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探究

2021-11-27 16:03鲁泽辰
当代体育 2021年35期
关键词:滑冰有氧耐力

鲁泽辰

随着2022冬奥会在我国举行消息的确定,我国的速度滑冰项目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上冰雪”的口号下,我国开始大力推广冰雪运动。速度滑冰在体育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对身体的有氧和无氧代谢机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理论知识的搜集,专家访谈法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访谈,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速度滑冰运动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到有效的耐氧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体力储存,帮助运动员获得优良的比赛成绩。因此本文重在研究速度滑冰运动中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运动员提供一些可参考性意见。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耐力素质的定义及内涵

耐力素质是指人在脑力、感觉、情感或体力等方面在长时间运动的能力下,产生疲劳后迅速恢复的能力。耐力素质是速度滑冰运动员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身体素质。因此耐力素质在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疲劳状态的影响下,会导致相关运动员对训练承受能力较差。对于耐力素质相对较好的運动员而言,承受高强度训练的时间就越强。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或比赛时,自身身体会因为血乳酸等素质的积累,使身体进入疲劳状态,降低运动员的自身协调能力,降低运动员的运动速度。这一现象会导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灵活性降低、动作易出现失误等现象,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严重的会造成运动员身体的损伤,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体育生涯。所以耐力素质对运动员能够在对运动员有着很大的重要性,良好的耐力素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优势地位。

速度滑冰这一项运动是体能和技术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滑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和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成绩有直接联系。因此作为速滑运动员应该具备良好的耐力,有效降低运动员疲劳的产生。增加更大程度的训练。速度滑冰要求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快速的完成相关训练或比赛,因此对运动员的体能和耐力素质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

1.2 耐力素质的分类及有氧耐力的内涵

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对耐力素质的研究角度不同,因此对于耐力素质的分类多种多样。表1是根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将耐力进行分类的表格。

耐力素质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有氧耐力,二是无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在有氧环境下,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运动的能力。有氧耐力较强的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过程中,对训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状态能够有效抵抗,有氧耐力能够帮助运动员提高身体恢复时间。身体恢复速度越快,速度滑冰运动员再次进行运动的能力就越强。

2 目前我国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现状的研究

2.1 目前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2.1.1 自行车练习

自行车练习是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的一个常用方法,从方式上来讲,其一共分为四种类型,即场地、公路、固定和坡路自行车。这四种运动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段进行选择性联系和使用,不同的骑车方式对于有氧耐力的训练强度不同,但是其训练过程中的肌肉群的使用和有效的提高肌肉的有氧供氧能力。所以,自行车训练帮助速度滑冰运动员在陆地训练提供了训练方式。

2.1.2 轮滑练习

轮滑练习主要在陆地上对速度滑冰运动员改进自身直道和弯道的滑行技术,滑转辘练习利用和滑冰运动相似性对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帮助运动员提高自身专项肌群的有氧耐力,提高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

2.1.3 通过屈走,进行陆地模仿练习

屈走这一训练方式主要针对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和身体机能训练。屈走训练时通过双腿用力向后蹬,进而推动运动员身体向前;并且在训练屈走过程中,两臂摆动的协调节奏和收腿动作和滑冰动作相似。因此屈走这一训练方式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2.1.4 滑板练习

滑板训练是速度滑冰运动员模仿滑冰的主要手段。运动员可以通过滑板这一训练方式,掌握滑冰的相关技术动作。在经过今年训练方法的改进,在我国国内滑冰运动员无法上冰时,可以通过滑板训练代替冰上训练。

运动员可以在进行滑板训练过程中,对滑冰的技术动作等进行改善,有效提高机体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

2.2 传统训练方法训练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进行速度滑冰运动训练过程中传统的训练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因为在传统训练方式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力量方面和爆发力等方面进行相关训练。但是速度滑冰运动需要运动员自身掌握一定的相关技术,传统的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训练方式无法对运动员滑冰过程中的相关技术进行巩固和培训,造成我国速度滑冰训练过程中,缺少针对性训练。并且速度滑冰训练过程中,缺少运动员耐力训练,造成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成绩不能有效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传统的训练方式中,仅仅注重运动员的力量方面的训练,使得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内容不平衡。

2.3 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有氧耐力训练新的训练方法手段

2.3.1 连续训练法

连续练习方法是指运动员在长时间中运用比较均衡的训练强度连续练习。连续练习方法能够帮助运动员大脑皮层在长时间中保持兴奋状态,促进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进行,增加心容积量,从而增强有氧耐力。

2.3.2 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运动员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反复练习同一动作。重复训练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运动员大脑皮层和肌肉使其有规律的进行工作和休息,保持较长时间工作,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刺激大脑皮层,有利于速度滑冰战术的形成和巩固,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水平。

2.3.3 间歇训练法

间歇训练法,就是指在进行训练时运动员根据自身的身体状态进行时间间隔性的锻炼,根据科学的训练方法,按照机体恢复的状态进行组合训练,从而提高个人的有氧耐力水平,间歇训练法需要对身体情况有着良好的把控,过度锻炼容易起到反作用,此种方法需要根据个人的具体身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训练。

2.3.4 综合训练法

综合训练法,是指选用多种器材,进行逐一训练,从而促进身体组织各个位置的肌肉群都能得到有氧耐力的训练,其是提高个人综合身体素质的一种途径。

3 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训练注意事项

3.1 加强对运动员思想的培养

有氧耐力训练是速度滑冰运动员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训练期间对运动员的身体负荷较重,这对运动员的思想和意志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因此教练需要对运动员的思想状态进行了解,帮助运动员克服自身惰性。

在进行有氧训练过程中,教练应该通过相应的训练方式,加强对速度滑冰运动运动员有氧耐力的训练,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运动员的精神状态,并且应该及时疏导运动员的精神及心理压力。

3.2 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化差异

有氧耐力训练不是对所有运动员进行统一方式进行训练,而是依据运动员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我国对于速度滑冰训练的传统训练方案中,对于滑冰运动员的爆发力比较重视,相对于有氧耐力训练而言,重视不够,并且有氧耐力训练缺少完善的训练系统和训练方法,造成有氧耐力训练效果低下。随着我国对耐力训練的逐渐认识,逐渐调整训练方法,依照各个运动员的个体特征,选择适合个体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教练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应该依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根据相应的训练方案对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3.3 监控有氧耐力的训练负荷,确保训练质量

在传统的训练中,速度滑冰的训练方式认为首先需要保证训练强度,才可能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对于有氧训练的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训练时间上没有明确的安排。

根据我国近年来对运动员训练结果的观察,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有氧耐力训练已经开始逐步设计,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提高有氧耐力训练的效果,在进行速度滑冰有氧耐力训练的过程中,采用监控运动员的方式,主要目的是通过监控,对运动员自身的训练时间和训练效果进行考察,通过监控保证运动运动员的运动量,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工作量,确保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质量。

4 建议

(1)对速度滑冰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过程中,更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理念和方法,对教练实行有氧耐力训练理论知识培训,增强并且更新教练对有氧耐力训练的知识,加强教练对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了解,并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选择适合的有氧耐力训练方式,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

(2)借鉴国外比较成熟并且具有专项技术特点的较为有效的有氧耐力训练方法。通过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完善自身,使我国运动员和教练员可以及时的跟世界接轨,不能停留在固步自封,积极吸取关于有氧耐力训练的相关知识,保持我国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猜你喜欢
滑冰有氧耐力
滑冰大比拼
叶酸治疗配合有氧运动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
《老人与海》读后感
小老鼠滑冰
“滑冰”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别把有氧运动“神化”了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滑冰
增肌要做有氧运动吗?如何保证增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