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静音,闫兴昌
(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五四精神”是先进青年在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运动中沉淀的思想精华,从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是青年群体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象征。“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国家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南针和风向标。对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内在逻辑的研究,不仅能够在关系建构中把握“五四精神”与“时代新人”的契合点,深化对“五四精神”的赓续传承与创新发展,亦能够为高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注入强大的精神伟力。
五四运动所孕生的“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还鼓舞着全体中华儿女特别是青年群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1](11)可以说,爱国主义贯穿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承载着中华儿女对国家兴亡和民族复兴的炙热情感。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降,西方列强在坚船利炮的辅助下相继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侵略战争,使得中国社会笼罩在了西方列强的霸权与欺凌之下。在这风云动荡的时期,中国的先进分子与开明之士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直至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中华儿女始终携带的精神基因——爱国主义精神被彻底点燃,愤慨与长期积压的怨气得到释放。所以,五四运动的爆发并非历史偶然事件,有着其内在必然性和合理性,而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这场思想启蒙运动的灵魂支撑和思想支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始终在苦苦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救国良方,社会主义由理想迈入了现实,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洗礼。五四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具有鲜明的进步性,这种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孕育了伟大的革命阶级。五四运动以前,中国先进分子在救国救亡的探索道路上皆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源,就在于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五四运动爆发以来,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空前高涨,逐渐作为一种重要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就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其二,传播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五四运动是追求进步、探求真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在五四运动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开明人士与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的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较之于晚晴政府的腐朽统治,辛亥革命的爆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但究其本质,它却始终携带狭隘性与相对性的特质,这种残缺与不全主要体现在其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率先提出,中国社会及人民群众无法摆脱这种黑暗之境的根源在于欠缺一场对旧文化、旧思想、旧传统轰轰烈烈的彻底性批判。为扭转大多数国民依旧束缚于愚昧专制思想的境况,《新青年》喊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最强音。所谓民主是相对于专制而言的,它是一种与专制独裁绝对对立的绝大多数人的民主。面对“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之问时,陈独秀指出,阶级对立不破除,人民群众的民主与自由只能是虚空与摆设。所谓科学,其不单单是指自然科学,更强调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科学性,必须随时空之变而变,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大胆创新,坚持批判性与建设性、价值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总之,“德先生”与“赛先生”不仅是“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更是“五四精神”的鲜明旗帜。
“时代新人”是新时代育人目标的新表述和新提法,要培育“时代新人”,就必须从素养构成、理想信念以及时代使命明晰其基本内涵。唯有此,才能真正厘清“时代新人”的深层次价值和内在潜质。
政治素养是“时代新人”的根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2](84)。青年作为中华民族的“梦之队”,是实现国家发展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承载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故此,青年必须坚定自身政治立场,树立牢固理想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青春积蓄力量,用理想点燃希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增添蓬勃活力。
能力素养是“时代新人”的核心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70)青年只有“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否则实现国家发展终将成为一句空谈。这就要求青年必须脚踏实地,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练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唯有此,才能克服“时代新人”的本领恐慌,提升其内在生命力,有效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变局。
身心素养是“时代新人”的基本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综合素质。“时代新人”之“新”必须新在其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魄力上。故而,从基本素养观照,只有在全面把握“时代新人”的政治素养、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透彻深入地了解“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4](21)理念信念是精神之钙,失去理想信念的引领,人生将失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过程,在每一阶段上,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也各有侧重。“时代新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时代使命和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时代新人”必须始终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一是要立志成才,将自身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勇做民族的脊梁。二是要有奉献意识,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展现自身的价值所在。三是要有世界胸怀,用自身所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己之力。
时代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和动态的概念,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特征,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所存在的时空境遇。
一方面,“时代新人”之新体现为“时间节点新”。作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不仅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致力于为整个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生活在“新时代”的“新人”自然会在这个伟大时代的陶染下留下鲜明的时代印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时代新人”进行了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制。另一方面,“时代新人”之新体现在“现实需求新”上。现实需求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内生动力,这种需求在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更高级别的需要,这种需求的上升性和无穷性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人的发展的多维性特质。故而,欲掌握“时代新人”之内涵,就必须要了解“时代新人”之“新需要”。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出现了新的变化。横坐标的位移表现在“硬需求”转向“软需求”,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纵坐标的位移表现在“单一供给”不足转向“多元供给”不足,即从“落后的社会生产”转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由是观之,“新需求”不仅是“时代新人”之本性,还可以借此洞悉、引领和服务“时代新人”。
逻辑契合是协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协同的重点和核心。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在目标层面具有协同性,即两者皆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民族伟大复兴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的旨归。在结构要素层面具有协同性,即两者都强调培养政治素养、能力素养以及身心素养;在战略实施层面具有协同性,即注重强化主体理论认知、发掘客体内在潜能、强化育人环体建构、促进内外互化等。
首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责任担当。“五四精神”所内蕴的民主精神在新时代彰显出的是一种“民主开放、包容发展、命运与共”的人类命运担当精神。这种精神财富所散发的思想魅力不仅仅囿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魆风骤雨般发展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中还具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同样,“时代新人”之“时代”也应体现出该时代所独有的时代特征,即“时代新人”应具备世界公民意识,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负责”“敢负责”“能负责”。“时代新人”之“新”也是一种新身份,即个体既是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也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这样的身份认知中,处理好个体与国家、个体与世界抑或人类社会的关系。
其次,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5](8)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价值旨归。“五四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是中国精神谱系中的关键一环,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进程中更是发挥着“定盘星”的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爱国精神具体表现在为反帝反封建任务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爱国精神具化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改造,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奋斗;改革开放以来,五四爱国精神依旧在赓续与传承中感召当下,在火热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华民族一步步踏上复兴之路。而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时代新人”自然应勇担重任、不负韶华,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接力者,在这一代人的长征中要“想担当”“真担当”“能担当”。
最后,以培育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遵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人”全面地占有自己本质的过程,其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须的条件。不论是“五四精神”的力量根基——爱国、“五四精神”的动力源泉——进步,还是“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民主与科学都无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性,作为社会实践的生力军与突击队,“时代新人”必然要培养自身核心素养即政治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在社会实践中塑造自我,保持生命张力,唤醒生命意识。唯有此,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
首先,“五四精神”的爱国精神对接“时代新人”之政治素养。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其不仅是“五四精神”的动力源泉,也是一个人的立功之本、立德之源。新时代“三位一体”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就是为民族谋复兴,而且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的“自发式”复兴、“富起来”的“自觉式”复兴到“强起来”的“自强式”复兴的现实进阶中。这与“时代新人”之政治素养存在着高度的耦合性,“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被赋予了符合时代变局的政治自信和自觉。
其次,“五四精神”的民主与科学精神对接“时代新人”之能力素养。民主与科学不仅是“五四精神”的价值追求,还是“五四精神”独特的精神标识。其本质是一种随时空境遇之变而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品质。这与“时代新人”之能力素养存在着内在的耦合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并举”不仅是“时代新人”之能力素养的核心内容和“练就过硬本领”的必然要求,还是“五四精神”的民主与科学精神于新时代的生动展现。
最后,“五四精神”的进步精神对接“时代新人”之身心素养。当前的改革创新精神就是进步精神于新时代的具体展现,不论从历史逻辑还是从现实境遇观照,进步精神即改革创新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和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重要保证,这与“时代新人”之身心素养即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魄力存在着高度的内在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是“创新的一代”,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故而,“时代新人”之“新”必然要以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为基点,做到与时俱进、因势而新,下好“先手棋”,牵住“牛鼻子”。概而论之,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在结构上的高度耦合在一定程度上为二者在逻辑上的契合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时代新人也有着新的使命与担当。基于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在目标和结构上的内在关联,以“五四精神”为精神矿脉,以“时代新人”为育人目标,加强二者在战略上的协同性就成为了时代之必然。
这种战略上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皆需要强化主体理论认知的协同性。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五四精神”的精神矿脉熔铸于“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中;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育人主体的理论认知,将“五四精神”内化于培育“时代新人”的价值体系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夯实自身的知识储备,明晰“五四精神”的价值意蕴,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青年求真理,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其二,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皆需要注重客体潜能发掘的协同性。主体理论认知层面的协同只是战略协同的基本前提,对于客体潜能发掘的协同才是战略协同的关键与核心。新时代要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并确立其主体地位,用红色教育实践提升“时代新人”之使命意识,用创造实践激发“时代新人”之内在潜能。其三,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皆需要加强育人环体构建的协同性。要以“五四精神”为思想基点,营造与“时代新人”具有高度适切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网络育人环境。概而论之,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在主体理论认知层面的协同性、客体潜能发掘层面的协同性和育人环体构建层面的协同性,不仅使得二者在初心上共生关联、使命上息息相通,而且还为二者在逻辑上的高度契合性奠定了现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新的征程与使命。新时代弘扬“五四精神”与培育“时代新人”,就是要让广大青年深刻领会“五四精神”的价值意蕴,引导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始终爱党、信党、护党、为党,把爱国主义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做有理想、有本领、有知识、有追求的时代新人,不断着力强素质、转作风,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