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河南省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路径

2021-11-28 00:35曹珂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制造业互联网+融合

曹珂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新时代信息技术和数字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人类社会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行业,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支持。“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既提高制造业人与设施的效率又降低行业发展成本[1](26),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是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产业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升级,在制造业生命周期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共享、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提供依据[2](22);另一方面是在制造业中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低成本竞争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为由此衍生的信息技术应用价值实现提供依据,助力制造业走持续发展道路。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在创新驱动制造业升级方面的作用机理愈发受到关注,学界着重探索了“平台+”产业生态体系、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路径及意义,但在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与升级路径方面的研究较少。我国现已发展成为规模位居全球前列的制造业大国,满足着联合国工业分类的41项大类、207项中类、666项小类制造要求。制造业作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正面临着人口红利消失、九成以上小微制造企业融资难度大、环保罚款增加、出口难等问题。“十四五”规划开局谋篇之际,利用产业升级理论结合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西方创新理论,借助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对河南省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制造业产品和装备技术含量、加速催生新的科技成果、间接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一、技术驱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不仅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而且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将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3](132)。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机遇,聚焦制造业深刻历史性变革需求,加快建设“网+云+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造云制造和大数据平台,以“综合平台+专业平台”的云制造服务为支撑,构建区域性数据中心,同时适应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新趋势,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加快图像识别系统、新型传感器、射频识别设备、光通讯器件等数据采集终端的应用,打造与智能控制网、无线传感网、物流配送网、视频监控网相连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广阔空间,为制造业发展动能转换奠基。

河南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加快培育数以千万计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的历史选择。2021年7月郑州、新乡、卫辉等多地大汛大灾,之后又经历了疫情大考,灾后经济复元及恢复建设作为中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过程中要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融合创新为切入点,支持、引导制造业企业借助VR/AR、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在虚拟仿真信息化环境中协同实现产品的全数字化设计以及功能、结构的仿真优化,为产品研发效率、设计质量的同步提升提供依据[4](21),进而以“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机器换人”为核心,尽可能挖掘新一代信息技术潜力,聚焦制造业企业人力、物理、财力管理需求,开发集成生产现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产品和应用服务,为大健康时代重建美丽河南家园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变革人类知识沉淀、传播、复用和价值创造范式,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汇聚共享工业资源,面向行业痛点针对性开展工业APP研发创新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建设企业专用工业APP,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特殊应用需求,建设一批解决企业特定问题的企业专用工业APP,是培育推广基于平台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效办法。

二、市场驱动——分类推进行业融合

市场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主要阵地,对“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程有直接的影响。河南省应以原材料工业流程优化为入手点,聚焦煤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深加工领域,寻找大数据、ERP、物联网、智能传感、MES等信息技术应用节点,对相关领域的废物排放、能量损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在实时监控的同时,进行生产线数据的全面采集、深度挖掘、科学分析,为生产过程供应链管理优化提供驱动力,助力原材料工业向高端化、循环化、绿色化转型[5](66)。同时借助市场示范引领和推广应用优势,在安阳市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专项工程推进的基础上,面向全省各地汽车、食品、化工、冶金、建材、装备、电子等主导产业以及信息基础扎实的行业领域、传统优势行业,鼓舞、支持试点示范,以便在短时间内形成一批具有推广、复制价值的经验做法。比如,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化工、冶金、建材制造业融合,落实数字化车间、工业大数据平台、智能化工厂试点方案,实现产品故障预警、过程优化、远程维护,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依据;通过“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可以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食品、家用电子电器个性化定制,通过多品种、准时化、中小批量的个性化定制生产,将客户需求直接向生产派单转化,从源头解决制造业长时间存在的产能过剩、库存问题,为产销动态平衡奠基。在这个基础上,突出市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以成长性强、基础条件佳为标准,优选行业龙头企业。进而综合运用典型引路、多元融合指导等手段,开展重点扶持,集中要素资源培育,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向信息化水平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方向发展提供支持。

根据当今市场对柔性化改造的要求,除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终端消费品工业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设计等新型制造模式外,还可以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为目标,将柔性化改造落实到生产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中。即依托以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为支持的不同类别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以服饰服装、电子电器、食品等消费品工业为重点,实施品牌精准推广、客户精准维护,着重强化工艺流程创新、外观造型创新、绿色环保创新[6](197)。同时利用互联网远程控制、实时信息交互附加功能,对接市场中消费者个性化多元消费需求,扩大企业间协同、各环节资源共享面,缩短产品研发生产周期,同步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为市场中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依据。

分类推进行业融合过程中要以标准体系作为引导行业的重要手段。标准体系建设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力量的结合点。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标准向上承接战略规划、向下引导生态体系建设的关键作用,一是要依托全国两化融合管理标委会等标准化组织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标准体系,通过贯标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化应用和快速推广;二是要提升我国标准研制能力和国际话语权,使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方案真正带着中国标准走向世界,成为定义未来产业发展的指挥棒;三是在推进工业互联网标准工作过程中,要加强标准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平台体系打好基础。如濮阳市政府紧紧抓住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期,以前瞻30年的眼光来想问题、做决策,坚定不移把加快数字化转型作为引领性、战略性工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以国家和省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基地为基础,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全力打造豫东北能源枢纽、水利枢纽、交通枢纽,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豫东北门户枢纽城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三大三专四新”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因石油劳务输出而誉满全球,逐步提升中国标准在石油领域的话语权。

三、政策驱动——细化扶持政策

新时期,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新工业革命处于历史交汇期,制造业竞争持续加剧,“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制造业产品、装备技术含量,加速催生新的科技成果,间接促进制造业升级,越来越多国家将“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2020年6月中央通过《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对新时代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谋划的新蓝图。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标志着两化融合正在进入全面融合的新阶段,体现了党中央对两化融合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与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担当精神。2021年4月28日,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两化融合联盟主导的河南省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城市行活动在安阳举行,该活动以高质量发展经济为目标,以“两化融合”基本概念为指导,打造了一批两化融合的企业典范,并从管理信息化、产品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服务网络化几个层面,对两化融合发展目标进行了明确,明确的两化融合目标可以为“互联网+”时代河南省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指导。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不仅需要在信息化技术装备、核心技术、市场发展环境上下“硬功夫”,而且需要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在宏观层面下“软功夫”。技术、市场与政策的“三轮”协同驱动才可最大程度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河南省信息化产业由“大”变“强”、制造业由“强”变“优”。在2011年,河南省就颁布并执行了与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融合发展相关的产业政策,具体政策内容涵盖了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规范行业准入管理、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加大对工业设计重点项目的支持等,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产业有序融合提供了支持。与此同时,《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关于“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的内容,也对河南省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基于此,河南省应以工业和信息化厅为主导,落实服务型行政执法方针,以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细化本地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指导条例。即在《河南省信息化条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信息化监管领域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要求。比如,凸显信息化主管部门、相关专家在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制造业项目审批中的作用,鼓励审计、财政、改革部门参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进程监督检查。与此同时,设置适用于“互联网+”时代的制造业商业秘密、知识产权地方性保护条例,并将其发布在政务公共信息网络中,便于企业、单位、个人查询。

推进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不单单需要加快与融合发展载体建设、过程监管相关的地方性规范条文建设,而且需要强化科技资金支持,即根据智慧园区、智能工厂以及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创业基地载体建设需要,制定专门的科技资金支持条例,扩大财政资金引导支持范畴。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建立完善信息化产业投资机制,吸引境内外制造业企业、经济组织、个人投资者参与到本地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企业融合发展资金池建设中,并引导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科学应用到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应用中。与此同时,针对新一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制定专门的专业化技术人才培养引进优化政策,聚焦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行业诊断、政策咨询、问题研究、培训教育等人才类型,着力引导高校参与到复合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中,为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一些基本要素有资源、科技、人才等,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驱动力,其核心是科技创新,借助国家开放环境借鉴吸收先进科技,以世界眼光和国际标准更有利于创新发展。美国直到今天仍然领先世界,因为美国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创新中心。近几十年,中国人均GDP快速增长,人们收入结构不断变化,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理论从实践来,又要到实践中去,“互联网+”时代,诸多学者参与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探索,一致认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有利于制造业升级改造。通过对河南省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规范分析得知,制造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提升制造业的竞争能力,对于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路径,是河南省制造业进一步升级改造的必由路径,更是区域从制造业大省变身制造业强省的关键手段。因此,河南省应立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迎接区域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机遇,进而结合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探索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路径,为区域制造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制造业互联网+融合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