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邓曦 (内江市中心血站)
小 张是某妇产医院的一名护士,一天在值夜班时,急诊收治了一名28岁的孕妇。孕妇因为宫外孕引发大出血,患者家属紧急办理住院之后,小张连忙准备各种输血的器械,并做好了手术准备。医嘱要求输500mL同型血,但由于手术中出血量较多,还需要多输400mL同型血。最后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转危为安。
输血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临床输血环节或者输血之后,受血者出现了新的临床异常反应和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轻重缓急各不相同,因此可以用急性输血反应与迟发性输血反应等类型进行大致区分。临床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常在10%以下,但是在挑选献血者、采集、贮存血液等环节,还是有一定概率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对受血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发病机制。急性输血反应发病机制主要可分为免疫性输血反应与非免疫性输血反应,前者主要是因为供血者和受血者未能匹配抗原和抗体,主要包含ABO 血型不合,或Rh 血型不合等;后者主要受各种非血型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包含血制品污染引发高热或血细胞因理化因素,出现溶血反应等情况。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可以用轻度、中重度与威胁生命反应对临床表现进行区分。其中,轻度反应指的是因为血浆中有一些蛋白,引起轻度超敏反应,会在局部皮肤处释放组胺。患者会快速出现局部皮肤反应,感到皮肤瘙痒,这个时间间隔往往只要数分钟,相对常见的是荨麻疹和皮疹,预防要点:在正式输血半小时之前,应为患者注射一定的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剂量为0.1mg/kg,采用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或令患者口服50mg 异丙嗪。处理方法:一方面可以将输血速度减慢,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抗组胺药物,若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则可以恢复正常输注速度;若超过半小时患者情况依然没有缓解,应当依照中重度输血反应进行处理。
中重度反应主要是因为库存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和患者自身血清中抗体发生反应,释放致热源,别称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通常患者在输血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会出现寒战、发热、烦躁、心率提升、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头痛或轻微呼吸困难的症状。预防要点:如果患者需要定期输血,应当将输血速度放缓,并在输血前1 小时,令患者服用一些退热药物,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不能用阿司匹林,若条件允许,可以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处理方法:首先,应当第一时间停止输血,更换输注器械,建立静脉通路,并及时通知主治医生;其次,应将患者的新鲜尿样、剩余血液送到检验科室进行分析;同时,为患者肌注抗组胺药物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如果患者过敏情况相对严重,有哮喘或支气管痉挛问题,应选择皮质类固醇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为患者给药;最后,以15 分钟为限,若患者症状有所改善,可以换新血液输注,若15 分钟后患者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则需要引起重视,防止出现生命危险。
输血之前护理人员应做哪些准备工作?首先,应做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在采血环节不能同时对两个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采集,防止出现混淆;其次,提血应凭提血单进行,和血库人员一起核对,做好“三查、八对”工作(三查内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内容、血袋是否存在破损渗液、血液质量和颜色是否有异常;八对内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急诊室、住院号、创号、血液有效期与配血试验结果);另外,完成取血之后,不能令血液遭受剧烈震荡,也不能对血液进行加温,如果是血库中的血,应当在取出之后,在室温环境下放置18 分钟左右再输入;最后,患者在受血之前,应签署知情同意书,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患者输血速度应如何调节?输血开始阶段速度不能太快,每分钟应控制在20 滴以下,持续15 分钟,若患者没有显著不良反应,则可以适当将滴数加快,调整至每分钟35 滴左右。
输血量在两袋以上时应注意什么?不管输血袋数为几袋,都应当严格贯彻静脉输血基本注意事项。在两袋血之间,应输入一些生理盐水。如果上一袋血液快滴完了,应对生理盐水瓶进行消毒,并拔出输血针头,插到生理盐水瓶中。在输入一些生理盐水之后,连接血袋的方法应当和第一袋相同,再继续输血。需要注意的是,再次输血时,不能忽视交叉配血实验,防止出现溶血反应。至于为何要在输第二袋血时,做交叉配血实验,主要怕输入异性血和变质血,从而出现溶血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有一定的危险性,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充分重视,加强护理的规范性,严格落实输血各个环节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药物抑制输血反应的不良影响,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急救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