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探讨

2021-11-28 01:20姜兆欣
山西青年 2021年19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院校高职

张 鹏 姜兆欣

(1.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2.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涉及面广泛的工作,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仍沿用以任务及职能为基础的分块学生管理模式,其应用优势相对鲜明突出,能明确划分工作任务清晰指出岗位职责,大大提高执行速度,真正意义上做到寓教于管理及寓教于服务,对于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创新理念融入远远不足[1]。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为典型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促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备受关注,甚至暴露出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思想认知偏离

即便当下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势头迅猛,社会各个阶层对于信息化教育形成一定认知,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存在长远性规划方案,往往缺乏科学理念的支持。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人员尚未从根源上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意义,造成学生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意识或理念过于淡薄,对于信息化技术始终保持过于随意的态度,不具备主动探索及积极学习的精神,甚至极个别人员对信息化管理产生怀疑心理[2]。此外,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性远远不足,各个部门间信息化设备配置不当,以至于区域信息数据难以共享。

(二)才能难以匹配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期间相继投入一定的物力财力人力资源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但是操作信息化系统时,普遍存在人员个体素质无法与信息化建设相匹配的问题。例如:以思想层面为例,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多为政治类或教育类专业,无法从根源上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存在产生排斥心理的可能性[3]。同时,从技术层面角度来看,多数学生管理人员仅仅会使用简单的办公软件,例如:PPT、Excel及Word等,特别是日常工作期间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整合报表及发布信息,说明其计算机技术掌握水平远远不足,极大程度上限制管理软件的使用范畴及使用效果。

(三)研发水平不足

技术障碍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及信息化建设任务无法完成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技术障碍则存在引发信息化配套系统匮乏、研发水平不足及资源使用不当等问题的可能性。例如: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建设期间普遍对于功能模块化、软件升级及系统兼容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尚未形成长远发展规划方案,仅仅局限于学生管理部门,包括团委及学生处等,进行软件开发,无法与学生管理部门(包括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及教务处)数据进行对接及共享,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综合管理学生信息数据效果[4]。此外,受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及管理数据漏洞较多的影响,无形之中浪费大量信息资源。

二、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提高工作时效

一般说来,现代化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较为深远,能搭建突破事务性局限的平台机制,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及科学性,为提高管理工作时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除便于学生管理人员快速查找及核对学生信息外,现代化信息技术一定程度上简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事务性工作流程,节约不必要的人力劳动投入,极大程度上消除人为工作失误的发生风险[5]。同时,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手段相结合,能有效整合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大大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及合理性,对保证学生管理的工作时效性具有显著价值作用。

(二)便于师生交流

以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主张实行外控性管理模式或行政管理模式,二者应用优势相对突出鲜明,但是受传统管理模式自身局限性的影响,这种模式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由此可见,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能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教学双方间情感联系。同时,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及拥有碎片化时间的特别群体,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享受其所带来的各种服务,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此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完全符合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能节约时间及空间成本投入。

(三)共享数据资源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与学生个体成长间联系密切,往往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辅导员及各个部门间相互配合,方可保证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否则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管理效果。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时注重部门间交互合作,以满足区域数据信息共享要求为前提条件,充分发挥部门间相互合作的应用优势。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中学生相关事务所涉及的部门相对多样,包括各个系部、后勤管理中心、招生就业处、就业处、学生处及教务处等,尽量于信息化建设期间保持各个部门子数据平台与中心数据交换平台间处于兼容状态,真正意义上做到区域数据共享。

三、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分析

(一)搭建信息平台

由于信息化技术是深化教育改革及促进教育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客观上学校要要求相关高职院校加大对于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重视程度,明确其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及任务,凭借信息化技术手段及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好信息资源整理工作,持续优化学生管理的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搭建兼顾系统性及全方位的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及时效性,实现服务于育人工作的目标。同时,划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内容,集成建立各种相对应的管理数据库,例如:后勤服务、职业规划、心理咨询、日常表现、教学资源及学籍管理等,以固定程序为标准纳入系统之中,便于随时随地访问。

(二)树立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建立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以融入全新管理理念为前提条件及夯实基础,即持续吸收相关经典理论,将显性理念与隐性理念相结合,确保学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为指导,灵活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服务。由此可见,人本理念及服务意识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参照依据,往往被视为信息服务理念的主体内容。同时,人本理念主张具体教育期间尊重学生及理解学生,切实解决学生日常学习或生活中各种问题,明确要求教学双方始终保持平等地位,有助于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及身心特点,说明学生管理工作融入人本理念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生内在潜力。

(三)组建管理团队

通常情况下,高素质的信息化学生管理团队是革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彻底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各种问题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具有层次多样及专兼结合的鲜明特点。其中,专兼结合指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互联网技术、工作经验、政治思想水平及学历层次与职业业务相互匹配,满足学生个体成长及促进社会经济长远的要求,而大力推行组建专兼结合人才团队,能明确其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充分调动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其个体优势,完全摆脱体制局限。此外,层次多样性是信息化时代下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及标准。

(四)调整组织机构

高职院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合理性与学生管理工作成效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即便当下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呈现出垂直化分布及刚性管理的特点,能满足快速上传下达实施任务的要求,但是不可避免产生机构重叠的问题,导致冗余人员数量过于庞大,一旦管理机制过于僵化或办事流程不够透明则可能出现形式主义作风的问题,大大降低总体办事效率,反而造成学生管理工作过于复杂繁琐。除调整组织机构结构外,贯彻落实柔性管理机制,能满足信息化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例如:合理设置管理层级,突出分工合理性及精细化,尽量设置专业的事务中心向学生提供各种服务。由此可见,兼顾扁平化及垂直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符合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趋势要求,一定程度上节约物力人力成本投入,而建设信息化学生管理平台不止是学生管理组织机构扁平化的集中体现及实践运用,更能彻底解决人力无法处理的问题及任务,进一步简化组织结构。

通过本文探究,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直接决定高职院校所有学生日常生活及学习的有序性及有效性。一旦忽略学生管理工作环节则无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及生活条件。因此,相关高职院校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全面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及产生原因,将学生管理工作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侧重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为保证高职院校各项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设备质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