“腰鼓”主要包括《拜四方》《雄鹰展翅》《喜气洋洋》《双弹弓》《上下跳》《井字麻花》《上下二平》《展翅飞翔》《四平上下》《心花怒放》《四人对打》《下打鼓》《秧歌十平点》《秧歌搓步》《交叉打鼓棒》《快四平》等。
葛先生除了整理当地传统锣鼓音乐外,还编创了部分鼓谱,主要有《威风锣鼓》,一共五套。
2005年10月,在葛立新先生的不懈努力下,高台县城关镇爱华艺术团④正式成立。爱华艺术团是一个非职业、半商业(为了生存)的社团,得到高台县民政局(发放了资格证)、文化局(发放了演出证)的批准,以排练、演出等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娱乐、传承为主要目的。
爱华艺术团领导班子健全,分工明确,管理严格,奖罚分明。葛立新先生任艺术团团长,全面负责团内事务,除此还有副团长(一位管演出,一位管后勤)两位,会计、出纳、保管各一位,他们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团内大小事务管理及运行均有条不紊。
爱华艺术团成立初期,约有70人左右,成员绝大多数都是本社区的居民,以50岁以上的妇女居多,这些人一般都是离退休职工或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爱好音乐。新成员加入时,不受条件限制,只需本人提出口头申请,登记家庭住址、身体状况、电话号码(需要两个,一个是本人的手机号,另一个是家人的手机号,以备紧急时候用)、年龄、文化程度等,就可以入团。加入后,需严格遵守团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排练、演出等。
15年间,爱华艺术团在葛立新先生的带领下,无论在社团管理建设方面,还是在艺术展演传承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爱华艺术团本着丰富民众生活、繁荣群众文化、传承高台锣鼓艺术、保护传统音乐的宗旨,自建团以来,相继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训练内容、活动时间、活动要求等,甚至还制定了团员职责、考勤、纪律、奖惩、财务管理等多项制度。
爱华艺术团的演出有商业演出与义务演出两种。商业演出自2006—2019年间,每年演出约20场以上;义务演出每年约15场以上,曾在“百台古戏下基层”“百姓大舞台”等义演中获得良好声誉,产生极好的社会影响,曾多次被高台县委宣传部、高台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评为“先进集体”,被高台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给予“繁荣社区文化、群众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高度评价。
爱华艺术团生存不依赖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而主要是自给自足。因此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他们的商业演出所得。商业演出主要是当地的店铺开业、庆典宣传等,演出费用从建团初的八百涨到2019年的两千不等。所得酬金的30%入爱华艺术团账户,以用于各项开支,如置办乐器、道具、服装、节日聚餐等;剩余的70%的发放给团员,团员的酬金基本为2年发放一次,大概每人可以领到三、四千元。
除此还有每年春节与传统社火类似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演出,多的时候有五、六十场。一般都是受各单位邀请,表演完后的酬金没有定额,自主自愿,两百至八百不等,再附加酒、烟等礼品,这些酬金与礼品会全部发放给个人。
爱华艺术团平时的活动内容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承当地锣鼓音乐,除了葛先生整理挖掘的社火鼓谱外还有自己编创的五套《威风锣鼓》;二是排练多样的节目,如合唱、舞蹈、快板、小品等。
建团初期,爱华艺术团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葛立新先生无偿出资近万元购置了第一批服装、道具、乐器的物质资料,爱华艺术团的活动才得以顺利开展。在这15年中,团里鼓破了,葛团长购买牛皮,亲自制鼓;狮子、龙等道具坏了,亲自制作更结实的;打鼓影响了他人工作,自创模练鼓⑤供团员们练习等等。在这么多年中,葛立新先生不计个人得失,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费在爱华艺术团的发展之上。
除此,葛先生还不计报酬、风雨无阻、长年累月的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锣鼓艺术的教学工作。葛先生日常教学的主要内容有社火鼓、秧歌套路鼓、腰鼓及他编创的威风锣鼓。他的教学之道是:第一阶段,念背鼓谱,1月左右;第二阶段,模练鼓练习,1月左右;第三阶段,威风锣鼓排练,需要1月时间。一般情况下,学习一套威风锣鼓大约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社火鼓、秧歌套路鼓、腰鼓等根据难易程度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但大体的教学分3个阶段进行。社火鼓是为社火表演伴奏所用,一般都是少数几个人学习,以男性为主。
爱华艺术团从诞生、发展、兴盛到如今,凝聚了葛先生晚年的全部心血和精神。自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2年爱华艺术团人员已减少到20余人,其排练和演出也急剧减少,这样以来,经费也急剧减少,甚至于现在已无经费,爱华艺术团运行艰难,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思考。
葛立新先生虽已78岁高龄,但仍然精神饱满,生活规律,整理、挖掘当地传统锣鼓不遗余力,为传承高台锣鼓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葛先生兴趣广泛,除音乐外,对书法和绘画也有较深的研究。葛先生为人正直坦荡,做事执着严谨,有极强的组织能力与社会担当,不忘初心,坚守梦想,他的一生曲折而精彩。他创建的爱华艺术团自成立至今,以排练、演出、传承传统音乐及民间锣鼓音乐为主要职责,为丰富当地群众生活,繁荣群众文化,弘扬高台锣鼓艺术,传承高台当地传统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① 葛立新先生讲,他曾15次坐火车上北京申请建园资金等相关事宜。
② 葛先生与“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建设事宜,高台县宣传部在2021年举办的“给家人的一封信”征文中,他撰文《我是一个守墓人》中有详细记叙。
③ 广播匣子,据葛立新先生讲,为当时一种喇叭,外面有个木头盒子,里面有一个小喇叭,可以收听广播,俗称“广播匣子”。1961年,高台县农村几乎每家都有,高台县广播站主要播的是中央新闻与高台新闻,此外还有一些当时流行的歌曲等,每天晚上6:55—8:55播2个小时。
④ 高台县城关镇爱华艺术团,文后简称为爱华艺术团。
⑤ 模练鼓,是葛立新先生自创自制一种练习用鼓,外形与威风锣鼓中的一致,略小,鼓身用塑料桶、鼓面用三合板做成,特点是敲打时声音小,目的是日常练习以免影响其他单位的职工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