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 王秋菊
(1.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人民政府,陕西 汉中 723101;2.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湘水镇人民政府,陕西 汉中 723104)
引言: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始穗期是培育壮茎大穗、巩固有效穗数、提高坐果率和千粒重的关键时期,应因地制宜,及时观察苗期管理,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水稻抽穗开花后,营养生长基本结束,进入灌浆成熟期。在这个时期,管理的总原则是:养根、保叶、防叶早衰、促大粒、防空粒。现将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在水稻中后期,即抽穗扬花至灌浆期,实施科学的水肥管理尤为重要。农谚说:”谷打苞,水淹腰”,代表了水稻打苞时对水的需求,但目前的水稻品种在长期深水淹没下极易诱发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更有利于二化螟虫的繁殖。因此,水稻中后期田间水分管理应勤浇浅灌,保持田间干湿平衡,促进根系发育,通风透气。
水稻晒田可以有效控制群体生长规模,减少无效分蘖,加强水稻碳代谢,提高群体抗倒伏能力。对于秧苗不发达的田块,宜推迟搁田,轻度搁田。当全田茎蘖数达到预期高产穗数的80%时,应提前停止浇水,进行搁田,适当延长育苗期。至于搁置的程度,主要是要保证地里的土不烂,人走时脚不沉。同时,田间一般能看到水稻的新白根,全田叶片直立,叶色褪至秋黄,壮苗期控制在理想高产穗数的1.3 倍;抛秧、机插、直播栽培可控制在1.4 倍以上。
晒田后及时补充水分至收获前7 天,持续对水稻进行二次灌溉。同时,在灌溉过程中要做到定量灌湿。即每一块田地灌入2~3 厘米浅水层,在整个田里无水层时,用15~20 厘米深的产水沟,当浅水层不积水时,再灌入浅水层。
水稻生产后期,除脱肥田外,还应适当增施肥料,保持氮、磷、钾合理搭配。以达到水稻生长必备化学元素的平衡。同时,还应注意在穗肥的施加过程中不能在田地里直接施加氮肥。因氮肥过多,会使植株叶片嫩绿、疯长,易引起纹枯病、二化螟等病害,严重时可影响粮食丰收。所以,水稻的培育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高产,造成不劳而获。与此同时,对于穗肥的使用,要把握好“巧”字,要“三看”,即:一看田脚肥瘦情况。底肥、地脚肥、分蘖肥多,若稻苗较黑,可少施。二要看苗势、叶子直立,叶色发黄要少施。第三,天气条件。如少施阴雨,则晴天多施。在每一期严格控制穗肥和施用量,钾肥占追肥总量的80%(60~75 kg/hm2)[1]。在有效穗不足的田块上,可适当追施尿素保花和穗肥,同时在施加过程中要避免追肥带露水,每2叶期可追施2 kg 尿素和2 kg 磷酸二氢钾。
可有效保护茎叶早衰的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补充粒肥,延长叶片寿命。抽穗后,水稻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但在整个灌浆结实过程中,输送给谷粒的糖和氮达到一定比例。在这个阶段,氮源供应不足,进入谷粒的氮将由叶鞘和叶片提供。积累的氮源会使叶片中的氮迅速减少,以至于过早死亡,从而降低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及时补充粒肥可以增加粒重。通常情况下,粒肥应在抽穗前后尽早施用。主要的施肥方法是叶面喷肥。喷洒浓度控制在3%以下。通常使用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和1%的尿素。
第二,活水滋养,增强根系活力。抽穗后,根系逐渐衰老,在保证水分供应的前提下,应适当增加根系的通透性,使水分和空气充分湿润根系,达到保护叶片的目的。为此,在水稻后期应实行间歇式灌溉,保持田间干湿分离,灌浆期以湿润状态为主,腊月以干燥状态为主。应避免在断水前5-7 天断水,否则对坐果率和粒重有很大影响。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提高水稻的抗腐能力。如果阴雨天气持续,露地期一般不能风干,幼穗开始分化时就会陷在脚下,可连续轻度风干几次,直到叶龄达到2 叶才停止风干,然后进行浅水勤灌,避免再次发生分蘖。
在水稻作物孕穗期和抽穗期前后的关键生育期,遇到高温天气时,稻田必须保持水层,以水调温。旱稻应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对于淹水稻田,要及时排水,保持田间浅水层湿润灌溉,注重防病治病,及时补施化肥。
枯萎病是水稻的一种主要疾病,一般被称为 "花脚梗"。该病害导致稻谷粒数增加,千粒重下降,严重时可导致穗部萎缩。枯萎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一般为一成到两成,严重时将减产五成以上。枯萎病主要是冬核菌越冬后,漂浮在水面上,第二年菌丝发芽时,侵入叶鞘,形成病斑,从病斑上再长出新的丝状菌。此外,进入水中的菌核会在水中传播。枯萎病从移栽后的分蘖开始发展,结球加速,在孕穗期前后达到高峰。枯萎病喜高温高湿,夏秋两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过量施用氮肥、种植密度大、连续深灌等也有利于枯萎病的发生[1]。在水稻品种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抗此病的品种,减少菌源,打好防涝核,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配方施肥,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生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晚期分蘖病穴率达15%时施药防治。
条斑病,又称细条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水稻在整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该病,受害叶片最初为水浸状半透明小点,然后病斑在叶脉间迅速扩大,形成褐色条纹。病稻和病苗的越冬真菌是最早侵染的主要来源,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发芽的种子。其病原真菌主要通过灌溉水和雨水,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秧苗。溢出的脓液可通过风、雾、水流和叶片间的接触传播给细菌,并可能再次感染。此外,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也会对叶片造成严重损害,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反而更有利于该病的侵入和传播。在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温度为28℃的条件下,该病发展最快。一般来说,汉中市在7-8 月份该病害最为严重。深施、串灌、漫灌、偏施、氮肥等都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加强病害检疫,防止品种间远距离传播;选用抗病(抗性)杂交稻;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磷钾肥且避免偏施和晚施氮肥;避免串灌和深水;药剂防治可用两成噻虫嗪铜、5%西甲硅油等。
纹枯病是水稻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一成到两成,重发时减产四成到五成,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根据田间不同生育期或发病部位的症状表现,分为苗瘟、叶瘟、穗瘟等。该病害主要在病粒、病稻上越冬,翌年春季侵染秧苗,造成苗瘟,同时随风或插秧传播,使大面积稻田受叶瘟、穗瘟危害。一般来说,优质稻比普通稻重,粳稻比籼稻重,山区比平原重。根据该病害的患病品种特点和地理特征,可采取积极采用种植优质抗病品种、科学管理肥水、及时喷药等措施的方式对水稻加以保护。药剂防治可采用喷施送嫁药、种子处理、苗期叶瘟防治、穗瘟防治等措施。
稻曲病只在穗部发展。在受影响的谷粒内形成的菌丝体逐渐膨胀,内部和外部的颖片裂开,露出一个淡黄色的团块。病原体菌落在土壤中越冬或以厚壁孢子的形式附着在种子上。第二年,厚壁孢子产生并再生,小孢子和子囊孢子进行第一次侵染。施氮量过大或施穗肥过多会加重病害。稻曲病还具有穗期早的品种发病较轻的特点。患有该病害的水稻花期在雨水、低温条件下也会发生较大变化。稻曲病同样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避免在病田留种,深耕翻地埋核的方式加以改善;此外还可通过改进施肥技术,慎用穗肥,配合配方施肥的方式改善水稻的水肥管理情况;对于水稻的灌溉应遵循浅水勤灌,后期见干见湿的灌溉原则。
二化螟虫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影响水稻、玉米、高粱、小麦、野生稻和其他作物。二化螟虫可引起鞘翅、死苗、孕穗、白穗等。在正常年份,减产5%~10%,严重时减产50%以上。在我国,从北到南每年有1~5 代,在汉中有1~2 代,有的年份可发生不完全的3 代。第一代二化螟在5 月底至6 月初最活跃,第二代在7 月底至8月初最活跃。二化螟虫的越冬幼虫在稻桩和水稻上越冬。越冬地的幼虫化蛹期和羽化期差别很大,春季可形成多个蛾子高峰。具体防治方法应根据植保站的病虫信息,在水稻幼虫刚孵化到水稻植株前抓紧防治。可采用毒死蜱、阿维菌素、杀虫单、Bt制剂等对二化螟虫进行防治。
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田地,插入一个标记作为查询标记。检测治虫密度,确定该田块为防治目标田块,检查田间幼虫孵化进度,确定防治时间。具体方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田块,定期检查定点有多少卵块,有多少病株,一般确定田块中5%以上的植株有卵。通过观察定点内卵的孵化进度,确定具体施药时间。
水稻灌浆的阶段性和严格的顺序性导致了水稻全灌浆的长时间延续,即二次灌浆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延迟收割对增加谷粒重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认为9 月的成熟期是最适当的收割时期[1]。
在台风、暴雨、极端高温、异常低温等气象灾害多发季节,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增产技术措施的宣传和培训,技术人员要深入水稻种植田地,切实加强现场技术诊断和指导,督促水稻培育过程中各项技术措施能够有效落实。期间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把防灾减灾作为水稻种植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病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和相关人员的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动员,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灾害预警。二是加强肥、药搭配。在拔节期和孕穗期使用氯氰菊酯,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施用春耕液肥,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可增强后期叶片的抗衰老作用,增加籽粒。
结论:在水稻生产后期管理阶段,要抓好水稻绿色、优质、高产的宣传和培训,做好后期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切实提高田间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达到确保大灾少减产、轻灾不减产、秋粮丰产的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