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丽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随着国家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提出,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尝试。在此背景下,“武术热”“功夫热”也在国内外持续高涨,向世界人们展示着其独有的文化和艺术特色。中国外文局经过对部分英语国家的详细调查,于2018年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该报告总结指出,随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实施,中文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大幅上升,不少中国语词、词汇开始被外国人接纳并逐渐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汉语拼音词汇“少林”“功夫”“武术”排在中国词语在海外认知度榜单的前列,这充分说明少林武术在国际表达和国际话语的构建已被世界人们所接受和理解,并成为中国与世界共享中华优秀文化的突出代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伯特·杰维斯教授提出国际表述的概念,并对其内涵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指出国际表述是“借助国际流行的话语体系即国际通行的语言逻辑、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来陈述、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内涵、民族精神和外在形象的表现形式。”[1]此后,他又对该术语的内涵、外延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同时还揭示了其重要价值和意义,“一个理想的国家形象通常比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还有用。一个糟糕的形象会导致很大损失,而这一损失,是任何常规的实力都无法弥补的。一个国家的国际传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国际地位,进而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根本利益。”[2]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表述能力的强弱通常受传播内容、传播途径、表达方式等要素的影响。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处于恒定的状态下,表述方式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根据我国文化发展的实际特点,对“国际表述”的理论进行了延伸和阐释,使其具有了中国特色。如苏前辉等学者指出,从历史上看,一种文化在国际表述上通常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借船出海”“兼容并蓄”“自成一体”。同时他从国际社会惯常的表达方式出发,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国际表达中难以被接受的主要原因,同时还对中国文化的国际表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的表述常常流于自说自话、自言自语,故事的讲述过于抽象,说教味道浓,不注重故事的情节和细节,不重视突出人的存在和人文情怀的表达,不注重采用国际流行的艺术表现形式”。[1]
少林武术在国际上声名鹊起,少林文化远播海外,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功夫的代名词。作为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少林武术的海外传播尤其是国际表达视角有着可资借鉴的经验。本论文从国际表述的视角,对少林武术成功走向世界的途径进行探讨。
大众传媒有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它维系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活动,承担着社会意义与主流价值建构、引导的功能。传媒的这种固有属性,使它构成了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传媒文化,或者说媒介文化、媒体文化,在当今社会日益成为强大的精神力量”。[3]大众传媒以其所拥有的独特的传播平台,在少林武术的国际传播中,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传统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刊、影视等工具。20世纪八九十年代报刊等纸质传媒仍是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主要工具。作为美国主流媒体的《世界日报》《纽约时报》等纸质媒体对中国功夫的报道情有独钟,无论是《叶问》系列、《卧虎藏龙》等功夫电影,还是诸如甄子丹、成龙、李连杰等功夫影星,经常见诸报端,并被多方位追踪宣传。如,2012年3月《世界日报》版面刊出,世界名校之一的斯坦福大学从2011年冬季学期开始开设少林功夫课程,并对选课、课程开设时间等做了详细的说明。2017年9月追踪报道了中国武术代表团访问美国的系列活动。此次活动以“和谐、健康、共享”为主题,为了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国际武术联合会联合发起,在演出团队成员组成上,国家专门选拔了25名在国内外重大赛场上获得出色成绩的武术运动员。访问序幕首先从联合国总部的表演开始,演出团队展示了在国内精心排练的少林拳、长拳、螳螂拳等传统武术以及刀、枪、剑、棍等器械。报道不仅仅停留在武术的竞技层面,还对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以及和谐共融、强身健体的独特功能进行了探讨。在演出间隙,《纽约时报》记者还对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进行了专访并对此次访问表演给予了美好的展望,希望全球化的武术运动通过更多的文化交流,推动其在世界上得到健康的发展。此外,2018年《纽约时报》还组织民众评选世界上最伟大的动作巨星,成龙、李连杰、李小龙等中国功夫巨星榜上有名,并在接下来的报纸版面上介绍了三人表演的功夫影视剧和功夫影视特点。
武术影视剧方面,自《少林寺》播出后的几年时间内,以少林寺和少林武术为题材的影视剧相继出现在荧屏中。电影《少林寺》的热播引起的“武术热”“功夫热”效应成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林武术对外推广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海外传播的成功范例。央视春晚、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也成为向世界展示少林武术的重要平台。自2003年至今的十余年间,接受嵩山传统文化熏染的少林塔沟武术学校近二十年不间断在春晚舞台亮相,向世界人民传播少林武术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林功夫表演也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文艺舞台上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之一,并先后在众多大型活动,如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海特奥、杭州G20峰会等参加演出,参演的节目被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
除此之外,海外不乏国家级的大型媒体如《华盛顿邮报》《多伦多星报》以及国内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都对少林武术给予了关注,少林功夫每次的海外交流和传播都成为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和宣传的对象。
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国家软实力的组成要素和重要体现。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民族形象与国家形象。[4]基于此,政府各级文化部门组织各类武术表演到海外进行访问和友好交流。如2014年春节,第十届“欢乐春节2014中国文化观光周”在日本举行,河南省作为特别嘉宾受邀参加。河南省旅游局积极筹备并以嵩山少林寺武术馆为主题单位,组织武术表演团参加此次活动。本次观光周,河南代表团的少林武术节目深受日本民众好评。同年2月,美国休斯顿市举办了美南新闻德克萨斯州第十八届春节游园会活动,河南省旅游局组织的少林功夫表演被安排压轴出场,在本次游园会上武术节目大放异彩、深受欢迎。同时,作为国家级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根据学院的少林武术特色,建立了“武林汉韵”武术表演团,该表演团受孔子学院总部和河南省汉办的委托,曾经到联合国总部以及美国、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表演和交流,精彩的演出曾被第八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评为2013年优秀办学案例之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同时河南省政府也将该武术特色表演纳入年度涉外涉侨十件大事之一,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原故事、传播中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海外机构和组织慕名赴少林寺参观和学习的同时,国内的少林名家和武术前辈也陆续参与到国外的武术交流中。20世纪80年代,在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热情邀请下,少林武术家梁以荃、蔡龙云等先后赴日本参加交流活动、表演少林功夫,这次交流也拉开了少林武术海外表演和传播的序幕。先后参加海外表演并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交流项目,如2008年少林寺与伦敦最古老的剧院——萨德勒威尔斯剧院合作,成功编排出以少林功夫为主题的舞台剧《佛经》。该剧在英国首次公演就特别受当地民众的欢迎。截止目前,该剧已先后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演出,并取得巨大成功,这充分地证明了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少林文化已逐渐得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社会的接受与认可。自在日本拉开少林武术国际交流序幕至今,以少林寺、少林寺武术馆、少林武术学校等名义组织的少林武术表演团,先后在南亚、东南亚、东欧、北欧、南北美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武术文化交流并传授少林功夫。
国际少林武术节在“以武会友,共同进步”的理念下成为少林武术走出去的又一重要方式。1988年,以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开馆为契机,河南省旅游局组织了第一届“国际少林武术表演邀请赛”,本次邀请赛揭开了国际少林武术节的序幕。此赛事自1991年至今,发展成为规模更大的国际少林武术盛会“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并成功举办了12届,赛事期间的交流项目也在不断丰富,除少林拳术、传统器械、国际规定套路及散打比赛外,还增加了多种交流互动的内容,从而把少林武术文化多层面、立体化地展现给社会。
国际少林武术节的武术和文化交流方式也获得了海外武术爱好者的认同,并在海外进行了实践。2012年9月,少林寺与位于德国柏林的中国文化中心合作,在维也纳和柏林两地组织了首届欧洲少林文化节,本次文化节吸引了来自欧盟20多个国家的武术机构,他们精心组织、踊跃报名,策划节目派代表参与。
海外少林武术中心建立之初就以助推少林文化在全球传播,促进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为理念。以少林寺为依托,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最早的海外武术中心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的建立为开端。1936年日本人宗道臣慕名到嵩山脚下的少林寺学习武术,返回日本后,1947年在香川县建立拳法联盟并开馆收徒。20世纪90年代,少林寺转变交流和传播理念,首先在美国设立分支机构传播少林武术和禅宗文化。经过20余年的经营,少林文化中心在美国全境受到民众的欢迎,并吸引了大批美国本土民众学习少林武术,共享中华优秀文化。美国加州将每年的3月21日设为“美国加州嵩山少林寺日”并以立法的形式进行确立。与此同时,为促进少林武术和少林理念在当地的传播,旧金山和洛杉矶两个城市的邮政部门专门制作了绘有少林寺图案的纪念邮戳,向广大民众发售。
进入21世纪,海外少林武术中心异军突起,遍地开花。2001年,少林寺在欧洲创立了第一家以少林文化为品牌的组织机构——德国少林文化中心。2002年,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巴拉诺夫到少林寺进行访问,本次访问中少林寺和俄罗斯达成一致协议,计划在莫斯科设立少林文化中心。2005年,意大利少林文化中心在罗马成立;2010年9月,少林寺在欧洲的联盟组织——“少林欧洲联合会”在维也纳创建,欧盟国家在此前成立的10个欧洲少林文化社团成为创始会员,这标志着少林武术在欧洲的交流、合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国外已有许多国家成立了讲授和传播少林功夫的分支组织,通过对少林功夫和禅宗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和讲解,以此来传播与弘扬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孔子学院是中外双方本着自愿原则建立的以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性教育合作组织。截止到2020年,孔子学院已基本完成在全球的布局,并成为汉语言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因此,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武术与孔子学院的有效契合能够给武术的国际化发展拓宽思路[5],在这一理念和构想的引领下,少林武术也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自身的同时,借助孔子学院(课堂)这一平台,加强其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度。
作为国家级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以少林武术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学院的武术品牌特色,以武术辅助汉语教学,努力构建“武术+汉语”的特色教学方法,派出武术教练志愿者,在孔子学院(课堂)开设功夫类专业课,排练武术节目,参加文化展演活动。自基地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武术师资为己任,先后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武术师资。2016年12月,随着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对武术汉语教师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在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多次的沟通协商,双方在第十一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期间,共同签订了建设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武术中心”的合作协议。中国武术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少林功夫和文化在当地的传播与辐射,成为全球特色孔子学院的典范之一。
总之,少林武术是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符号,拥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探索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与对外传播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以武术文化为优秀代表的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