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军 李伟宁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商贸系 安徽宣城 242000)
皖南地区新四军主要活动区域集中在泾县周边,其军部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在军部工作中有相当多女同志,他们中有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女战士,有从延安派来的女干部,还有八路军学兵队的学员。他们在皖南事变前后可歌可泣的经历,蕴含着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的革命精神,利用新四军女兵历史等党史资源在高校内开展思政教育,可以为高等学校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定的思想基础。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四军女兵历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炮火风飞的艰苦岁月里,皖南地区新四军女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在宣城云岭山区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宝贵的革命财富。1938年6月22日参加新四军女兵陈模,在日本人打到她家乡时,她毅然放弃了在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学业,加入了新四军。在同大部队转移的过程中,第一次尝到了饥寒交迫的滋味,也深刻地体会到了“干革命要不怕苦,不怕死”的意思。1939年3月到11月,陈模先后参加了安徽省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八队二中队(女生队)的学习和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第二期速记班的学习,并担任了党小组长。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新四军女兵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服了种种困难,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就是新四军女兵历史的红色内涵。
坚贞不渝的革命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追求独立自主的基础,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保留至今的力量源泉。在皖南事变中被捕的新四军女兵有30人,他们在被送到上饶集中营后被统一编为“女生分队”。在集中营中,国民党反动派利用各种残酷手段对他们施以精神虐待与肉体摧残。各类操练、刑罚,女兵们都咬紧牙关,宁死不屈。五年中,他们巧妙而坚定地对抗,拒绝写“悔过书”“自首书”上签字。最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女生分队里找不到一个“共产党员”和叛变分子。他们经受血与火的洗礼,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践行着坚贞不渝的革命信念,对社会和民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励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奋斗,变革创新的动力,使我们中华民族能通过各样考验,战胜各类困难。新四军的革命历史之所以能让我们持久的学习、不断的收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四军军人们具有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创新精神。新四军军部进驻云岭后,积极组织成立战地服务团,最多的时候团员达400多人,其中女兵占比近半。服务团下设歌咏组、戏剧组、舞蹈组、绘画组等。他们在云岭的三年,深入到皖南的村村户户,云岭的青山秀水中都留下了团员的足迹,回荡着团员嘹亮的歌声,战地服务团也获得了“铁军轻骑兵”的荣誉称号。在这支轻骑兵的行列中,几近半数的巾帼轻骑兵发挥了无可限量的作用。他们积极创新,利用走访收集来的素材编写老百姓能看懂的诗文短剧。从八路军临汾学兵队来的王于畊不仅会演戏、会唱歌,还能诗善文,自己动手编写剧本,为服务团写了好几个既好看又有战斗性的短剧。他们集体研讨编写的剧本《大时代的女性》,反映了进步女青年为奔向抗日前线而离家的故事。短剧鼓舞了大家的斗志,坚定了大家走革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新四军女兵历史中体现出来的红色内涵跨越了时间的限度,包容并蓄、不断发展,他不仅存在于革命斗争时期;同时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民大众的实践探索中,又汇聚成新的精神内涵。它生长在过去的革命斗争中,存在于现在改革开放时期,也发展于未来的新时代,影响了前人,也激励后者,它是我们奥运精神、大国工匠、新时代的军人风范等民族精神延续,同我们当代感动中国人物、时代楷模等都红色精神的代表,共同造就了我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篇章。
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中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的方法——“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途径则是德育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高等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做到三个“要”:要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要拥有“珍惜韶华、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要拥有“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理想”。“要”即为党史教育的核心目标:远大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怀、优良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情操,他鼓励了我们高校学生努力向上的奋斗之源,而党史中的革命英雄、烈士形象是其中的经典学习榜样。因此,将党史教育同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是“三全育人”的基础。
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党史教育是强化“三全育人”工作的目标。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参观革命基地后要求在缅怀革命先烈时,“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其中强调的红色基因是就是我们的党史教育,他是我们高校思政工作的起源,是高校“三全育人”的发展,其目的就是将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去。传承发展红色基因,发挥党史教育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由内之外接受党史教育的影响,将红色基因注入高校师生的心灵中,重塑红色灵魂,复刻红色基因,稳扎稳打,筑牢思政教育的基础,才能最终达到“三全育人”的目标。基因的遗传性质要求我们高校思政教育急需党史文化的引导,通过将党史文化的永续传承,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基因延续,这样才能将高校思政教育做在实处。
合理整合新四军女兵历史的红色资源。在整合红色历史资源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采用创建大学生红色教育网站的方式,积极对红色教育网站中的红色资源进行收集和挖掘,引导学生通过红色教育主题网站来对红色教育内容和红色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实现思政理论知识与红色资源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深挖新四军女兵历史的红色资源,开发以新四军女兵历史为主要内容的思政教育短视频影像资料和文字信息,上传到教育网站供同学们下载学习,使思政教育形成系列化、制度化和网络化,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采用多元育人方式。在党史资源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期间,高校思政教育要采用多元育人方式,转变传统单一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实现对高校学生道德信念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高校校园内外的全体对象,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同样也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投身育人工作中。突破固有的教育时限观,不仅突破课堂上的时间限制,消除所谓的第一、第二课堂藩篱,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的全过程,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同时,还要将高校思政教育从学生入校开始到走出校园后,甚至终身学习。并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平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等多渠道开展思政育人工作。结合课程教育,奖助勤体系,社会实践创新、校学生团体组织,校园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多远开展育人方式。
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在融入党史资源中,高校思政教育可以结合现代化的互联网手段和技术,积极组织与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如何传承发掘新四军女兵历史的红色文化精髓,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皖南地区新四军女兵历史的红色影响力是目前思政教育实践的核心。其中,作为高校教师或管理者,组织头脑风暴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思政文化活动方案并结合现有的各类资源,研讨其中的可行性并付诸实现。同时,高校思政教师也可思考优化细节和体验效果把实践活动新颖有趣,活动除了参观学习、跟随导游讲解外,还可通过VR体感、阅读沙龙、红色工艺品制作等方法,甚至可以组织学生成立新四军女兵历史宣讲小分队等方式,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带着问题、带着心去实践和感知,强化思政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参与度及思考,这些都是红色育人实践的有益尝试。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由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为办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和把握青年一代思想政治高低,是我们高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如此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愈发艰巨。本文从皖南地区新四军女兵历史的角度,提出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可用策略,希望能为其他革命老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些许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