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荫东
(广东省佛冈县第一中学,广东 佛冈 511699)
创设问题情景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带领学生迅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通过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的好奇心进而发散思维对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研究并习得这一知识点。教师在使用这一教学方式使便可以根据这一教学方式的特点来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的学习,首先教师在备课环节便要认真地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准备并据此制定出适合情景导入的问题来引导授课内容的开展,其次便让学生们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这样便使得复杂的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层层深入的学习并发散学生的思维。
首先,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要探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教师明确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设计有效的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解题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带领学生了解课程基础知识,掌握高中数学学科的理论概念,同时也应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在解题的过程当中,掌握相关解题技巧和方法,同时也应该加强自身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题目进行辨析和检验,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满足高中教学大纲的要求。高中教师需要在讲解题目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将数学题目划分成若干个知识点,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能够串联起来,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对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主要是教师为了丰富教学环节,进一步推动教师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而所创设的数学问题情境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话,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但是当前许多数学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等情况,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还没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因此在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时,可能会出现问题表述不当、创设不合理等情况,给学生造成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与教师之间就缺乏积极的互动和交流,那么就没有带来明显的成效。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与能力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与教师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的关系,从而便于对教师能够直接性的提出问题。但是由于当前许多教师对高中生的性格特点缺乏充分的了解,因此未能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模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够充分,那么教师就不能把握契机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对班级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并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把握好这个阶段高中生的性格特点,从而能够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亲切感。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所设置的提问对象太过于局限性,往往是只提问那些上课举手的同学,或者是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同学,从而忽略了班级内其他的大部分有潜力的同学。这些愿意拒收进行发言的同学本身思维就比较活跃,性格也比较积极,能够快速的响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然而其他同学可能只是反应稍稍慢了一点,或者说由于性格内敛而不好意思回答问题,如果教师长期只提问那些举手的同学,而忽略这些同学,久而久之,这些同学就会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越来越倦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好。而且有时候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太过于单一,学生不必思考便已知道答案,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对学生的学习不但起不到促进的作用,反而会拖缓课堂的进度,起到反作用。
上文对当前数学教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尝试情况进行了分析,那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有限的数学课时,从而促进学生得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那么教师需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把握教材与情境的结合,从而创设与课堂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
由于高中阶段的数学课时是有限的,而要想提高数学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在高中生中贯彻数学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前做好备课的准备,从而对每个教学环节以及引入的有效问题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设计,那么教师需要提高创设的问题的实践性,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了解之后能够及时得到应用的机会,通过思考或者联想的过程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教材内容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实践性能较强的问题情境,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形状的概念时,不同的形状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应用,那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生活中的应用例子,并让学生自己对不同形状进行绘制并统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区分能力,还能够在实际操作时得到算术能力的提高。
数学问题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这些问题当中会蕴含具有较高综合性或者是针对性的数学知识,学生在思考以及破解问题的过程中会逐渐地接触到这些知识,在长时间的联系下逐渐达到熟悉并掌握的水平,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能力。而是否能够取得这样的教学成果,主要还是看问题设置的是否精妙,是否具备以上的几个条件。在以往长期的教学研究中发现,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问题导学法的精髓所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大多都不具备良好的教学作用,只是在一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问题设计,这样的问题既不具备良好的综合性,也不具备导学性。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优化问题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尝试用实际生活问题来进行导学。
问题情境的课堂导入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问题是否能够有效地导入课堂、导入的方式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这都将会对教学法的最终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针对高中生这一群体来说,其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我学习意识以及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其在各方面的学习能力上发展得还不够完善,面对具有抽象性以及复杂性的数学知识,很多学生一开始会因为无法理解、接受问题而产生一系列的厌学心理或者是退缩心理,这都将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造成重要打击。因此教师就需要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手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去改善枯燥的问题导入环节,通过提升这一环节的趣味性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致。多媒体设备是现如今的主要教学工具之一,该设备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对这些功能进行良好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微课预习是问题导入法进行问题导入的良好手段,微课预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将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数学问题以及相关知识制作成微课课件,这些课件大多是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现的,这种展现形式与以往的教师口头展示相比有了巨大的趣味性,可以抓住高中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引导其去学习、研究数学问题。
教师在进行问题情景创设时可以引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加强教学的效果和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对班级同学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交流并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表述自己的思想还有助于学生交换思想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小组内部合作探索的过程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更乐于进行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学科素养。例如,学生在进行集合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时,教师表可以将学生分组并基于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以增强小组合作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使每个小组解决的问题符合小组成员的数学能力和水平并将每个小组结合起来进行整体的数学知识学习。除此之外,还要注重教师的纠错和总结引导的作用一促使学生在科学的高效的探索道路上稳步前进,从而保障教学的目标得以实现和教学效率能够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
高中数学课本都是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所制定的,其中涉及到一些丰富的数学例题。这些例题都是经过国家教育专家专门论证和检验最终所设计的题目,于高中阶段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衔接,同时也能够填补学生们的知识盲区,因此对于高中教师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教学价值,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例题来锻炼学生们的解题速度和效率。比如高中可能会涉及到绝对值比大小的问题,在解答2 <∣6x-1 ∣<12 不等式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尝试多种方法来进行解答,同时,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定理来分情况讨论。遇到这种不等式的题目时,学生们可以考虑两种情况。绝对值当中的原式大于零和绝对值当中的原式小于零两种情况需要转化不等式的方向。通过引导学生分情况讨论和思考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
其次,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审读题目的时候抓住有效信息,就应该在讲解题目的过程当中示范性的提取题目当中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为学生们做好示范。比如一些数学题目常常包含着一些条件,如果学生对此没有引起重视的话,就可能会忽略重要的信息,因此学生应该经常性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题目的每一句都需要进行揣摩,并且判断是否有用利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从而寻找对解答题目有益的条件。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对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数学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学生不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话,往往可能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甚至不能够正确的解答题目,那么教师就应该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和规划,引导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审题和解题习惯,这样的话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