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梅 王政龙
“大脑就像肌肉一样越练越强壮,越用越聪明!”只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自身潜在的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有效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就会以外显的方式得到展现。脑科学背景下潜能生的表征包括:学习动机有待强化;自我控制力尚需提升;核心知识自动化亟须训练。他们学习方法不科学,往往表现出自我意识强、缺乏同理心、焦虑、自卑、逃避学习等行为,但是他们也渴望知识,在学习方面存在很大潜能。
一、潜能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脑科学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最大影响因素不是智力,而是自我控制力。自我控制是高效学习之基。现实的状况是,很多家长带孩子的方式就是给他们一个电子产品,孩子不哭不闹就好。从脑科学的视角看,长期接触电子产品,孩子的大脑结构将会改变,他们会不停地寻找新鲜的强刺激,保持多巴胺的分泌,导致伏隔核成瘾。具体行为表征就是,不停地浏览网页,在一个页面的停留时间不足60秒。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会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对他人情绪感知漠视、缺乏同理心。具体行为表现是:喜欢玩对大脑强刺激的电子游戏;对相对低刺激的静心阅读和课堂学习无法分泌多巴胺,容易分心;注意力品质差,不能静下心来思考;良好学习习惯建立不起来,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习效率提升困难。
提高注意力是提高自我控制力的具体策略,人不可能一心二用,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一心一意一件事的专注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品质。
二、潜能生的学习动机有待激发
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之本。研究表明,大脑皮质是学习新知识的组织,但它只有在安全感、舒适感和成功感需求得到满足以后才能有效工作。只有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才可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杏仁核是我们的情感大脑,它有三个固有的驱动力:安全、被需要、成功。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正是取决于杏仁核的感受:是否安全?是否被需要?是否体验到成功?这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建立在学习过程中因为不断回答对问题,分泌多巴胺产生成功体验,从而形成学习动力,这使学生内心慢慢对该学习产生持久的关注。而外部动机主要是因外部环境是否安全、我是否被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兴趣。相对内部动机而言,外部动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然而,潜能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成功体验,他们被边缘化,没有归属感和被需要感,对老师讲解的课堂基础知识常产生一种不耐烦的抵触心理,使他们对知识内容本身没有太大的兴趣,总是将注意力放在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具体表现为开小差、交头接耳、答非所问、假装听课等。
三、潜能生核心知识自动化不够
如果说自我控制是高效学习的基础,那么核心知识就是高效学习之重。
通过对大脑是怎么学习的研究发现:学习的前提是“人类大脑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人的学习要经历三个层次:核心知识自动化—认知具象化—高水平思维。核心知识就是从关键事实、公式、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每个学科的核心知识都需要反复学习,重复记忆,从而达到自动化状态。获得核心知识最有效的方法是,同时反复刺激多种感官。
如,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掌握了大量单词,词汇知识是自动化的,那么他才可能学会更复杂的句子、语法,甚至会创造性地表达。所以单词就是学习句子之前的核心知识。如果一个学生还停留在努力思考单词的阶段,他就不可能思考语法和创造性地表达。而能够识别字母并知道其相应的发音,则是学习单词的核心基础。
现实的情况是,潜能生的核心知识自动化和具象化不够,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结构化,不能迁移和灵活运用,导致学习时间长,效率不高,影响学习质量和学生健康成长。因此进一步提升学生核心知识自动化和具象化迫在眉睫。
四、潜能生与老师关系紧张
有效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潜能生学习效率的直接教育影响力。大脑皮质是处置新信息的组织,它只有在安全、舒适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有效工作。当外部有一个巨大的压力在这个学生头脑当中的时候,他马上把掌控权交给杏仁核,大脑皮质的发育就会减缓。而轻松幽默对大脑皮质的工作有积极的影响。当心情愉悦、开口笑时,大脑分泌激素,不仅让我们放松,也更容易接受新观点。积极心态能帮助大脑认真思考新观点,而不做快速简单判断。
基于脑的策略改善潜能生时,老师必须拥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能力。潜能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他们自制力差,往往患有“奖赏缺失综合征”,师生关系表现出疏远与冷漠、对立与冲突的现状。通过对学校师生关系现状的分析发现,如果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情绪管理,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赏识教育,对潜能生个体发展、老师专业发展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有积极的影响。“亲其师才信其道”,紧张的师生关系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动机,从而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
五、潜能生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暗示和认同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孩子对自我的认知来自其他人,主要来自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养育者,也来自其他一直参与孩子生活的成年人。而这些自我认知将为他们的一生设定轨迹。研究表明,激发潜能生和天才学生的天然动力都是对成功感的需求。当父母和老师告诉学生,他们无法取得成功时,这些学生就宁愿扮演没有动力的学生的角色,也不愿面对和尝试失败。一味地逃避和退缩,反而使他们经历长期的失败,长期的失败又会导致大脑不稳定,无法健康成长,结果导致真正的行为和情绪问题的产生。
家庭可以是一个学生成就的孕育场所,也可以是忽略和不利于促进学习的有害场所,这取决于家长的观念和行为。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法陪伴和教育孩子,交给爷爷奶奶代劳;有的自己虽带在身边,但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及时的督促。他们关注“孩子的错误”,忽略孩子的成功,秉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长期打孩子,对孩子大喊大叫。负责管理情绪的杏仁核就会开启自我保护模式,学生的自我意识会增强,同理心变弱,大脑皮质发展缓慢,从而产生更多的皮质醇,又叫压力激素。压力激素会导致海马体受损,海马体是负责我们记忆和学习的部分。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很难有自己的主观思想或者是独断逆反,学习更是害怕出错而不敢下笔,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率,长大之后,丧失自主能力。学生的心灵也会受到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学业质量。因此,我们需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明白家和学校都是安全的地方,是允许犯错误的。我们需要不断地鼓励他们:“你能行!”给每个学生设定一个跳一跳可以实现的目标,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成功的动力是如此强大,只有“成功多于失败”才能激励学生越走越远,越登越高。
六、基于比较的评价系统限制了潜能生的发展
评价的本质是在促进“改进”的基础上,向“共同建构”的方向发展。“理想的教育,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而教育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学校学生千差万别,如何个性化差异发展?两个班级智商一样,为什么结果不一样?因为老师不同,老师评价观念不同。评价可以基于标准,也可以基于比较!工厂的评价都是基于标准和流程,如果我们能够按照标准来评价学生,就可以避免盲目性,避免人简单影响人。
但实际的现状是,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标准,我们日常的评价并不是基于标准在研究,更多是基于比较在研究。比哪些学生才是更好的学生,并且划分了一定的比例,导致潜能生的挫败感很强。
而基于标准的评价,需要我们建立五育并举的学生评价标准,只要你达到了相应的指标,你就是优秀的。即使全部的人都是优秀的,也是应该的。相反,如果我们没有达到相應的指标,即使一个人也没有达到优秀,那也是真实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老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脑科学视角下,关注潜能生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致力于潜能生自身的潜能,创造机会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激发多巴胺的分泌,用成功激发动力,使其内在潜能发展成为外显的能力,他们也一定能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