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鸿雁
(广西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荀子·成相篇》(以下简称《成相》)是今本《荀子》的第二十五篇。《成相》全文押韵且多为“三三七四七”句式,与《荀子》其他篇章有明显区别。由于它的篇题晦涩、结构特殊,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尤其是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成相》进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有鉴于此,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深入研究《成相》提供便利。
自唐代杨倞为《荀子》做注以来,学者对《成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成相》的篇题历来是学者讨论的焦点。由于《成相》不像《荀子》中的《劝学》《修身》《富国》等篇题那样明白易晓,学者们在校勘、注释《荀子》时或多或少会对其进行注解,同时还有文章专门讨论《成相》篇题的含义。学者的诠释各不相同。究其原因,在于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解释《成相》篇题。因此,以下将分类介绍这些文献。
这类文献是在杨倞的观点基础上,从作品内容的角度来解释《成相》篇题。杨倞《荀子注》云:“以初发语名篇。杂论君臣治乱之事,以自见其意,故下云‘讬于成相以喻意’。《汉书·艺文志》谓之‘成相杂辞’,盖亦赋之流也。或曰:成功在相,故作成相三章也。”[1]部分学者对《成相》篇题的解释与杨倞相类。如王先谦《荀子集解》引王引之的观点:“成相者,成此治也……成相为此篇之总名,谓讬此一篇之词以喻意。”[2]456杨柳桥《荀子诂译》云:“成相,犹言平治也;即《孟子·公孙丑》篇所谓‘平治天下’与《礼记·大学》篇所谓‘治国平天下’者也。”[3]王天海《荀子校释》中引用冢田虎的观点:“观于篇中文辞,唯是成立辅相之谓也。”[4]977李炳海《〈荀子·成相〉的篇题、结构及其理念考辨》云:“扶持、引导盲人乐师者称为相……对于该篇的题目,也应该按照相字的这种含义去理解。所谓成相,指的是成为像扶持、引导盲人那样的角色,即成为相者。”[5]
这类文献受苏轼和朱熹观点的影响,从作品文体归属的角度认为《成相》与民间歌谣有关。苏轼《仇池笔记》云:“孙卿子书有韵语者,其言鄙近,多云‘成相’,莫晓其义。前汉《艺文志》诗赋类中有《成相杂词》十一篇,则‘成相’者,古讴谣之名也,疑所谓‘邻有丧,舂不相’者。又《乐记》云:‘治乱以相’,亦恐由此得名。”[6]朱熹《楚辞后语》亦云:“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史所谓五羖大夫死,而舂者不相杵是也。”[7]
具体来说,有些学者认为《成相》与乐曲有关。如王先谦《荀子集解》引俞樾的观点:“此‘相’字,即‘舂不相’之相。《礼记·曲礼篇》‘邻有丧,舂不相’,郑注曰:‘相,谓送杵声。’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为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汉志》有《成相杂辞》,足证古有此体。”[2]456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云:“相之送杵声,殆即邪许一类之歌声。请成相者,请成相曲之辞也。”[8]骆瑞鹤《荀子补正》云:“今准‘成’义为重、‘相’为讴歌,则知成相二字乃谓重叠之歌……荀卿所作,但用成相曲调,而词则别造,犹屈原之造《九歌》文辞,亦有古曲所依。”[9]邹朝斌《〈荀子·成相〉篇名新探》云:“故其篇名指的是名词‘成相体’,含义当为‘成相这种歌谣’。”[10]34此外,姜书阁在《先秦辞赋原论》中提道:“通过以上的探索,我们认为‘成相’就是战国后期楚地一种民间歌谣俚曲的名称,其最初来源当是某种劳动号子,在长期流行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形式和格调。”[11]
有些学者认为《成相》是拟作的劳动歌。如杜国庠《从荀子的〈成相篇〉看他的法术思想》在俞樾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指出:“关于篇名,俞樾说……这样说来,《成相篇》就是一篇拟劳动歌的作品。”[12]他又在《论荀子的〈成相篇〉——介绍二千余年前的一篇通俗文学》中进一步论述到:“荀子在战国末叶,不但是一位批判综合了以前学术的大思想家,而且是一位理解运用了民间文学的富有创造力的文学家。他的《成相篇》,恰好就是代表了他这两方面的作品。”[13]
这两篇文章的影响较大。在1949—1977年间,中国大陆研究《成相》的文献基本都继承杜国庠的观点。如1958年出版的方孝博《荀子选》,书中附有《关于〈成相辞〉的名称来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方孝博认为:“当劳动人民在劳动的时候所唱的一种歌和送杵声有类似节奏的,就叫做‘成相辞’……这种歌辞……在荀子当时已普遍流行于劳动人民之间,为群众所喜爱,所以引起荀卿拟作的兴趣。”[14]他在文章结尾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受到杜国庠的影响。又如受尊法批儒的风气影响,“文革”时期的《荀子》注本均认为《成相》是荀子运用民间通俗文艺形式表达其法治思想的作品。“文革”结束后,部分注释《荀子》的著作依然认同这种观点,只是不再强调荀子表达的是他的法治思想。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的《荀子新注》仍然认为:“本篇是荀子晚年的作品,运用古代民间通俗的诗歌体裁,表达其政治思想。”[15]可见杜国庠的观点影响之深远。
还有些学者认为《成相》是弹词的鼻祖。如王先谦《荀子集解》引卢文弨的观点:“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篇首即称‘如瞽无相何怅怅’,义已明矣。首句‘请成相’,言请奏此曲也。”[2]455事实上早在卢文弨之前,清代学者傅山就对此有初步认识,他在其《荀子批注》中云:“‘请成相。’朱笔旁批:‘“成相”二字与下文不甚关。’”[16]又在其《荀子评注》中云:“‘成相。’下云‘如瞽无相何怅怅’。相,佐义耳。”[17]傅山认为“成相”二字与下文没有什么关联,“相”也没有特殊的含义,他的观点与卢文弨有异曲同工之处。又如张觉《荀子译注》云:“它可能是当时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与现在一边敲鼓为节拍一边说唱的大鼓以及一边击竹板为节拍一边念诵唱词的快板类似……这里用作篇名。”[18]王天海《荀子校释》云:“疑‘成相’乃古代说唱文学体裁之一,大体如诗而俗,为念诵讲唱之词也。”[4]978
这类文献受郝懿行观点的影响,在判断作品文体归属的基础上,从作品演奏者的角度解释《成相》篇题,认为《成相》是矇瞽之词。郝懿行在《与王伯申引之侍郎论孙卿书》中提道:“孙卿与孟时势不同,而愿得所藉手,救弊扶衰,其道一也。本图依讬春申,行其所学。迨春申亡而兰陵归,知道不行,发愤著书,其旨归意趣,尽在《成相》一篇,而托之矇瞽之词以避患也。”[19]卢文弨在解释《成相》篇题时同样注意到《成相》与矇瞽之词的关系,他认为:“《汉书·艺文志》‘《成相杂辞》十一篇’,惜不传,大约讬于矇瞽讽诵之词。”[2]455郝懿行和卢文弨均认为《成相》与矇瞽之词有关,当代学者姚小鸥在《“成相”杂辞考》一文中对这一观点继续发掘,他认为:“‘成相’即‘打相’,成相杂词是一种肇始于西周宫庭,流行于秦汉时期的文艺样式……‘成相’这种文体有悠久的历史,它和古代社会中矇瞽向王告诫谏劝所用的吟唱形式‘曲’有着极为密切的渊源关系。”[20]93从《“成相”杂辞考》开始,学术界对“成相”的文体渊源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后文对此有专门论述,兹不赘述。
由于“成相”二字的含义难解,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成相》篇题具有多重含义。如梁启雄《荀子简释》云:“(一)谓成就相治国家的伟业。(二)谓合唱舂米歌。因此,这个标题的含义是双关的。”[21]龙轶波《荀子〈成相〉篇名考》亦云:“此文乃用楚民歌曲调,唱颂治国之道。即:借古成相曲之体制‘杂论君臣治乱之事’,故以名篇。”[22]两人皆从作品的内容角度和文体归属角度来解释《成相》篇题。又如翟新明《〈荀子·成相〉篇名考释》云:“以‘成相’名篇,一方面是以‘初发语’,另一方面也兼具了‘成相’的两种义涵……《成相》中出现的‘成相’二字,因其出现的位置与语境不同而具有两种义涵,一是作为一种文学体式……二是与‘牧基’同义,可训为‘成就治业’。”[23]翟新明不仅从作品的内容角度和文体归属角度来解释《成相》篇题,还认为该篇题具有先秦子书以正文的“初发语”命名的特点。他的解释较其他学者更显繁复。
学者们在辨析《成相》篇题时,会或多或少论及《成相》的文体渊源。其中,姚小鸥《“成相”杂辞考》一文影响甚大,他认为:“在学术史上,研究《荀子·成相篇》的学者,几乎无一例外认为它是所谓的民间讴谣……对‘成相’这一文体用韵规律的发现,完全推翻了这一不正确的说法,并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前面对‘成相’性质的分析是正确的。”[20]97在姚小鸥看来,《成相》属于礼乐文化的矇瞽之词,而不是民间讴谣。这一观点影响深远,后来的学者在讨论《成相》的文体渊源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认同他的观点。还有一些学者对《成相》是民间讴谣还是矇瞽之词的观点进行折衷,如陈良武《出土文献与〈荀子·成相篇〉》云:“在‘成相辞’的定型过程中,民间歌谣与瞽史说唱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4]邹朝斌《〈荀子·成相〉篇名新探》云:“成相文体是周代宫廷礼乐文化与民间歌谣文化相交融的产物,礼乐文化主要影响成相文体的讽谏内容与用韵,而成相文体的结构体式,如《荀子·成相》的篇名与文中套语,则体现出成相文体的民间歌谣传统。”[10]27
除此之外,臧立于1982年发表的《我国说唱艺术探源》一文认为:“春秋以前瞽史的讽谏活动与后世的说唱艺术是一脉相承的……从左丘明之类瞽者的讲史到荀子的《成相辞》和《赋篇》,再到汉赋以至于后世的说话、弹词,是有着一条发展线索可循的,而荀子则是这条线索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25]对于探索《成相》的文体渊源而言,臧立的文章进行了颇为新颖的尝试。但他对说唱文学发展脉络的简单勾勒,忽略了文学体裁发展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其结论值得商榷。
在探索《成相》文体渊源的文献中,宋健的《〈荀子·成相〉文化渊源考辨》值得关注。他在承认《成相》与矇瞽文化关系密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认为:“《成相》并非单纯的瞽矇文化产物,其中经典的三言句式,出自周代祝官,功能重在训诫和宣教,后该句式为《成相》沿用。由于礼乐仪式中文体形成的复杂性被忽视,从而导致《成相》中的祝官文化隐而不彰……其文体源出于祝官所作的训诫文辞,史官出于职守也会参与进来,瞽矇应该居于演唱者的角色……《成相》的源头是祝官制度,实为周文化的产物,在后来流变的过程中,又受到鲁国礼乐文化和齐国方言的影响,实与楚文化无关。”[26]就笔者目力所及,仅见此文将《成相》的文体渊源与祝官文化联系起来,为学术界探究《成相》的文体渊源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于《成相》的文本内容,同样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有的文献分析《成相》的用韵、分章和断句。如朱师辙《荀子成相篇韵读补释》认为《成相》分三章,并详细分析了成相每章叶韵[27]。杨佐义《〈荀子·成相〉若干断句问题》认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荀子·成相杂辞》有9条语句“尚有漏断及可商榷者”,并提出自己的见解[28]。郑良树《论荀赋》探讨了《成相》的分篇,认为应该将其划分为五篇[29]。
有的文献分析《成相》的内容、形式和文学价值。如李泉和陈之品的《读荀况的〈成相〉辞》认为《成相》反映了荀子任人唯贤、君主集权、贯彻法治路线三个方面的思想内容[30]。李金锡《荀学之纲,弹词之祖——读荀卿〈成相篇〉》则指出:“就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两方面总的情况说……《成相篇》是与《离骚》差不多同时代出现的另一篇杰出的以论述为主的长篇诗歌……对于《成相篇》,我们应该肯定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并给它以应有的重要地位。”[31]李文是较早从文学角度讨论《成相》的文章,具有开拓意义。从这篇文章开始,学术界逐渐重视《成相》的文学研究。张思齐《从〈荀子·成相篇〉看质朴和俚俗诸审美范畴在中国诗学中的嬗变》、南生杰《论荀子〈成相篇〉的文学价值与抒情特色》、何玉兰《荀子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贡献》、秦立《荀子〈成相〉的诗体学意义》、张蕾《论〈荀子·成相〉的文学价值》等文章从不同方面讨论了《成相》的文学史意义。
在分析《成相》文本内容的文献中,郗文倩的《成相:文体界定、文本辑录与文学分析》是比较特殊的一篇。郗文认为:“屈原辞赋是将3+2和3+3组合句式发扬光大的代表,荀子《成相》则是三四言组合而成的新的韵文体式的代表。屈原与荀子大致生活在同一时期,他们的创作各自代表战国后期渐成气候的一种新的韵文体式……从节奏角度看,楚辞、成相与七言之关系更准确的说法应当是:它们把《诗经》时代就已初露端倪的四个节拍构成一句的拍节节奏稳定下来,为七言诗的形成奠定了节拍基础。”[32]这篇文章将《成相》置于韵文史的研究序列中进行讨论,为推动《成相》研究向纵深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文献试图从篇名释义、文体渊源、内容解读和文学价值等方面对《成相》进行综合分析,然而这类文章的结论并无新意,陷入重复前人观点的困境,因此本文不再赘述。
除上述所列的文献,还有一些学者讨论了《成相》其他方面的问题。与前文提到的研究成果相比,这类文章的数量并不多。具体而言,有的文章探讨《成相》是否为荀子所作。如张小苹《〈成相篇〉非荀作考》分析《成相篇》与《荀子》其他各篇的不合之处:“《成相篇》与《荀子》其它各篇所记史事时间相隔悬远……荀子激烈抨击禅让说与《成相篇》积极称许禅让说……荀子对墨学的批判态度与《成相篇》对兼爱说的赞许之情。”[33]并由此认定《成相篇》并非荀子所作。
有的文章辨析《成相》中的具体词语。如霍生玉《〈荀子·成相篇〉“独鹿”新解》对《成相》“刭而独鹿弃之江”中“独鹿”一词的含义进行辨析,提出:“梳理‘独鹿’一词的词义系统、考察其所在的同源词族、以及史书中对伍子胥之死的记载这三个角度进行论证,指出此‘独鹿’应该是指一种腹圆如壶状的革囊。”[34]
有的文章分析《成相》中的口头文学特征。如卫亭绒《〈荀子·成相篇〉中的口头文学特征》一文认为:“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出发,‘成相体’应该是一种口头文学。”[35]由此,他借用理查德·鲍曼表演理论中对口头文学的特征描述,分析《荀子·成相篇》中的平行现象、特殊的套语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和认可。虽然这篇文章的研究视角新颖,但颇有削足适履之嫌。
综上所述,学者对《成相》的研究已经比较全面,对文本的研究也在不断细化。其中,对《成相》篇名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很难有新的突破。而将《成相》作为孤立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同样难以提出富有新意的见解。尽管如此,关于《成相》的研究依然具有开拓的空间。例如可从韵文史、说唱文学史等文体着手,深入挖掘《成相》在这些文体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还可从礼乐文化、地域文化等文化学视角对《成相》进行研究,探索它的文化意义。总之,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努力更新研究理念、转变研究焦点,推动《成相》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