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台的历史渊源
高台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于一体,融绘画、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主要流传于我国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在不同地区有飘色、抬阁、走阁、彩擎、高抬、彩架等各种名称。在云南省,除了玉溪的通海、江川、华宁等县,其他地州也曾流传。现绝大多数地方已经失传,仅有通海、巍山等几个县还有保留。
通海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它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交通要冲,是省会通往滇南及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大理国一代开国之君段思平,其最初的讨逆举义发兵之地就在今通海。通海的曲陀关是元代“临安元江车里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所在地,都元帅府是当时朝廷设立在滇南的最高军政机关。从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以及元、明、清等朝代至今,通海一直是云南的重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礼乐昌盛,有“礼乐名邦”之美誉。
据民国时期编的《续河西县志》载:“河西高台,始于明初,盛于清初及末。”(今天的通海县在历史上曾置通海、河西二县,河西高台指的就是通海高台。)明初汉族大量迁入云南,通海高台应当就是这时从中原一带传入的。《续河西县志》还记载:“河西地方,先为生儿者搭一木架将其子供于门前,后又几家汇拢到庙内酬神还愿。遇世道清平,于各城门搭灯楼庆贺,地会随之踊跃。”这又是当地的一种习俗,我们姑且称之为“添男丁庆祝仪式”,这种“土高台”和中原一带传入的高台相结合,形成了通海一带独特的高台艺术。
清乾隆年间,通海七街的向宗昆、向宗豳两兄弟中举入仕,分别出任广东省阳春县和福建省建阳县县令。当地每年春节期间都有表演“飘色”的习俗,兄弟俩在退休回乡时,把东南一带的“飘色”艺术也带回了家乡。通海原有的高台加上了故事和情节,变成了新高台,新高台的人物、装饰、道具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嘉庆年间,通海进士公孙锐对高台的发展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增加了高台铁杆的高度,使高台显得更加奇险,角色配置、人物环境的装饰也更加丰富多彩,通海高台再次得到突破性的发展。据说,公孙锐在任云南驻京“提塘”期间,还特意从京、沪两地购置了四箱高台角色的行头带回通海。
道光年间,通海还成立了“高抬会”。近年来,在通海的杨广镇发现了一块道光年间的“高抬会碑”,碑文记载:“吾乡之中,每岁春初,设立土主会道场一,供昭其敬也。然有会以妥神灵,复演戏以虑寂寞,又设一高抬会,以壮观瞻……”高台当时被称为“高抬”,说明“高抬”是抬着巡游的,并作为土主会道场的娱神活动来开展。此外,碑文还记载了“高抬会”购买田产收取租谷作为活动经费来源,足见“高抬会”在当时的兴盛景象。
二、高台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高台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主要以历史故事和传奇故事为题材,用角色饰演加背景装饰的方式,通过游演,惟妙惟肖地表现特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营造出特殊的艺术氛围。如今,高台主要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和一些大型的节庆活动进行游演,其功能也从娱神变成了娱人。
高台的传统节目有历史故事“文王访贤”、“孙渊哭洞”、“孟母教子”、“岳飞出世”等,还有民间传说“三打白骨精”、“花果山”、“三借芭蕉扇”、“许仙借伞”、“水漫金山”、“鹊桥会”、“木兰从军”等。
高台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其核心部件是一根特制的弯曲成各种造型的铁杆,铁杆约有四米高,固定在一方形木架上。在铁杆上用竹、木、草、绳、布、棉、纸、绸缎、苔藓等装饰出山、水、树、石、云、雾、楼、台、亭、阁等布景,构成逼真的故事背景。另外,还要用竹篾和各色彩纸装裱出龙、凤、蛇、鱼、龟、鸟、马、牛、羊等动物以及各种花草,有的节目还根据故事的需要在高台架上配上桌椅、花瓶、香爐等道具。
在装裱好的高台架上,故事的主角或立、或坐、或卧、或倒立。他们一般由四至六岁的儿童来扮演,为了达到神奇、惊险的效果,有的演员还要配假肢。演员全部都是绑定在一个稳固的架子上坐着,对外用演员宽大的服装或其他物件加以掩饰,让人难以看出破绽。演员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手”里还握有刀、枪、剑、戟、斧头、棍棒或扇子、笛子等道具,以增加高台人物形象的生动性。
高台分高、中、低三层。高台上的人物,最高层达六、七米之高,有的站在树枝头,有的立在纸伞上,宛如金鸡独立,令人叹为观止。
每年所装高台的台数,一般是平年十二台,闰年十三台。迎高台时,过去通常由四个人抬着,现在的高台架下装有轮子,由人推着行进。前面有彩旗、锣鼓队、秧歌队,后面再配与龙灯、虾灯、毛驴灯等地会,前呼后拥,热闹非凡。每到当地迎高台之日,街上往往是人山人海。人们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为的就是一睹高台的美丽风采。
三、高台的重要价值和传承状况
通海高台和其他汉族文化一起从内地传到边地云南,并成功地和当地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产物。它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它有人物,有情节,有故事,是一个移动的立体舞台。同时,它又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融入了戏剧、舞蹈、杂技、武术、美术、雕塑、彩扎等艺术元素,尤其是其高超的彩扎艺术,具有突出的艺术价值。通海高台历史悠久,是传承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在保留传统文化和弘扬传统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海高台最为兴盛的年代是清朝时期,当时,河西、秀山、七街、四街、杨广等地都有“高台会”。“迎高台”是当地初春时节的一件大事。民国以降,高台日渐式微。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高台的传统题材被禁演。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宣传,新创了许多诸如“大炼钢铁”、“学雷锋”之类新题材的高台。“文革”结束后,高台逐渐恢复了传统的题材。但是传统的以地租作为经费来源的方式已难以恢复,高台由于缺乏固定经费而举步维艰。现在,通海高台只有七街镇一地还有保留,其他乡镇已经停止了活动。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每年春节期间,县里都要组织七街镇的高台到县城表演,通海高台的活动得以延续。虽然七街镇现在还保留有二十多副高台架,但由于每制作、装裱一台高台都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近几年七街能表演的高台也就七、八台,而且绝大部分高台已经重复表演了多年,很少更新。七街高台的活动经费来源主要靠村委会资助或者县政府临时拨款。由于经费拮据,加上能制作、装裱高台的人越来越少,通海高台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急需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
作者简介:
姓名: 张培学 出生年月:1967.11. 性别: 男 民族:拉祜族 籍贯:云南省玉溪市 ,当前职务:非遗办主任,当前职称:副研究馆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者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单位所在地:云南省玉溪市,单位所在地邮编:6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