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玉
(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依据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与规划安排,国家已明确了安徽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省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密切安徽与沪苏浙之间联系的同时,也对安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
(一)区位优势
安徽省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华东地区,与苏、鲁、豫、鄂、赣、浙六省接壤,东连江苏,西接河南、湖北,东南接浙江,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在华东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且位于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毗邻江海的内陆省份。以省会合肥为中心,五百公里为半径,可以辐射带动中东部的八个省市区、近五亿人口的消费市场。随着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安徽的区位优势价值正在不断凸显。
(二)资源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方面,安徽在气候上兼具暖温带半湿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春暖、夏炎、秋爽、冬寒,四季分明。
总体来说,气候温和,降雨适中,能够满足粮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水、矿产、农业、土地、旅游等资源十分丰裕。安徽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其富饶的自然资源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人力资源方面,安徽人口稠密,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也促使安徽成为承接长三角核心城市产业与资本转移效益最高的地区,有助于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行稳致远,促进其更高质量的发展。
三是科教资源方面,安徽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点建设工程,在抓住原有科技创业孵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依托,纵深发展科创事业。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助力安徽实现由制造业大省迈向制造业强省的跨越式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安徽经济发展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与区域内沪苏浙经济发展存在差距带来的机遇。安徽整体区域经济水平较之其他两省一市有可待提升的空间。发展存在差距也正是长三角一体化给安徽带来的发展空间。在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背景下,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暗含着发展势头较慢的地区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奋起直追的潜能,同时这也为区域间开展合作,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能够促使安徽扬皖所长,补齐短板,在与其他两省一市合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本省区域内发展协调平衡。
二是深化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带来的机遇。一方面,安徽可以学习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中心城市,有利于推动资本、技术、市场和土地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及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激发安徽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对标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的政府管理体制与市场规范体系。另一方面,安徽在一体化的战略背景下,可以在教育、医疗、社会和文化服务等领域受到长三角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发展步伐一体化方向带来的机遇。在以往的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由于安徽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皖北地区相对于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部地区来说发展较为缓慢,城市化率也不高,这就导致资源集中向都市圈内成员城市集聚,毗邻中原的中小城市被边缘化,会造成安徽区域内发展水平两极化现象,不容乐观。而在现今的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中,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更广,更能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进而相对缩小与边远城市的发展差距,使得其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政策支持与区域帮扶。
(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理念受传统影响。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南部沿江地区成为沿海开放省市的时间较早,自身具有极强的对外开放能力和包容性,交流、吸纳异域文化的能力更强,是与海外相融合程度更高、现代化氛围更浓的地区。安徽的北部地区受淮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影响持久,加之通达程度相对不高,在发展理念上趋向于保守。这要求安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区域间文化的融通融合,深度把握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二是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资源范围有限。自长三角一体化重大战略实施以来,跨区域联动的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初见成效,但受不完善的体制机制影响,要素流动仍存在阻碍、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不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和流动范围与城市相比相差较大,例如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的生产要素基本是由农村到城市的单向输出,这直接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流失严重还会相应带来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城乡区域发展受到阻碍的因素之一。三是现存体制机制亟待创新。现阶段,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扎实的实践基础和一体化的区域发展规划助力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但各都市圈成员城市在跨区域发展中的协调作用发挥不足,原因在于现存体制机制创新不足。沪苏浙皖区域之间的多方面合作往往是以对话峰会的方式开展沟通交流,缺乏法律约束,这就很容易导致各区之间达成的一致性意见落实困难,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为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都市圈建设,建立更有实效性的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新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
安徽要抓好长三角一体化重大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机遇,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体的举措可遵循以下四个方面:
(一)积极与沪苏浙政府部门探讨实施一体化联动体制机制
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就已确定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是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政府为主导的发展战略规划。在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的过程中,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同向发力、积极协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和产业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市场统一开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安徽省要努力建立与沪苏浙程度一致的一体化的产业支撑、金融支持、人才流动、生态文明和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以共同提升区域发展优势和综合竞争能力。各级省市政府内部应积极突破行政和体制壁垒,积极推进资金、技术、产权等生产要素在更广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安徽省政府有必要和沪苏浙政府做好有效调研和对接工作,统筹协调与规划,推动区域内法规标准统一协调、区域内市场建设的一体化,以期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进程中,安徽能突破自身发展瓶颈,取得新的经济发展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迈向新的台阶。
(二)推动建设长三角安徽境内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衍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安徽积极推动建立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对新发展理念的真实践行,也是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绿色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根基,要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开启其他方面的制度创新和政策突破。要善于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在实现安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维护资源环境承载力。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的目标要求,绿化造林,修复和保护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障好生态安全屏障;使用节能低碳的环保技术改进传统产业能耗大的现象,积极培育和推广新能源技术装备和产品,建立节能监察工作责任制度,构建生态优良的绿色安徽工业体系;加强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做好资源循环改造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垃圾分类处置,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安徽省将认真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落实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方案,推进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等举措,以加快实现构建绿色安徽美好家园的目标。
(三)以合肥都市圈为核心,支持科技产业领域创新发展
安徽以科技创新为指引,以省会合肥为中心,在都市圈内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皖北皖西皖南等区域的地级市作为腹地接受合肥的辐射,加之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中隶属安徽境内的成员城市接受各自都市圈核心城市的辐射,这样完整的城市体系奠定了安徽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基础。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安徽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相关要求,提出了建设“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即:围绕原始创新加快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围绕技术创新谋划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围绕产业创新深入推进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围绕制度创新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即:安徽省实验室与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在未来将继续统筹引导各项要素及资源,调动地方部门的积极性,加大改革创新,多措并举支持“一室一中心”建设运行。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争取在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创先争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重点工程项目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四)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休闲、文化、旅游产业
长三角一体化势必会给安徽带来更加广阔的消费市场,安徽应抓住契机,探索出一条遵循本省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期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格局。安徽地形多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有淮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平原、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五个自然区域与徽州、皖江和淮河文化区域,文旅资源十分丰富。安徽应积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找出能反映本省的地域特色,结合黄梅戏、花鼓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出经典的文化旅游路线。以及深入发掘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革命精神,开展绿色环保生态旅游。在开发保护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其文化价值,例如在对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皖南古村落进行开发时,要渗入徽州地方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旅游文化产品中,拓宽其消费市场,再向游客介绍、传承和弘扬徽派文化的同时,刺激当地经济消费,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的交融。通过多元化的发展以期提升安徽省融合产业的广度和深度。
总体而言,安徽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重大战略的进程中,发展前景广阔,承担的使命也更为重要。安徽要在充分明晰自身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前提下,遵循适应区域内多层次一体化发展的新举措,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大美安徽的美好愿景。在未来,安徽要结合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在长三角地区中的功能作用,与沪苏浙两省一市同心协力,共同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新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