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措施分析

2021-11-28 08:08:47叶泽勇
魅力中国 2021年35期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成活率

叶泽勇

(华蓥市东方红国有林场,四川 广安 638600)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著名的干果树种,在适生地区可以作为绿化树种,其果实可食用,是广受消费者青睐的一种保健食品。近年来,薄壳山核桃造林已经成为很多地区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项目,但该树种由于受很多因素影响,容易降低成活率。为满足薄壳山核桃集约化管理需求,达到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目标,本文将从选址、选苗、整地、移植、管理等环节,对薄壳山核桃造林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促进造林工程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一、薄壳山核桃生长特征

薄壳山核桃喜温暖湿润性气候,是一种较为耐寒和耐旱的树种,可以在-15℃到41.7℃环境中健康生长,但是一旦花期遭遇低温,会影响其开花授粉,阻碍其正常发育[1]。另外,薄壳山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较大,并且不同阶段水量需求不尽相同。通常在开花前需要经常、适量浇灌水,促进春梢快速生长;4-5 月份进入开花期后,应适当减少水分;6-9月份进入果实发育期时,要保证水分均匀、充足[2]。另外,薄壳山核桃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苗木在幼年期最好处于阴凉环境下,所以做好人工遮阴工作至关重要。

二、造成薄壳山核桃成活率不高的常见原因

(一)选址不合理

缺乏统筹规划,没有遵循因地制宜基本原则选择建园地,是导致薄壳山核桃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第一,实生苗栽植土层小于60cm;第二,园林土壤为红壤,由于红壤透气性较差,导致树木生长受到阻碍;第三,丘陵石块过多,影响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使得树木生长得不到充足营养;第四,套种林地中或间种农田中,与新移栽苗木争夺养分;第五,栽种在水田中,由于缺乏科学排水方式,导致土壤含水量超标,影响树木健康生长。

(二)选苗不科学

选苗是薄壳山核桃造林的重要环节,苗木质量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产出率。但结合选苗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些育苗人员采用树下育苗和重茬地育苗方式,没有对苗木进行断根,或者在育苗过程中密度控制不当,导致苗木质量不高[3]。另外,起苗时没有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标准需求,导致苗木根系较短或土球较小,甚至对根系造成严重损伤,不利于保证苗木成活率。众所周知,薄壳山核桃起苗到种植过程需要一定周期,如果没有对苗木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导致根系水分快速蒸发,也会直接影响其成活率。

(三)管理不到位

薄壳山核桃种植前,种植户没有对苗木根系进行消毒、修剪等处理,导致根系中存在的一些病原微生物进入土壤,为病虫害滋生创造有利空间。种植方法不当也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体现在栽植穴较小、苗木根系过浅、浇水过多或过少等,导致苗木不能正常发育和生长。另外,很多造林工程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没有对苗木进行及时灌溉、施肥、除草,使得病虫害大量滋生,严重降低苗木成活率[4]。

三、提高薄壳山核桃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选地

薄壳山核桃属于深根树种,并且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较高。所以在建园地址选择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土壤透气性好、土质肥沃、质地疏松、灌溉便捷的沙壤土平地或丘陵缓坡。土壤酸碱性最好控制在PH7-8 范围内。另外,薄壳山核桃喜温湿环境,所以在河堤岸、沟塘旁等水分较大的区域也能够健康生长,但是为了避免土壤水分过大,或降雨季雨水大量积存,应在种植穴边缘1.5-2m 之外的区域开挖排水沟,从而为薄壳山核桃健康生长奠定基础[4]。

(二)科学选苗

选苗是薄壳山核桃造林重要环节,苗木质量能够直接影响造林效果。造林部门可以从良种基地购苗,优先选择根系超过40cm 的健壮苗木,同时要保证苗木皮色光亮、初芽饱满。在此基础上,对苗木进行检疫,避免其携带病原微生物。如果造林工程需要选择嫁接品种苗木,需要优先选择嫁接口粗度达到1.2-1.5cm 的壮苗,通常需要选择1-2 种主要栽植树种,以及2-3 种授粉树种[5]。

(三)深翻整地

整地是改善种植园土壤性质的有效措施,需要对全园土壤进行深翻,而后挖定植穴和排水沟。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定植穴规格控制在长1m、宽1m、高1m 左右。在开挖时,应将心土与表土区分开来,定植穴开挖完毕后,将有机肥、农家肥等肥料与表土均匀搅拌、充分混合,并回填到定植穴中。同时要在定植穴中施加适量腐熟肥料。施肥完毕后继续回填土,回填厚度控制在20-30cm 范围内。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薄壳山核桃根系与肥料直接接触导致根系烧毁。

(四)起苗工作

造林工程在实生苗起苗过程中,最好选择第一年断根苗。在嫁接苗起苗过程中,最好选择“2+1”苗。在起苗前,需要对苗圃进行彻底浇水,保证根系吸收充足水分,起苗时要确保根系完整,长度至少为40cm。造林工程宜采用小型挖掘机起苗方式,这种方式不仅便捷、高效,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树木伤及根部。同时,种植人员还应将起出的苗木进行分级打捆。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起出的苗木不能立即栽植或者运输,需要对其进行假植处理。同时需要结合气候条件,做好苗木抗旱、抗寒、防风等工作。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苗木质量造成影响,需要杜绝将起出的苗木堆放在露天环境下。

(五)苗木处理

在苗木移植前,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处理。具体来,应将裸根苗根系在清水中浸泡3 天,保证苗木根系吸收充足水分后,对其主根进行修剪,在确保主根长度满足40cm 需求的同时将根部修剪平滑,通常侧根可以修剪到20cm 以上[6]。另外,为了避免苗木本身携带病原微生物,需要采用甲基托布津溶液500 倍液对苗木根系进行消毒处。同时可以蘸上适量生根粉,一方面能够加快根系伤口愈合速度,另一方面能够确保苗木栽种后根系快速生长,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

(六)苗木栽植

薄壳山核桃是一种耐寒、耐旱性树种,但花期一旦遭遇低温会影响其成活率。所以合理选择苗木栽植时间至关重要。应在秋季落叶后到春季萌芽前,平均温度能够达到5℃以上,即可栽植苗木。另外,在栽植过程中,还应结合立地条件、管理水平,确定栽植密度,如果在土壤条件和水肥条件较差的山地或丘陵栽植,需要将株距控制在7m×8m 左右,如果在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排水较好的地块栽植,可以将株距控制在8m×8m 左右。同时,栽植过程还要保证树木垂直放入栽植穴中,并做好填土工作,填土完毕后需要踩实,避免受大风、雨水等影响导致覆盖土流失,使得苗木根系暴露在外。另外,苗木根系在土壤中应自然伸展,与土壤充分接触,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需要将种植深度控制合理范围内,通常苗木土痕和土面一致即可。苗木栽植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彻底浇水,保证一次浇透[7]。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剥壳山核桃在种植过程中间隙较大,幼树期间需要结合周围杂草生长情况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通常每年需要中耕除草2-3 次。另外,幼苗1-2m 范围内不得种植其他作物,定植后3-4年左右可以与豆类、蔬菜等作物轮作,超过5 年后苗木已经长大,8 年后树木可以成林,此时可以在林间种植其他作物。

(七)苗木管理

如果造林区域雨水较少,需要做好苗木灌溉工作,通常情况下,苗木移栽后的5 天之内,需要对其浇灌定根水,保证一次浇透,并将覆土堆积成小丘状。浇完定根水后,需要做好覆膜工作,也就是将塑料膜套在苗木根部,而后在塑料膜上覆盖3-5cm 后的土壤,保证外部看不到塑料膜。随着天气升温,可以在塑料膜上扎透气孔,为苗木健康生长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截干工作,该项工作需要遵循“宜早不宜晚”基本原则,一般在覆膜完毕后即可开展。针对小苗、弱苗,最好将其截为平茬;针对大苗、壮苗,可以将其截短到2/3 左右,另外,截干位置的下方2cm 左右位置需要有饱满嫩芽,为了避免外界环境对截干区域造成损伤,需要在截干完毕后及时涂抹愈合剂。如果造林区域连续性干旱,需要做好补水工作,一般3-5月份如果雨水较少,需要每8-12 天左右对造林区域灌溉一次。5-9 月份如果天气较为干旱,需要5-8 天左右对造林区域灌溉一次,次年9 月-年底,如果天气干旱,需要每15-20 天对造林区域灌溉一次[8]。在灌溉过程中应保证一次浇透,同时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过多容易导致水分积存在土壤内部无法及时排除,过少会导致根系水分吸收不足,从而影响苗木正常发育。另外,剥壳山核桃富含锌元素,在生长过程中对锌营养需求较高,在生长季按时叶面喷施0.1%-0.3%硫酸锌,通常喷施3-5 次即可。除此之外,还应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在病虫害爆发高峰期之前喷洒敌百虫等杀虫剂,重点防范刺蛾、金龟子等害虫。

结束语

综上所述,薄壳山核桃是我国产业扶贫和兴林富民的重要工程,近年来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由于很多人员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栽培理念和管理方法,导致薄壳山核桃造林成活率不高,不仅无法实现农民增收目标,还阻碍了薄壳山核桃造林工程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薄壳山核桃生长特点,探索适合其栽培的技术措施,旨在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薄壳山核桃成活率
美国薄壳山核桃家庭原味炒制试验
河北果树(2021年4期)2021-12-02 01:14:48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山核桃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河北果树(2020年1期)2020-02-09 12:31:42
薄壳山核桃培育与栽植技术
鸡蛋与薄壳建筑
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引种与产业发展现状
大科技(2016年4期)2016-07-13 07:24:33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0
山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