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机遇与挑战研究

2021-11-28 02:21:57
时代人物 2021年32期
关键词:一带中医药一带一路

杨 帆 李 勇 王 霞 王 迪

(1.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处;2.成都中医药大学发展规划处;3.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传播研究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是践行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具体实践。2019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新时代研究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坚持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促进民心相通,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中医走向世界的同时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迈向了世界,中医药对外交流成为中华文化和世界各国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

是助推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源泉。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认可了针灸和中草药等传统中医药疗法,从而使得这种疗法得到了更多主流医学的承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报显示,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每年在全球产生的价值约600亿美元。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最近海内外中医药界一直在分享预防和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配方。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发展情况分析

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29个设立传统医学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在“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成立了17个海外中医药中心,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已成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卫生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其在中医教育、诊疗、卫生文化、娱乐服务等交流合作方面呈现多样化。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机遇分析

中医药自身发展优势。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及其“简便廉效”的特点,让中医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根据四诊的辨证论治、五行,分别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规律、现象与本质、朴素唯物主义,其理论体系较完整。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向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担相应国际义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我国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分享疫情防控和诊疗方案等多份技术文件;组织有50多个国家驻华代表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的疫情防控情况分享会;与欧洲成立应对疫情联合专家组,与韩国建立应对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与意大利卫生部专家进行视频会议,并由中国地方省市医疗机构同意大利开展远程医疗等对口交流,中国的抗疫经验正在抵达全球[2]。

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政治环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很多国家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自2013年“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启动以来,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接受倡议。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发布的成果清单中包括的合作项目共有六大类283项[3],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做出的努力为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前提,这是因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使国际运输便利化,压缩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间的时间差距和空间距离,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加快物质文化交流。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有利于文化交流,学术合作,人才交流合作。

相互开放和经济合作的深入。“一带一路”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主体、文化建设为支撑、涉及各个领域的立体型建设,将加快中国与沿线国家相互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的步伐,促进各个领域全面合作与交流。中医药文化是涉及生命,健康,疾病等可合作发展的物质文明和可传播的精神文明总和。可借“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多边合作,进行中医药诊疗,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中医药教育,中成药制造,中药材出口等文化产业和可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将中医药文化传播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挑战分析

中医药自身的文化差异。中医药的治病理念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年代都适用。在战争与革命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西医药对效率和针对性要求高,对症治疗的诊疗方式很快发展起来。而现代生活节奏较快,这种效率与针对性也是时代所需,且因具体的药物定性定量的准确性被不同的地区和民族认同,传播的时空优势兼具,发展迅速。药方中的中药材往往很多,有效成分复杂,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以及各个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不够具体,中药的副作用和毒性成分研究方面也很欠缺。

不对称信息交流。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但中国由于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受到的影响较小。在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相较于其他国家发展更快,受到冲击的一些发达国家将此误认是中国的威胁。“一带一路”倡议被少部分国家认为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甚至鼓吹为新版中国威胁论。欧美及亚洲某些国家担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项目侵害他们原有的利益。这些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和对中国的偏见是信任赤字的表现,不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

传播媒体不全面报道。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医药文化成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医药的英文报道又分为中国媒体对外报道和外媒报道。海外媒体对中医药文化进行选择性报道,很少关注中医药的正面疗效,而热衷于中医药的负面新闻,甚至传播虚假信息,这些歪曲报道使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可信度下降。

其他医药文化的竞争。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宗教错综复杂,再加上受众文化和传播文化不完全匹配,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印度的人把牛奉为神明,而中药中的常用的牛黄这味药就取自牛的结石,会导致印度人民排斥中医药,甚至引发一系列医学伦理的争议,从而影响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此外,“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除了有西医药学,希腊阿拉伯医学和印度医学也在此盛行,并在本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这些传统医药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共同之处,在文化交流中也影响了我国一些地区的医药学。

人才短缺。缺少既精通“一带一路”国家小语种又有中医药文化背景的人才。一方面,学习语言学的研究人员通常把翻译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做现代汉语相关翻译,很少涉及中医药学内容的翻译。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本身知识就比较晦涩难懂,需要很多时间来领悟和实践,民众看中医时通常都会找老中医,新培养的应届生经验少,民众对其信任程度低,因此可供实践的场所也少,人才培养时间比较长,学习医学知识的学生很多都有实用心理,想要有立竿见影的学习成效,能真正静心学习领悟中医药文化魅力的学生比较少。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相关建议

强化标准,突破技术壁垒。积极推广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GACP标准,加快推进中医药行业中小企业的认证,健全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自控体系等的建设,从源头上加强对中药材质量安全的控制。同时,加大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参与度,充分借鉴日本、韩国的经验,加快推进中医药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推进中国特色的中药材标准化体系的建设。此外,通过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增强对传统中药生产工艺、配方等的保护,鼓励企业进入药品专利市场申请中医药专利。再者,可以通过技术合作、资源互换等形式引进先进技术,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精准分析出口国市场需求倾向及喜好,不断改善中医药产品剂型、外观,提高消费者便利度,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品更好地服务海外市场。

加大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展示中医药特色产品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同。鼓励优秀企业海外中医诊所、连锁企业的开办,设立中医药海外服务中心,发展中医药海外服务贸易。同时,有效依托中医药院校,加大中医药高水平人才服务队伍建设,扩大留学生培养,搭建中医药海外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特色丰富的海外交流活动,拓展中医药学子的海外交流项目开发。此外,依托海外孔子学院,加强中医药专家学者的海外交流研修班活动开展,为海外中医药爱好者、中医师等进行培训,定期邀请知名中医药专家进行巡讲,增加海外本土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根发芽。

加强沟通,推动中医药立法管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是沿线各国的合作重点之一[5]。从当前形势来看,“一带一路”进口国家对中医药的立法规范是影响中医药海外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要不断探索推动海外中医药立法的途径,增强中医药在海外民众中的接受度,以逐步改善各国在中医药领域的立法管理。

猜你喜欢
一带中医药一带一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一带一路”我的梦
学生天地(2019年29期)2019-08-25 08:52:24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中国(俄文)(2019年6期)2019-07-05 07:02:56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4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专用汽车(2015年4期)2015-03-01 04:08:45
印媒:“一带一路”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环球时报(2014-12-10)2014-12-10 08: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