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手工艺的美学思想*

2021-11-28 12:26江聪聪解梦伟侯小锋
品牌研究 2021年4期

文/江聪聪 解梦伟 侯小锋

(1.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民间传统手工艺通常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并体现其独特审美情趣的制作技艺。它往往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广泛使用在日常生活或者展示于特殊场景中,其种类纷繁、形式多样。傣族传统手工艺作为云南民族工艺的一部分,学者李晓岑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以及科技人类学关于云南民族工艺技术的角度去分析民族工艺内在的“理趣”,提出了云南民族传统工艺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它与其他的学科有一种血肉的联系。金少萍通过了解社会环境与生态中的傣族传统工艺,来探索人与自然及社会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傣族人民适应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生存技能是本民族的传统工艺,这些传统手工艺也是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生产生活与民族文化繁衍的方式,并且它与傣族的传统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信仰密切关联。汪榕经过实地调查滇西部分傣族聚居区,通过对傣族手工织锦的审美特征分析,认为傣族传统手工艺与长期积淀的民族审美文化观念、民族信仰、生活习俗和文化互通与交流等有关。和少英、陆晨、赵金锁等分别从跨境民族或族群的相互关系、社会文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状况等角度,论证了傣族跨境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特点,探索西双版纳州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文化变迁、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多元发展。刀波认为,傣族传统工艺展示了民族思想与行为方式,它包含有物质与精神两种文化内涵,既延传了民族传统文化,也承载着本族群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上述研究成果梳理了傣族民间工艺与其历史文化、生活生产、民族习俗、技术知识以及自然环境等的关联,为傣族传统手工艺美学思想的提出及其影响傣族文化艺术与手工技艺的传承发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从西双版纳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实践层面来讲,傣族传统工艺是伴随人们的生活而不断发展,其包含了傣族人民的地域文化与习俗、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的民间工艺,带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和地域特征,这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民俗民风休戚相关,它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并伴随人们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流传至今,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一个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族主要聚居于云南境内的西双版纳地区和德宏州,也有一些散居在泰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傣族人民所居住的环境与气候较为炎热和潮湿,其物产与资源尤为丰饶,在这种物产丰富的自然环境中的傣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形成了丰繁的民族文化以及集实用和审美为一体的民族工艺,如傣族制陶、贝叶经、织锦、剪纸、民间绘画等,这些民间工艺既展示了傣族人民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文化历史及生存智慧,同时也是中国艺术宝库中别具一格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变迁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工艺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还没被完全的挖掘和发展,导致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社会转型中的物质驱动和精神追求的错位,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与审美观念很难在现实社会空间中得以激活。

追溯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手工艺的历史,其源远流长,从傣族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变迁可以看出,傣族在汉代以前受到越文化的影响,其中包括科技和艺术方面,制陶、纺织、青铜艺术受到越文化的影响最大。然而,西双版纳傣族的南迁对其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109年,汉武帝统治云南以后设益州郡,在云南推广中原文化;第二阶段,公元829年,成都被南诏国政权攻破之后,掳走了数万名男女工匠,并将之迁移到云南,这些工匠极大地推动了云南手工艺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云南本土的民间工艺。第三阶段,公元1368年,明朝廷通过将大量的人口移民戍边与组织民屯,并施行“移民就宽乡”的政策,将中原文化与工艺技术大规模引入云南,形成汉人多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格局。特别是麓川战役之后,云南西双版纳与德宏各地留下了大量的内地官兵,他们与当地傣族姑娘结婚生子,形成了西双版纳前所未有的民族交流与融合,使汉族先进文化更加深入影响了西双版纳傣族文化。自此以后,傣族聚居区受到更加强势的汉文化影响,致使坝区的民间手工艺逐渐趋向于内地,可以说在明朝时期,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带动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是以往任何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以上三个时期的云南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较大,这不仅促进了云南边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也给当地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科技,从而提升了傣族手工技艺,也使其工艺品的种类逐渐增多。可以说,傣族的手工艺历史是伴随其民族文化信仰的传播而发展变迁的。同时,傣族受到东南亚其他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艺术方面影响较大,所以,在节日、风俗等方面与东南亚国家都有很深的渊源。

综上所述,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是本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独特技艺,体现其实用与审美的特征,是傣族族群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外化形式之一,这类技艺涵盖宽泛,包括织锦、刺绣、剪纸、竹编、金属工艺制作以及陶艺制品等。西双版纳傣族人民自古就擅长制陶术和纺织业,也善于运用天然材料制造各种生活用品与工艺品,他们将日常生活产品与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念相结合,并将傣族文化的精华融入在辛勤的农耕劳作中,当然也包括独具审美文化与特色鲜明的傣族传统服饰。纵观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的发展历史与美学观念,其民间工艺体现为“实用与审美意识”“原始崇拜与民族信仰”“自然与生态智慧”三大美学思想。

一、“物尽其用、装饰拙朴”的实用与审美意识

从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许多工艺的功能性都是伴随生产和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在工艺实践初期,傣族器物造型的发展趋向是以“功能”为主,即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做到“物尽其用”,其次才是审美。李砚祖在《工艺美术概论》中提到:以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原始初民们在新石器时代所创造的用具或其他工具的审美因素,它是伴随实用价值的一种伴生物而不是主要产物,其第二特征较为明显,即实用性和精神属性是统一的。譬如从西双版纳傣族陶器的功能上来讲,首先是满足自己家庭农作、日常生活与祭祀的需要。在自然经济时代,慢轮制陶主要是傣族妇女在农闲季节从事的一项家庭副业,以贴补家用,虽然制作陶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赶街时进行交易,但在市场交易中还普遍存在着以物易物的情形。制陶者经常将陶器无偿馈赠给亲友邻里,所制陶器有陶罐、陶壶、陶锅、陶盘等,主要用于满足自我需求,用于交易售卖的数量并不大,通常是邻里村寨之间相互购买和少量定制。因此,在制陶时,产品的功能性是首要考虑的内容。而在傣族的竹编工艺中,除了作为装饰的工艺品,或者在服饰中所用的鸡枞帽等,以及祭祀用的竹制品,其中大部分构造简洁大方,且编制工艺和做工的精细程度要求并不高,比如竹箩、竹筐与竹篓等用品更加突出产品的功能。因此,多数人将淳朴粗犷的傣族手工艺产品风格归结为审美趣味的偏好所致。其实质是与简陋的生产设备和粗糙的原材料有关,即便如此,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仍然生机勃勃,他们在此种条件下尽最大努力做到工艺精湛是非常难得的。有学者认为,古代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在开始制作民间器物时不仅仅是为了实用,也伴随有审美因素,这也是他们在造物之初的“本能”使然。当然,古代的器物以实用为主而少有纯粹的审美目的,即便是器物上的装饰也往往蕴含了某种实用的目的,也即是说“对待事物首先是功利观而后才是审美观”。因此,西双版纳傣族器物艺术思维的表现形式分为:(1)装饰拙朴的写实与模仿,这也是傣族民间艺术形式之本源。格罗塞先生在《艺术的起源》中提到:原始的造型艺术大多是在自然或人为的环境中选择对象并进行模仿,而且用有限的工具把它描绘得尽其自然;(2)奇妙异想的浪漫主义色彩。傣族人民具有崇尚美与创造美的天资,他们善于利用奇思妙想的文化艺术让傣族人民独展其长,以此为现实生活增添活力,将民间工艺推向奇异而浪漫的新境界;(3)概括提炼的抽象思维形式。它既是傣族人民艺术思维的较高层次,也体现于本族人民的思想与内心活动之中,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有内容的抽象形式,有观念的感官感受。”以此三种艺术审美观的发展来看,这似乎是西双版纳傣族原始艺术演化的一个普遍规律,也体现了万物生成本源论的傣族族群文化信仰,它的民间工艺从写实到想象,再到抽象,是傣族民间艺术思维的繁衍过程。

二、“万物有灵、质朴纯真”的原始崇拜与民族信仰

(一)“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是源于大自然,其崇拜的对象主要是与人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自然物或者生产与生活的事物,如太阳、山水、树木与粮食等,而西双版纳傣族先民信奉天地万物皆有生命和灵魂。由此,在该地区傣族人民的生活中就有了太阳神、水神与山神、树神与“勐神”等,而且他们对其诸位神灵都要定期祭祀,以此求得本族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的造型式样与装饰纹样上,其原始的自然崇拜对象体现得尤为明显。如傣族织锦上的孔雀、大象纹样等动物图案,以及芭蕉花、菩提树等植物纹样,还有傣族陶制品中的神兽造型、太阳螺纹、火焰形态,甚至一些不知名字的动物和植物,它们都被拟人化而视为神器加以崇拜,西双版纳傣族先民们赋予这些自然事物以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以此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如傣族妇女在织布之前的礼俗仪式、在织机旁烧香辟邪的活动等,这些都是该地区傣族人民的生活习俗与文化认同感的现实再现。特别是作为西双版纳傣族妇女手工劳动的纺织机是女人的专用工具,傣族成年男人不能随便乱动和乱坐的。这些傣族民间习俗都反映出傣族人民在生活劳作中“万物有灵”的原始崇拜意识。

(二)“质朴纯真”的生命意识

带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大都被用于满足少数民族特殊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它们具有的民族性和地方性,是在所处自然环境的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学者普遍认为,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的发展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并行的,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傣族人民的性格。性格开朗的傣族人民将理想与浪漫融入其民间工艺中,诸如祭祀、驱邪、祝愿、爱情、时令、游乐、丰收等,使他们逐渐形成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豪放开朗的民族性格,而这些内容始终都是围绕着人对生命与自然的珍爱这一主旋律的。他们将理想化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感都赋予自然对象,其处处展现出傣族人民的刚强、自信、朴实、勤劳和纯真以及爱美的生命意识。如傣族竹编,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日常里不仅可以作为生产生活的实用工具,还可以作为男女青年情感寄托的定情物。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品看似粗犷、厚重与拙朴,然而每件工艺品都凝聚着傣族人民淳朴、纯真的性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纵观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的发展历程,可说是无固定的形态可寻,从这一点来看,傣族工艺摆脱了客观、精细与工整的束缚,使本民族的艺术思维进入到一个自由的想象空间。从笔者在西双版纳地区的调查来看,在生活当中使用频繁的傣族民间工艺,遍布傣族各个村寨的大部分制作的手工艺品,涵盖了生活用品、建筑及装饰、服饰、祭祀品等。随着西双版纳傣族手工技艺的不断提高和内容形式的丰富与完善,集精美与观赏为一体的民间生活用品也形成了独特的傣族民间工艺品,其民间工艺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类别与功能。大多数傣族工艺品都作为祭祀活动的供品、装饰品,它包括陶器、剪纸、竹编、手工造纸以及纺织品等多种类别。第二,题材与纹样。它的内容大多与民族文化相关,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导致其剪纸工艺、织锦工艺等的题材与纹样都与地域文化相关联。譬如象征吉祥的孔雀、大象等是最常用的题材。包括织锦与挂锦中的纹样等,多数也是以民族文化的内容为题材。第三,祭祀和禁忌相关的民间工艺品。在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傣族妇女们要用专门的织机纺织挂锦,而且还要到村寨中间或者周边牲畜踩不到的干净空地处纺织,以表示自己对民族信仰是虔诚的和充满敬意的。制陶工艺被认为是西双版纳傣族女权主义的象征,因为在西双版纳地区大多数制陶工作由傣族妇女完成,而男人则做辅助工作,而且在烧制时男人还要回避,以防陶器烧裂,这说明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文化信仰对其民间工艺的影响是深厚浓重的。

三、“就地取材、天人合一”的环保与生态智慧

(一)就地取材的环保意识

民间工艺,作为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创造的一种造物活动,它植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中,并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古人所讲的“观象制器”便是摸索和总结大自然中的规律并用之于造物活动中的。因此,生活于大自然环境中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民逐渐运用自己的智慧,不断地观察和认识自然,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环保理念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比如西双版纳傣族制陶所用的泥土和细沙就是在村寨附近的河边和江边取来的,傣族人民利用生长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里的竹子所建民居竹楼更能体现这一点,像这种下层悬空上层住人的建筑,主要是依据该地区的潮湿环境、野兽出没以及毒植物侵袭的环境而修建,这也体现了傣族人民因地制宜的生态观念。包括傣族染织原料也取材于大自然,他们采集大自然中的姜根与栀子、红花与紫草、大青叶与黄柏等植物或药物熬成靛蓝色、黄色、紫红色和绿色等色彩,这些染料不仅对人的身体毫无毒害,甚至还有清热解毒和抗菌消炎等保健作用,相较于现在市场上化学染料的成色和毒副作用,更能凸显傣族人民的环保与生态思想。

(二)“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早期的西双版纳傣族先民们栖居于物产丰盛的热带地区,主要的生活就是农耕劳作,可以说当地自然环境养育了他们。在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心中,一切人类活动都要以农耕为基础,由于傣族人对农耕的看重,伴随季节的更替,他们都会祈求各种神灵的庇佑,所以从犁地、引水、撒种、插秧到除草、收割等一系列生产环节都贯穿着祭祀活动。傣族的农耕文化和礼仪是建立在与自然互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之上的,也反映出傣族人民的生活态度,他们相信万物有神灵,并加以崇拜。从某种意义上讲,傣族人民祈求神灵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大自然,并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正如西双版纳傣族人认为“竜林”是寨神、勐神居住的地方,它里面的一切事物都是神圣且不能侵犯的,而且严禁人们在此地方进行砍伐、采集、狩猎与开垦的活动。在西双版纳傣族工艺中很多地方也体现了“生态智慧”,比如,现如今还采用慢轮脚推的慢轮制陶,烧陶却不建窑炉,而是露天烧制,也不用现在已经普及的电窑,也反映出傣族人民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爱护。

四、结语

纵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工艺的发展历史,在汉代以前受到越文化的影响,后经中原文化的植入,以及外来文化的传入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使其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气息。其民间工艺最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也映射出傣族人民衣、食、住、行中的种种文化现象,它所包含的器物、装饰品与民间生活用品等工艺品,其蕴含的艺术性、实用价值和文化素养以物化的形式流传至今。这些民间工艺都承载着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生态文化和精神信仰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它不仅是民族思维或行为方式展示的过程,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多样性和原生性的文化表征之一。凝聚着西双版纳傣族人勤劳与智慧的民间工艺,不仅反映出傣族民间生活中“以物为尚”的美学意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也是傣族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技艺的活态传承,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和历史发展的见证。其蕴藏的民族艺术审美特质和可持续的民族多元文化发展观,值得广大同仁们传承、保护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