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28 18:10:29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芯片食源性探针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甘肃兰州 730000)

0.引言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在食品安全行业中,由于微生物所导致的个体或者是群体安全问题出现较多,这并不利于保障居民的健康。有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食品安全严重时会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并且因此丧命的人数与日俱增。为此,相关政府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将生物污染预防作为了关键,希望能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近些年来,随着食品检验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水平的提升,微生物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这一技术仍处在不断发展之中,需要人们加大力度进行研究。

1.微生物检测技术

微生物检测技术对于食品质量管理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判断食品安全质量是否能够符合要求。其并不是指某一个单独的技术,而是一类技术的统称,可以对于食品中所存在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存在有害微生物。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菌落总数以及大肠杆菌、存在毒素等内容。在应用微生物进行技术检测时,一般将预防作为主要内容,能够有效的预防人物和牲畜出现疾病,确保人们处在健康的状态下[1]。

2.微生物检测技术的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食品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每一个都有着紧密的关联。食品检验主要包括产品贸易、市场监管、安全评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在传统模式下,进行食品检验一本会运用物理法以及化学法,但是这两种检测方式在进行现实应用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食品检测技术需要有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技术作为支持,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并且成为了应用较为普遍的检测方式,作用非常突出。目前,微生物检测已经变成了对于食源性疾病进行控制,使食品处在安全状态下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生物传感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生物酶技术已经获得了较好的发展,能够为食品检验的开展提供支持,较为精准。

3.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步骤及检测内容

3.1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步骤

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步骤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2]。(1)进行抽样检验。(2)对于样品进行装备,制作。(3)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检验。(4)对于制作完成的样品进行检验工作。其中抽样检验、装备样品、进行准备可以视为前期工作内容,关联较为紧密,在开展检验工作时,应该严格的按照流程进行。在进行样品检测的过程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有核酸探针技术、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技术、生物芯片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从而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以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在进行检验工作时,有关人员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是标准的,避免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实验结果不准确,使检测更加的准确程度得到提升。

3.2 微生物检测技术主要内容

(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主要是由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克雷伯菌等构成,其主要形成在肠道之中,并不存在芽孢,可以被划分成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一般会通过大便离开人体。如果在食物中存在着较多的大肠杆菌,则证明食物的质量并不符合要求。(2)致病菌。致病菌主要是指对于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导致人们生病的微生物。一般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如果在对于食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其大肠菌群处在阳性状态下,就必须要开展致病菌检测工作。食品中必须要杜绝致病菌的存在。在对于食品致病菌开展检测时,一般会从食品的类型和场所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参考菌群。(3)霉菌以及其他毒素。从当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虽然我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霉菌指标,但是因为大部分霉菌都存在着毒性,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食品检验的过程中,必须要运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霉菌及其存在的毒素。一般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中毒或者是产生其他疾病的霉菌有黄曲霉、寄生曲霉、橘青霉等[3]。(4)其他有害微生物。病毒类的肝炎病毒、猪水泡病毒或者是一些寄生虫,比如说肺吸虫、猪肉孢子虫、蛔虫等都会对于食品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在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测时,也必须要重视这一方面。

4.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4.1 食品安全检验中核酸探针技术的应用

食品检验技术中所运用的核酸探针技术,一般被应用到食品内大肠杆菌的检测之中,偶尔也可以分析食品中存在的李斯特菌。这一检验技术的检测较为方便快速、精准程度比较高,在实验室中应用价值较为突出。但是,在实地检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对于设备进行检验,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并且要等待较长的时间,这并不利于核酸探针技术发挥最大化的作用。但是,核酸探针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良好前景受到了食品行业工作人员的关注,这能够为其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使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4.2 食品安全检验中食源性疾病病菌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应用

将食源性病菌免疫学检测技术应用到食品检验工作之中,操作性比较强,能够较快的进行运用,实用性比较强[4]。和核酸探针技术进行对比,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不需要有较高性能的设施设备作为支持。从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对于这一技术进行应用时,即使是运用成本较低的设施设备,也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并且,这一技术也能够达成对于病原菌、寄生虫、食源性葡萄球菌的检测工作。

4.3 食品安全检验中生物芯片技术的应用

在开展微生物检验技术时,可以运用芯片,来对于不同类型的食品进行检验加工,这不仅可以发现在食品内部存在的细菌,还能够从系统的角度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其他有害物质。这一技术在实践中应用较好,优势突出,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生物芯片技术和核酸探针技术在进行微生物检测时,都较为精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一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食品安全检验之中,应用比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在进行生物芯片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时间。第二,生物的扩增杂交复杂程度比较高,很可能会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

4.4 食品安全检验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应用

大部分食品质量问题都是由食物出现腐烂所导致的,而这所以会出现这一生物现象的原因是较为多样的,比如说真菌或者是细菌数量的急剧增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食物的腐烂[5]。根据相关资料调查分析,发现食品污染中有害微生物大部分都是细菌形成的,病原菌和腐败菌的数量比较多。对于腐败菌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一病菌并不会直接使生物体产生疾病,但是会在寄居的过程中,对于食物原有养分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食物出现变化。借助于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可以较为有效的查找出食物中存在的微生物,从而提升食品的安全程度。但是,这一技术正处在不断发展时期,当前只适用于个别特定产品以及特定的菌群,还有待进一步研发。

5.结语

微生物检测技术是食品检测技术的重要构成,检测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食品检测和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在微生物检测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提升检测采样与准备工作的效率,构建系统的食品检验体系,能够使检测更加迅速、高效的开展。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于微生物检测技术进行研发,提升其技术含量,及时的对于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确保微生物检测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保障,使人们的饮食更加安全。

猜你喜欢
生物芯片食源性探针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22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4:00
多通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MRSA方法的建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
BOPIM-dma作为BSA Site Ⅰ特异性探针的研究及其应用
新型生物芯片在新加坡问世 可同时检测9大家禽疾病
新型生物芯片在新加坡问世可同时检测9大家禽疾病
家禽科学(2015年7期)2015-05-30 10:48:04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
物理实验(2015年9期)2015-02-28 17:36:47
“劫持”大脑
科学启蒙(2014年12期)2014-12-09 0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