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理工学院 李超 管彦辉 张超云 高丽 黄显章
河南中医药大学 陈随清
中药资源不仅是我国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近年,野生药用植物生存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致使诸多中药资源总量严重下降,部分物种已面临濒危甚至灭绝。因此,如何在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中药资源的基础上有效保护和发展,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全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距今已30 多年,在这期间,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量、质和应用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开展对摸清现阶段中药资源家底,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区域内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可以掌握该地区野生和栽培中药资源的生态条件、种类、分布特征、蕴藏量、利用现状、中药资源的消长变化及更新能力等信息,可进一步对中药资源现状及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和提出对策。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北靠嵩山,南依伏牛,南北山连绵起伏向中部延伸,北汝河自西向东南穿境而过,形成了丘陵和河川相间的地貌,总面积1573 km2,地理坐标为北纬33°56′~34°20′,东经112°31′~113°07′。全境最高海拔1 165.8 m(岘山),最低海拔145 m,平均海拔655.4 m,山地与丘陵占全境的78.1%,平原占全境的21.9%,河滩占全境的4.3%。汝州市气候条件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为15.0 ℃,最高温度40.7 ℃,最低温度-15.8 ℃,年平均日照时数2 258.8,年平均无霜期为226 d,年平均降水量为606.5 mm。
汝州市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河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市,按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要求,本课题组于2019 年3—10 月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主要包括:重点及常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栽培品种、分布现状以及蕴藏量等。
采用野外调查、走访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
1.野外调查。根据汝州市的地理地形条件及植被分布情况,设置36 个样地进行野外样方套调查。根据每个样地内的地形、地势、海拔与小生境等,在样地内设置5 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间距大于200 m。每个样方套包括6 个小样方,分别为1 个10 m×10 m 的乔木样方,1 个5 m×5 m 的灌木样方,4 个2 m×2 m 的草本样方,并对样方内出现的药用植物种类及数量进行记录、拍照、统计、标本采集、药材种质收集等,所采集和压制的药用植物标本均由南阳理工学院黄显章教授鉴定。
2.走访调查。根据汝州市气候和地形情况,有选择性地走访该区域内药农、药材收购站及基层医生,并依据普查系统填报的药材名、基源、入药部位、收购价格等信息对药农和收购站进行追踪调查。
3.文献查阅。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河南植物志》《中国中草药图典》等参考资料,将所调查到的药用植物进行科属分类,并对其生活型、分布环境及功效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汝州市资源普查共完成36 个样地以及13 条样线的相关工作,每个样地设5 个样方套,共调查180 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6 个小样方)。
普查队总共调查到64 种河南省重点调查名录中指定的重点药用植物,其中汝州市域重点名录中共调查到50 种,分别为:菝葜、白屈菜、白头翁、半夏、薄荷、蝙蝠葛、萹蓄、北乌头、柴胡、穿龙薯蓣、菘蓝、丹参、枸杞、杜仲、杜仲叶、葛根、瓜蒌、瓜蒌皮、瓜蒌子、合欢花、合欢皮、何首乌、鹤虱、香加皮、白茅根、酸枣仁、黄精、忍冬、大戟、决明、楝、连翘、祁州漏芦、牡丹、三叶木通、沙参、枇杷、千里光、白蜡树、苘麻、垂序商陆、射干、红蓼、栝楼、马兜铃、播娘蒿、独行菜、麦蓝菜、莎草、北苍术。白芷、板蓝根、草乌、大青叶、冬凌草5 个品种在调查中没有发现,增加了禹州漏芦、白蔹、北刘寄奴、柏子仁、地黄、防风、黄芩、卷柏、桔梗、连钱草、络石藤、麦冬、牛膝、女贞子、前胡、瞿麦、青葙子、石韦、天冬、远志、银杏叶、芫花、和紫苏子23 个河南省重点品种。
汝州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除对重点品种进行调查外,还调查到57 科164 种非重点药用植物,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如菊科:艾、苍耳、刺儿菜、金盏银盘、菊芋、蒲公英、青蒿、茵陈蒿等;禾本科:稗、狗尾草、芦苇、毛竹、牛筋草等;毛茛科:多叶唐松草、松潘乌头、铁线莲、禺毛茛等;车前科:大车前、平车前等;唇形科:糙苏、黄芩、荔枝草、益母草等;大戟科:蓖麻、大戟、乳浆大戟、乌桕等;豆科:草木樨、胡枝子、歪头菜等;萝藦科:鹅绒藤、牛皮消、朱砂藤等;木樨科:秦连翘、小叶女贞、野桂花、迎春花等;葡萄科:蛇葡萄、乌蔹莓等;蔷薇科:白背委陵菜、白鹃梅、地榆、杜梨、蛇莓、绣线菊等;茄科:龙葵、毛曼陀罗等;忍冬科:荚蒾、接骨木等;伞形科:蛇床、野胡萝卜、异叶茴芹等。整体来看,汝州市的气候特征及地理地貌适合诸多药用植物生长,该区域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汝州市的气候特征及地理地貌适合药用植物生长,该区域内野生中药资源较为丰富。当地部分农民也有药材种植习惯,但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尚未形成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基地。在本次普查中,共调查到6 种栽培类型的药用植物,分别为皂荚、柴胡、桔梗、牡丹、丹参、漏芦,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汝州市的东北和西南地带。
在此次中药资源普查中,共上报1028 条野生药用植物信息,并结合现有分布情况对该区域内重点药用植物的分布面积、数量及蕴藏量等进行估算,详见表1。
表1 汝州市重点药用植物数量及蕴藏量估算
普查队在河南省汝州市调查到77 个科238 种野生药用植物,各科种类分布差异比较大,所含植物种类较为集中的科有菊科(34 种)、豆科(13 种)、唇形科(12 种)、蔷薇科(11 种)、禾本科(8 种)、毛茛科(8 种)、木樨科(7 种)、伞形科(6 种)。只调查到1 种药用植物的科占139 种,其中,在汝州市境内较少见的主要有苦苣苔科、水龙骨科、罂粟科等。
植物药的种质资源包括种子、块根、种茎和完整植株等,普查队在汝州市普查期间种质收集保存情况为种子类48 种,块根类34 种,种茎类8 种,完整植株35 种。
汝州市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适合药材生长,野生药材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是,由于距离药都禹州较近的虹吸效应,该区域规模化种植和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很少。经过普查得知,汝州市香加皮、白头翁、酸枣、何首乌、苦楝皮等药材储藏量较大;苍术、艾叶、金银花、连翘等药材品质较好。该区域内不仅有蒲公英、茵陈蒿、益母草、青蒿、黄芩、半夏、柴胡等临床常用中药材,还有君迁子、瓜子金等有潜力的药材。
当地政府应充分重视和发挥资源优势,以汝州市的地理地形条件和现有的中药资源为基础,实时调整品种结构,合理进行区域化布局,着力打造规模化和规范化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并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中药材专业化种植带。可重点考虑规划西北部种植带:包括夏店乡、陵头乡等,以南沙参、柴胡为主要发展品种,兼顾丹参、连翘、三叶木通等相关品种;西南部种植带:包括寄料镇、蟒川镇等,以南苍术、白头翁为主要发展品种,兼顾杜仲、金银花、元胡等相关品种;东部种植带:包括大峪乡、焦村乡等,以艾草、黄精为主要发展品种,兼顾何首乌、酸枣仁等相关品种。
针对汝州市的地理地形条件和植被覆盖情况,要研究生产结合、林草结合、长短结合,充分利用荒山、林下荒地发展药材生产。山区主要发展林木中药材,以杜仲、连翘、酸枣、侧柏、金银花等为主;浅山区发展林草中药材,以南苍术、柴胡、板蓝根、丹参、穿山龙、黄精、白头翁等为主。当地政府也应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帮助药农选好种植品种,开展拟种植中药材的技术研究与品种选育工作,提高药材生产技术水平,并鼓励建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对外发展订单生产,签订销售合同,加强药材的销售。同时,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模式,构建中药材销售平台,将汝州市丰富的中药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