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与“土布运动”

2021-11-28 09:41:56郭雪纯蓝希瑜
萍乡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土布国货申报

郭雪纯,蓝希瑜

《申报》与“土布运动”

郭雪纯,蓝希瑜

(上海师范大学 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 200234)

“土布运动”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受土洋布间较量、海关税收沉重、民众购买力贫乏等因素影响,发展坎坷。《申报》作为民国时期上海最有影响力的报刊,在“土布运动”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报道了土布发展的困境,从而引起了士绅们的关注。《申报》通过不断的宣传报道,汇聚各界力量促成了“土布运动”,并促使运动“从士绅倡导到全民支持”,“从都市先行到城乡同行”,“从提议口号到深入生活”,不断深入发展。

《申报》;“土布运动”;爱国运动

土布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业品、民间的必需品,20世纪30年代备受国人关注,当时为了抵制“洋货”“洋布”,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布衣运动”,后发展成“土布运动”。针对“土布运动”,目前学界鲜有专文研究,较多的是就国货运动大背景研究中偶有涉及。吕建云从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社会支持等方面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运动的产生原因,并指明当时的国民政府利用创办国货陈列馆、设立国货展览会等各种形式宣传国货运动,扩大了国货的名声和销路[1],这为前期筹备“土布运动”提供了思路。马敏、洪振强则认为该举措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宣传效应大于实际效果[2],为“土布运动”的败落埋下伏笔。但在前期,陈列馆、展览会不失为一种易于报道让民众去了解土布的途径。

再有研究或就土布与农村经济复兴的关系展开讨论。如刁成林《从土货提倡到农村经济复兴的一构想——以1930年代初念二运动为例》一文指出,“念二运动可能与193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救济、复兴的浪潮相关”,“1935年南京市市长石瑛发起的服用土布运动与念二社的主旨不期而同,强调土货提倡,特别是土布提倡是救济农村的根本办法”[3]。而樊学庆在《服式变革与清末国货运动的兴起》一文中指出,1905年因抵制美货学界发起学堂操衣用土布,促进了国货运动的兴起,土布成为唤醒爱国意识的先导。显然,在这里穿土布衣服是作为一种爱国意识的表达。文中,作者还指出学界、商界是该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学界在运动的酝酿和兴起中都扮演了先锋角色,既是运动的倡导者和发起者,又是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商界通过各种实业活动的开展为运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是运动兴起的另一个主要推动者……同时,以《民立报》为代表的社会舆论对运动的广泛宣传、鼓动,促进了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参与”[4]。晚清民国时期,报刊尤其是报纸,对国人的生活影响甚深。在这里,作者忽视了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报刊——《申报》的作用,犹有不足。

《申报》是近代上海重要的新闻媒体,以推进时代发展为使命,关注传统手工业,又因其发行量巨大,使“土布运动”一事可以得到迅速传播。1873—1947年间,《申报》共有2053篇关于土布的报道。其中,20世纪30年代提及土布和“土布运动”的有539篇,可见当时对土布异常关注。特别是,1933年元旦,《申报•国货周刊》作为《申报》的副刊之一发行于市,主编潘文安通过业缘关系参与、发动和引导国货运动,为《申报•国货周刊》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报与刊相得益彰[5]。鉴于此,本文着墨于分析《申报》,试图从媒体报刊的角度出发,探究其是如何促成运动并影响运动深入发展的。

一、“洋布”冲击下的土布命运

20世纪初,中国社会风雨飘摇,外国商品、“洋货”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早期,以美货最占优势,不到十年,英货取而代之。“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五年(1916),营业最为发达,是为西洋货之全盛时代。待欧战爆发,英国不遑东顾,英货又为日货所排挤,民国六年(1917)至民国十四年(1925),为日货之全盛时代”[6]。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大了对华的商品倾销,“洋货”进一步阻碍了土货的发展。民众对“洋货”的好奇以及“洋货”本身的优越性,致使土货销路低落,“土货之中以土布为最要,但是土布业的前途发展如何?全视吾国人民自己肯用不肯用”[7]。众所周知,辛亥革命提出要移风易俗,长袍马褂变为西式服装,大量的“洋布”、呢革走进国人视野。“洋布”多为大机器工业产品,具有成本低、产量大、色泽美观等特点,深得民众青睐。在这种背景下,土布作为土货中的重要部分,因技术、设备所限,花色陈旧、样式老套,颇受冲击,难以与“洋布”抗衡。

我国土布,不仅海外销场锐减,而欧美机织棉布,反得畅销我国。旧式手工土布,逐渐被淘汰……光绪十六年(1890)设上海洋布局,顾以设备欠佳、技术落后,所织之布,无论品质色泽,均难与外货抗衡[6]。

上述可见,土布难与“洋货”抗衡,不仅因为上海棉布市场被外货(“洋布”)垄断,还源于当时土布本身的质量逊色。1932年9月,《申报》就有提及,“我邑浦西一带所产布匹夙负盛名。五年以来,土布行销日就迂回,其原因固多,而掺入飞花致布质疏松不耐久用亦属主因之一”[8]。土布中掺入了“飞花”,致使耐用、抗磨等优点全无,品质无法保证。“飞花”是纱厂中飞散的纤维,时常积聚地面,飞入机器中会使纺织过程中产生过多的碎屑,“惟纱多碎屑质必脆劣,况中含石灰硫矿,布色越宿而变,偶一动手,灰尘飞扬,殊碍卫生”[8]。最开始“飞花”只在曹行流行,且多掺在重色的布匹中,后风行各地又“杂及诸品”,故土布质地、色泽等稍有不及“洋布”。

除布匹的对抗外,国民政府的作为对土布而言也休戚相关。东北沦陷后,国民政府虽有时支持国货运动,但多半是为了自身利益。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是税收。恢复关税自主后,国民政府尽管扩大了海关税收,看似在保护本土民族工业发展,事实上却很少想到通过关税来保护本国工业[1]。甚至加大关税后,更不利于土布的出口,况且仍有按旧章征收的海关,这一做法造成了各属会同业者的不满,以致他们多次向政府申请免补土布关税,在《申报》中有如下报道:

惟海关收税头绪纷繁,仍有按照旧章征收者。因之复陈前情,现令属会将统税局给付各商之运照补缴关税等因。但此项土布出口按之征收统税条例,似可不再予以征税,并非属会无理要求,现蒙当局俯念转运迟速,关系市面上下,业经允予免征起运[9]。

此外,民众贫乏的购买力同样影响了土布的发展。1928—1936年,天灾频发、农业歉收,手工生产凋敝不堪,土布生产、销售雪上加霜,民众资金回流成问题。再者,民众对土布的购买欲望不强,土布发展严重停滞,由原先的“衣被天下”到现在“无路可销”。正如此,“兹值秋凉,拟在沪举行土布运动大会。展览出品、鼓励服用、延聘名流演讲、杂以游艺,借市立民众教育馆为会场”[10]。上海县农教馆希望“土布运动”大会尽快落实,所以借助《申报》的力量,征求各界列名发起,以增效率。一经报道,各界纷纷响应,促成了“土布运动”大会。1933年9月18日,“土布运动”大会在上海县农民教育馆顺利举办。

如此可见,从关注“洋货”入侵的状况到分析土布销路面临的困境,再到提倡、保护土布,《申报》的报道量多时频。正是这样频繁地刊载,推动了各地“土布运动”的进程,极大地动员了民众。孙筹成通过《申报》呼吁民众,“望以后爱用‘洋货’之同胞改变心理而购土货。切弗以为沾染洋气而洋洋得意云云。众皆捧腹”[11]。唤醒民众服用土布的关键是,要改变他们因使用“洋货”而沾沾自喜的心理,明确国货的重要性。“今后救国之惟一要务即在安定人民之生活。欲使人民生活安定,必人民自身先能抵制外货,购买国产”[12],购买国产,即使用土货、土布。

二、《申报》影响下的“土布运动”

大会的召开,使得“土布运动”开展如火如荼。《申报》一再报道,除关注各地如何保护土布外,还引导民众关注运动本身。在《申报》影响下,“土布运动”呈现出运动对象全民化、运动范围扩大化、运动形式生活化的特点,从士绅倡导到全民支持,从都市先行到城乡同行,从提议口号到深入生活,不断发展。

(一)从士绅倡导到全民支持

“洋布”进入中国市场,农村经济式微,救济、振兴农村手工业刻不容缓。国民政府提倡进行改造社会的新运动,目的是想恢复中国的农村,挽救工商业已失的利权[13]。该运动的第一步即是“提倡土布”。1931年,有地方士绅率先发声,提出“布衣运动”,《申报》广泛报道,响应者纷至。“自金侠闻君刊布‘从救国运动说到布衣运动’文字以后,起而应声者有浙江路偷鸡桥口民一袜厂江莘园君,登载告白,征求布衣之友。颜料公会许吉安、王世鹏两君,发起改良江阴布匹……通海原为沙地,故名沙布,实即土布也”[14]。“布衣运动”的提出,引起了当地人们对土布的关注。

1932年,上海县农民教育馆馆长张翼联合其他有识之士,开设土布展览会、陈列馆,试图挽救土布于危难之中。6月13日,上海蓬莱市场举办了土布展览会,陈列的展品“因筹备时间短促,故所列土布只有一千余种”[15],品类并不多样。正缘于此,《申报》频频报道,民众“土布救国”的热情高涨,致使展览会延长数日。

非空间大数据的存储主要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策略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根据数据特点进行属性分类,将同属同一类的小文件聚合成为一个大的文件,便于提高小文件的读写速度;然后在合并小文件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检索系统,以此快速访问小文件[5];最后建立合理的缓存的体系,对文件存放的数据块进行缓存,从而提高访问小文件的效率,大大缩短了访问的时间。

上海县农民教育馆发起之土布展览会,自十三日起,南市蓬莱市场举行展览,连日各界前往参观者,至为踊跃。该会原定昨日上午举行闭幕典礼,嗣因市党部、社会局及各团体之要求,延长数日。故该会决定继续展览四天,移至十九日闭会,以副各界人士参观之热忱[16]。

民众的热忱与日俱增,半年后的奉贤土布展览会上,“陈列布品前后计有六千七百余件之多,五花八门,大有美不胜收之概。尤以第八区庄行镇杨志超征集之夕阳斜照、井田瑞雪、双豆红子及赛竹布龙丝纱等,最有精彩”[17]。很明显,民众贡献自家土布用以展览,多受士绅的号召和《申报》报道的影响,展览会上展品数量倍增,图案样式变得丰富。1933年9月,“土布运动”大会在上海县召开,盛况也得到了《新闻报》的报道,“上海土布运动大会,当国货二周年纪念的时间,借文化发扬之圣地,举行半个月的伟大宣传,自有庄严肃穆的气象”[18],“土布运动”在此基础上稳步前行。

1936年,《申报》发表了《“土布运动”昨日五周年纪念大会》的文稿,报道了“土布运动”的发展状况,“迄今五载,仰仗政治当局之提倡与乎各界人士之扶助,已有相当成绩。不特服用土布者不以为耻,即土布出品亦大有进步。政府保护土布营业之发展,尤复无微不至,各省区之土布运动展览等等活动,时时发见于报载,其有助于精神经济国防,诚非戋戋也”[19]。各地土布展览会的情况时常发布在报刊上,参观展览会的民众蜂拥而至,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可见“土布运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国民支持,范围也逐步扩大。

(二)从都市先行到城乡同行

在国货运动的背景下,“土布运动”筹备发端于1931年,从大都市开始,然后辐射到周边及其他各地。在上海县“土布运动”的影响下,多地配合举办土布展览。“自上海土布运动行后,山东、崇明、宝山、青浦、宜兴各地纷纷筹开土布展览会”[20],参观展览的民众达数万人,上述运动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申报》的助力。

至于为何要先在上海发起土布运动呢?1933年,“土布运动”大会开幕式上,吴桓如讲“因为好阔绰、好奢华、好撑场面的上海社会把都市的劣点、暴露净尽了,我们要使上海市民觉悟中国的农村经济破产,全国经济已陷于极危险的时期,再要崇洋货而鄙土布,中国只有立向毁灭的路上走去”[7]。可见上海作为当时最前沿的大都市,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都市的劣端。首当其冲需解决的是,让上海市民懂得土布对于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意味着什么,才能影响范围更广的民众服用土布。

1935年,《申报》也报道了吴敬恒的观点,“土布运动实为今日中国大多数人之大问题,而此种运动必由吾侪生活较为舒适居住都市之人民发起,始克有效”[21]。他表明,此时的民众并没有意识到中国的民族危机,农村破产的后果也没有得到强烈关注,光披露农村经济衰败不足以让人们警醒,因此,要在城市尤其是大都市掀起浪潮。只有让都市民众深切感受到国民经济濒危,不再推崇“洋货”、喜用“洋货”,中国才能重振旗鼓。

当然,都市开始“土布运动”后,要明确“土布运动”并非是一味地生产土布,也要解决已有土布的滞销问题、清理库存,还要另辟蹊径地挽救农村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贴切农村民众的想法,容易动员他们加入其中。1935年,颛桥农教馆在《申报》上说明了土布对江南农村的意义,织造土布为江南农村的主要副业,使用土布关乎民生、元气。

江海农民迭遭饥馑,痛深创巨,不得不有以救济、织造土布为江海农村主要副业,提倡土布,诚足以济扶艰危。况今国难严重,外货涌进,服用土货为救亡图存之至计,敬请一致提倡土布、服用土货,以杜漏巵而补元气[22]。

后受都市的影响,农村大力提倡服用土布、土货,防止利权外溢。经过几年的努力,“土布运动”扩展到全国各地,“土布运动发端于民国二十年(1931)九月,赖各方之协助与努力使土布运动弥布全国各地”[23]。土布制作进行了布匹质量和样式上的改进,“土布运动”在城乡并驾齐驱,共同发展。

(三)从提议口号到深入生活

据《申报》刊载,“土布运动”初以士绅的提议、倡导为主。“中国农村经济衰落由于土货才不能畅销于巿场,故欲谋救济,必须提倡土货”[16],“今日吾人欲恢复中国经济,使子孙不做亡国奴,惟有自挽救农村经济破产始,欲挽救农村经济破产,惟有人人肯着土布始”[12]。挽救农村经济就要提倡土布,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发声不作为。土布制衣要考虑季节变化,也要在门面和原料上仔细揣摩,而不是墨守成规。正如孙筹成在《申报》中发表的《劝购土布之妙语》一文中提到:

土布门面太狭,裁制新式衣服时衣缝太多又花色不多,不若洋布之容易触目。质厚耐用宜于冬季,而不宜于夏季。主加宽门面,染色不变,改用细纱等[11]。

此外,土布不单要在质地、样式上变化,更重要的是贴近人们的生活,改良土布用途。1933年,《申报》刊布土布运动会的电请通告:

期于将来农民生计迫于眉睫,爰提出意见两条,藉作刍荛之献:㊀通令各机关凡官吏军警学生服装,一律采用土布材料;㊁在复兴农村救济款项下,拨一部分经费充全国产棉各地农民改良土布用途[24]。

土布产品销售有淡旺季之分,岁时不同需求也不同,应把握最佳时机。张光华在分析“国货运动”时指明,产品销售不能凭一时兴起,必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收到实效[25],“土布运动”亦如此。让土布“活”起来,实现农村自给自足是首要,其次还应在市场流通,最重要的是土布深入民众生活。1934年,邰爽秋提出兴建廿二村,并大力筹划组织,“为便于实用,拟作大规模之土货运动周,并创办土货生产合作社、合作银行、纺织训练所、农村小手工艺训练所,以实现大规模之廿二新村。”[26]不仅如此,《申报》还登载了一篇名为《谈上海“土布”的历史》的文章,涉及精细划分土布的内容,如下:

吴稚晖先生只说土布的好处,没有提到是哪一种土布,因为内地以前所产的土布,是各处并非一样的。……上海当时所出的布,简单讲:有“扣布”“高丽布”“希布”三种。这三种布,以前统叫他是“粗布”,其实质料坚牢,而且又是经用,的确胜过别种布匹。还有“刮绒布”“踏光布”“印花布”等等这几种布[27]。

土布的材质和用途各不一样。《申报》推进“土布运动”从简单地服用土布到强调要细分土布,深入民众生活;又报道要通过调查找到适合时代潮流的布匹款式和传扬方式,改良出品,利于民众了解、推广土布。

三、结语

“土布运动”作为国货运动的一部分,将消费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把个人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或者民族层面。该运动虽未在历史上造成巨大影响,可在当时,一定意义上挽救或者说维系了濒临破产的传统手工业继续发展。这场运动赋予土布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土布运动”具有强烈的救国意味,兼具抵制“洋货”、复兴农村经济和捍卫民族传统的色彩。相比于单纯的抵制,“土布运动”有着更为理性的行为。“土”并非真的“土”,而是寄希望于发展新兴民族工业,改进商品技术和质量,聚焦民族情怀。“土布运动”渴望看到由抵制到制造,让中国人用中国本土的商品,在竞争中前行而不是消亡,可那时并未实现。

1934年,蒋介石将提倡服用国货作为开展新生活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各级党部开展国货运动[2],展览会、陈列馆的开办日趋偏向党化教育,“土布运动”有些变了味,带有了政治色彩。此时,我国已进入报刊、媒体时代,传播媒介对社会生活和社会运动影响巨大。《申报》作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刊物,虽对“土布运动”的发起、推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宣传报道“土布运动”的主阵地,有识之士“力挽狂澜”的扩音器,但只是作为了推广动员的工具,而非铿锵有力的武器。尤其在后期,报道多是理论家的思想观点,劝导消费者购买国货、参与土布展览,未有详实的报道介绍何种植棉花、如何从纺织技艺上进行根本改良的方式。加之,“外货特税”的打压以及国内外情况复杂,“土布运动”不堪一击,以失败告终。

近年来,关于“运动”的研究多侧重运动过程的探析,而忽视了影响运动进行的各方力量,特别是推动方的影响。一场运动的提议方,像学者、商界等人员往往更被关注。事实上,推动方像《申报》等在特定时期内影响力较大的刊物,对运动进程的帮助远胜于提议方,这也正是本文所主张的观点。“土布运动”虽由士绅提议、倡导,但提议变成现实离不开《申报》的宣传和报道。《申报》通过报道土布困境,告知民众现状,由此引起了士绅等有识之士的关注。它呼吁全民“土布救国”,促成“土布运动”的发起。后通过发布文章扩大运动影响,使提议者、政府、民众达成共识,推动“土布运动”深入开展。“土布运动”形成运动对象全民化、运动范围扩大化、运动形式生活化的特点,从士绅倡导到全民支持,从都市先行到城乡同行,从提议口号到深入生活。可后期《申报》的内容未能很好地指导“土布运动”,加速了运动的衰落。因此,不可忽略《申报》的影响力,这也说明了推动方——媒体在运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吕建云. 论中国三十年代的国货运动[J]. 浙江社会科学, 1991(6): 59–64.

[2] 马敏, 洪振强. 民国时期国货展览会研究: 1910—1930[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8(4): 69–83.

[3] 刁成林. 从土货提倡到农村经济复兴的一构想——以1930年代初念二运动为例[J]. 中国农史, 2015, 34(6): 101–109.

[4] 樊学庆. 服式变革与清末国货运动的兴起[J].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4): 27–32.

[5] 仝群旺. 潘文安与民国时期《申报•国货周刊》研究[J]. 学术探索, 2017(12): 102–108.

[6] 中国征信所主编.上海棉布业概况(上海工商业概况之四)[N]. 申报, 1935-12-04(12).

[7] 土布运动大会昨开幕(附图片)土布俭约两展览室同时开放[N]. 申报, 1933-09-17(13).

[8] 土布不能畅销之主因纺织搀入飞花不耐久用农教馆呈请出示严禁[N]. 申报, 1932-09-04(20).

[9] 市商会请免补土布关税[N]. 申报, 1931-03-25(13).

[10] 上海县农教馆举办土布展览征求各界列名发起[N]. 申报, 1933-08-14(12).

[11] 孙筹成. 劝购土布之妙语[N]. 申报, 1932-06-19(15).

[12] 郑通和讲土布运动与挽救国难昨在土布运动大会[N]. 申报, 1933-09-25(13).

[13] 黄警顽. 土布运动与民生[N]. 民生, 1933(04).

[14] 抵货声中布衣救国运动[N]. 申报, 1931-11-08(16).

[15] 土布展览会今日起巡回展览本月十八九在沪少年宣讲团展览[N]. 申报, 1932-06-09(15).

[16] 土布展览会延长四天昨日举行宣传大会[N]. 申报, 1932-06-16(11).

[17] 奉贤民教馆开土布展览会[N]. 申报, 1932-11-26(10).

[18] 鼓. 从土布运动想到徐光启[N]. 新闻报, 1933-09-30(0020).

[19] 土布运动昨日五周纪念大会[N]. 申报, 1936-09-19(10).

[20] 上海土布运动结束会议黄绍雄氏赠词奖励钮惕生氏到会参观[N]. 申报, 1933-10-05(12).

[21] 吴敬恒讲土布运动目的先从都市中人民实行维持失业农工之生计[N]. 申报, 1935-03-05(03).

[22] 颛桥农教馆函各界提倡土布运动[N]. 申报, 1935-08-24(15).

[23] 颛桥农教馆昨日开会土布运动四周年纪念[N]. 申报, 1935-09-20(11).

[24] 土布运动会电请通令各机关服用土布[N]. 申报, 1933-10-04(11).

[25] 张光华. 从《国货周刊》解析“国货年运动”[J]. 东南文化, 2007(4): 65–68.

[26] 实现廿二村初步计划先由振兴土布运动着手[N]. 申报, 1934-10-18(12).

[27] 谈上海“土布”的历史[N]. 申报, 1935-08-29(16).

and “Homespun Movement”

GUO Xue-chun, LAN Xi-yu

(College of Philosophy , Law &Political Scienc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The “Homespun Movement”in 1930s experienced much hardships in its development due to factors such as competition between home and foreign cloths, heavy customs tariffs, and poor purchasing power of the people.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newspaper in Shanghai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Homespun Movement”. It reported the pl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loth, which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gentry. After continuous propaganda and reports, it brought together forces from all social circlestocontribute to the “Homespun Movement”, which went “ from being advocated by the gentry to being supported by all the people”, “ from being in the city to being both i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and “from proposing slogans to going deep in life”.

; “Homespun Movement”; patriotic movement

K263

A

2095-9249(2021)02-0047-05

2021-03-10

郭雪纯(1997—),女,河北沧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民俗。

〔责任编校:吴侃民〕

猜你喜欢
土布国货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6:24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千年国货奶茶店
路上那些记忆中的国货老物件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国货之光
女报(2019年7期)2019-11-16 10:49:20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2
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
近代史学刊(2017年1期)2017-08-16 06:06:46
土布不『土』
今日民族(2017年2期)2017-04-20 09:03:48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中华戏曲(2016年1期)2016-09-26 08: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