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英,李 宁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课程思政是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构建全程、全员、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产生影响”是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2]。每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政治觉悟、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
2020年,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立德树人成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政治信仰、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的任务。在高等教育中,只有把知识的传授与价值的引领相结合[3],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缘事析理的能力,才能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任务。
在高等教育中,所有的课程都具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每门课程的教学者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实际情况,恰当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规则的不断增多和完善、国家外贸管理的规范、国与国之间法律法规的不同、国家之间价值观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对外贸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贸从业人员的工作质量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利益与形象。这些都需要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与此相关的重要课程,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也理所当然地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4]。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透彻,就容易偏离方向;信息、资源不充足,教学就空洞,对学生就起不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实现。只有教师正确地把握了课程思政的方向、理解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要求、收集了课程思政的资源和信息,才能在育人过程中游刃有余。
4.1.1 学校提供机会对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培训
关于课程思政的文件、信息较多,学校应根据教师的情况,邀请相应专家适时、适当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对文件、信息进行解读,让教师了解相应的内容,进而更深入、透彻地学习课程思政相关文件,让教师“愿意思政” “懂思政”“会思政”。只有当教师真正深入、透彻地理解了课程思政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对课程进行设计和安排,从而提高思政教学的效果。
4.1.2 课程教师进企业,开展能力提升
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是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也是提高专业教师创新意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的信息资源大多是二手资料。通过实践锻炼,可以让教师更真实地了解行业趋势、新知识、新方法,并针对企业的岗位规范、对职业教育的要求、用人标准、职业道德要求等,为教学收集更真实、直观的一手资源,为课程思政收集相应的教学素材。课程教师通过进企业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可以提高思政能力。
4.1.3 结合教学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融入点
课堂教学是思政的主渠道[5]。教师在教学前应熟悉教学内容,深度挖掘内容中隐藏的可以融入思政教育的知识点,并收集资料,恰当地将课程知识与思政资料相结合,展示给学生。比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贸易合同内容、进出口业务流程等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可以融入思政内容的地方。任课教师在教学之前,通过自学、培训学习、企业锻炼等方式获取信息、收集资源,了解上课班级的专业、学生情况等,并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分析的情况,结合教学的内容,梳理可以融入的思政内容,设置思政融入点和融入内容,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展示给学生。
企业专家有着一线的实战经验,对新的行业资讯、相关岗位的变化趋势把握更精准,他们把这些知识带入课堂,及时传授给学生,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通过企业专家在实战中遇到的案例、行业和岗位实际要求的分享,为课程思政添砖加瓦。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根据课程的内容、上课学分和课程总学时,安排一定的课时,邀请一线企业专家进入课堂为学生进行主题授课。
教师授课和企业专家进课堂开展主题授课,都是从外引导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思想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适量的实践任务,或开展专门的与课程相关的实训,通过学生在实训中的操作、了解的信息,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总结,在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
4.3.1 安排实践任务或开设与课程相关的实训专用周
4.3.1.1 安排课外实践任务
在课程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情况,安排专业教学与思政内容相结合的课后主题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完成专业任务的同时,通过对所需资料的收集、整理,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水平等,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例如,在讲包装内容及条款前,可安排学生课后了解与包装有关的知识,如包装材料的种类及特点、我国食品包装法的规定、中性包装等方面的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再适当让学生进行讲解分享,让学生在了解知识、分享信息的同时,逐步提高环保意识、法治意识。
4.3.1.2 开设与课程相关的实训专用周,在完整的模拟操作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需要通过实训来加强。在实践专用周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亲自进行,如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贸易的磋商,合同的签订,单证的填制,合同的履行,在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专业素养等内容融入到其中,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道德观和职业精神。
4.3.2 校企合作,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提高思政认识
课堂教学和实训专用周都是在学校进行的教学,学生无法直观了解一线实际的情况。在资源、时间、实际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可安排与课程相关的校外实习,比如参观实习。通过实地地了解和学习,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的同时,对其价值、职业观等进行正确地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纳入平时成绩的考核[6]。考核可以包括学生在课程中展现出来的爱国敬业、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尊师重教、脚踏实地等方面。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积极的方面给与正强化,如表扬、鼓励、在平时成绩上加分;对错误的、消极的情况给与负强化,如批评、扣取一定平时成绩。通过正负强化,以此来激励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思想水平等。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7]。尽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但在教学中机械地、教条地安排思政内容,或过多地融入思政内容,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思政。每门课程都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内容、专业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选取思政元素和融入点,进行非体系化、系统化的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对学生的引导,也需要各门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