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出版行业中的应用及挑战

2021-11-28 12:26唐祖琴
品牌研究 2021年4期

文/唐祖琴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一、背景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加强区块链知识产权管理,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商标、软件著作权,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识产权体系。鼓励企业探索通过区块链专利池、知识产权联盟等模式,建立知识产权共同保护机制”。这是从国家层面再一次明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也意味着区块链在知识内容产业的应用会引领出版行业进入全新融合的阶段。

二、我国出版行业发展的现状

(一)生产周期长,效率低下

传统出版的生产流程是由作者、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企业、销售商(渠道商)组成,其中作者负责提供内容,出版社负责审核出版内容,新闻出版总署负责核发版权,印刷企业负责出版物的生产,销售商负责出版物的宣传和销售。在此生态链中,由于内容是以实物为载体,涉及的审批环节多、耗时较长,且复制难,配送、分销的形式单一,这样就造成出版时间长,效率低下。

(二)出版行业的软肋——传播

出版行业本来是内容行业的基石,但是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却缺乏有效传播、曝光和触达。这源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缺乏传播切口。出版的图书是封装产品,不是流媒体,本来就会有传播的壁垒。在出版行业的整个生产链条中,就需要有人将这些图书转变成能够传播的媒体产品,这样才能进入内容行业的大分发中。在纸媒比较盛行的时代,出版行业的内容传播是由各种书评媒体、专栏承担;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内容传播出口逐渐消失,于是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拆书媒体,比如得到、喜马拉雅等来做图书内容传播拆解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在整个价值链条上要分给擅长传播的渠道一大部分利益,而直接为图书内容做出突出贡献的作者和出版社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第二,出版社无法获取精准消费者信息。这样就使出版行业处在一个数据黑箱中。一本书怎么卖起来的,内容传播的价值链条是什么样的,是哪些用户够买了这本书,他们的爱好和之后需要购买的图书趋势是什么,这些出版社的相关编辑都无法可知。第三,一个常见的现象:大部分出版社没有进行成体系的推广,曝光自己的产品群,基本都是单品点上的作战,从目前发生的各种事件来看,点上的作战基本都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三)出版行业的一个长久顽疾——版权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起,图书著作权纠纷呈现爆发式增长,并在2018年达到顶峰,到了2019年则略有下降。图书著作权纠纷事件具体类型主要以下几个。

第一,出版机构或出版平台之间的版权纠纷。如,2018年6月某古籍出版社和某文化公司就日本史学家宫崎市定的两本著作《东洋的近世》与《东洋的古代》产生的版权纠纷。第二,作者及其版权所有者和出版机构的纠纷。此类纠纷比较典型的是2017年延续到2019年的《傅雷家书》相关版权纠纷。第三,作者(译者)之间的版权纠纷。作者之间的纠纷最为普遍,大多是控诉对方抄袭或者洗稿。

三、区块链的概述

根据《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的定义,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美国学者、区块链科学研究所创始人梅兰妮·斯万认为,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公开账簿,拥有成为所有资产的登记、编册和转让的全球性的、去中心化记录的潜力——这些资产不仅仅包括资金,也可应用于诸如投票、软件、健康数据和思想等各类财产和无形财产。

(一)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公开的分布式账薄后台数据库+个体之间价值转移的交易网络+不需要中介的交易验证系统。

(二)区块链技术体系的基础架构

总体来看,区块链的基础架构可以分为五层,包括网络层、共识层、数据层、智能合约层和应用层。每一层分别完成一项核心的功能,各层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

(三)区块链的优势及其功能

区块链的优势:更好的隐私,更低的风险,更公正的流程,进程更快捷,效率更高等。

区块链的功能:可编程的信任,可编程的所有权,可编程的货币,可编程的身份,可编程的协议等。

(四)如何理解区块链

作为编辑,更关心的是区块链技术用于出版行业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区块链被视为价值互联网,对比现在的信息互联网。那么,出版行业理解区块链的关键,就是如何理解价值。

第一,共识是价值的基础。人类历史的共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民族共识;第二个阶段是基于权力关系的组织性共识;第三个阶段是区块链技术提出的机械共识,机器信任依赖于算法信任形成共识。第二,交易是价值的传递。互联网很善于处理信息分享,却不能解决价值转移这件事。也就是说传统互联网追求的是信息上网,区块链互联网要的是数据上链。智能合约的运用,使得区块链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交易的速度和效率。第三,用户是价值的群体。用户群体的数量是共识的边界,这才是真正的价值群体。在传统的经济体系中,这些用户包括销售者、消费者、所有者。在区块链的经济体系中,改变每一个人的身份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来实现。这样会将更多的人拉到共识群体之中以扩大共识的范围,改变彼此的角色。第四,资产是价值的本质。在区块链产业化应用的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将资产通证化,并使用数字工具来标注资产,从而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区块链作为价值传递网络最重要的环节是借助资产通证的上链,进而实现数字资产的链上交易。

四、区块链技术在出版行业中的应用场景探索

(一)版权平台(原创保护)

版权平台实际上是一个比特币交易的区块,里面存储着版权信息、公钥以及对应的加密签名。版权信息里面包含作者、版权人、发表时间、登记的ID、文章的摘要。然后版权声明被发布到比特币的区块链上,一旦这笔交易被确认,就会永久存在区块链上。通过这种方式,任何原创内容,都可以方便地进行原创声明、确权、授权,得到良好的版权保护。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基于机器构建信任的特征,相比于传统的版权保护来说,这种版权登记和保护的速度更快,效率更加高,并且是全球化的。

(二)公开出版平台

公开出版平台利用区块链公开透明、无须第三方即可建立信任、智能合约等特性,来打造一个人人都可以轻松进行图书众筹、出版发行的平台。公开出版平台发行了加密货币,可以提供图书众筹、图书商城功能,其数字钱包将拥有电子书阅读器和写作器的双重功能。

通过这个无国界的平台,公开出版平台汇聚了图书出版生态中的每一类参与者:编辑、封面设计师、作者、插图画家、图书推广机构等。整个平台通过交互代币作为对所有交易行为的奖励,用户可以根据出版商的规则来赚取代币,广告商也可以购买代币用于投放广告。

(三)提供数字版权优化方案

数字版权证书具有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完整记录作者、著作权人、作品、作品文件、权利证明文件的信息。数字证书利用哈希技术,锁定证书的数据项,建立数据项之间的唯一关系,保证了证书内容可信。数字证书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实现证书防篡改、防伪造。由数字证书生成的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构成了可信证书体系。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版权证书实现了版权资产数字化,成为版权资产唯一可信的价值载体。版权证书数字化和上链,解决了发展数字版权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版权资产数字化和数字版权资产上链存储问题。

五、区块链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一)区块链技术在出版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

第一,在出版生态链上,区块链技术还面临一些技术性的难题:随着区块链用户的增加,共识机制如何升级,链条中的货币如何跨链,如何实现与实际货币的交易。第二,运用区块链技术在出版行业过程中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将已经上链的图书内容进行简单修改后再重新上链,在区块链上就会产生一个全新的哈希值,将盗版的作品上链,也会形成新的哈希值,这样就会影响原作品的权属认定效果。

(二)应对策略

首先,加快完善底层技术和协议。基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预研,并做好技术需求分析,从而加快区块链基础技术的研发。密码学、分布式系统、大数据等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完善底层技术和协议,突破现有区块链技术的性能瓶颈,大大提升了区块链系统的存储和吞吐量,及其可靠性、安全性、互操作性,以满足网络大数据量、高并发的性能要求。其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防范风险。在智能合约的运用中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管控制节点,以确保价值交换符合契约原则和法律规范,避免无法预知的交易风险,提高监管的效率。再次,加强区块链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区块链国际出版标准。最后,加强应用场景探索和设计创新,应结合实际出版流程“对症下药”,避免陷入“万精油”误区。

六、结语

区块链将重构出版行业的新生态,实际上这是另一种出版融合模式。整个出版链条上不再受各种新技术和新渠道的制约,出版社将在技术的产品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上,进入生态融合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