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坚
一般情况下,在买书看书时,我不太在意封底腰封上的名人推荐,不过在翻到美国作家艾尔菲·科恩写的《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时,却直接被封底的推荐语击中,其中“没有人比科恩更善于向现状发起挑战并且大声宣告皇帝实际没有穿衣服”这句话尤令人“过瘾”,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将书扫进了自己的购物车。
从功利的角度看,这书并非特别必需,毕竟为师30多年,我也没正儿八经布置过几回家庭作业,但此时此刻,是否必需已不是最重要的,看作者怎么批判和颠覆家庭作业崇高之地位,才是我满心所期待的(PS:并非纯粹的吃瓜心态)。因为,挑战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习以为常”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仅此一点,便值得买来一看。
书确实也挺有意思,买了也有近10年了,却从未想过要把这本“非主流”的小书分享给大家。不过,现在,我觉得是时候与大家分享了。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国的中小学都实行了多形态多样式的“5+2”,据不完全了解,无论在形式上如何变花样,说起孩子们留在学校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中、高年级,都免不了“清作业”这个必选项。
那么,孩子们在校把作业都“清”干净了,到家后又该干点啥呢?
我个人一直有所担心的,是不太了解教育也不怎么(愿意)理解“双减”要义的父母家长,会自以为是、持续且毫无节制地胡乱加码,给孩子们补充各种“家长作业”。
科恩认为,家庭作业既是孩子的负担,也是家长的负担!并反复强调,大量调查及研究表明,家庭作业和独立思考之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PS:“半毛钱”属于我的意译)
这样的结论,你意不意外?
科恩在書中主要概括了家庭作业的五个基本问题,除了上述提到的父母的负担和孩子的压力两项之外,还有家庭冲突、较少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以及较少的学习兴趣。我很是认同,不过当初在这种认同感背后的认识很是肤浅,就是挺“解恨”的——原来老美小时候和我们也差不离啊,一样一样地被家庭作业给折磨得“没有童年”。
各种研究表明,在家庭作业这个问题上,无论中外,都几乎有着一个统一的、不容置疑的基本认识,那就是家庭作业一定是“必须”且“有效”的。若是自家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大概率背锅的就是“作业量不够”!于是……(PS:唉,现实中的各种结果简直让我害怕得不敢写下来)
再说几句题外话。
就前几日,EDG夺冠,线上线下,群体围观,一路狂欢。竞技游戏进入传统体育赛事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我不玩游戏,不过对游戏仍保有天生的好感度,玩游戏需要手、眼、脑的高度协调,需要具有预判、分析和规划的能力,还需要持续有效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一定的容错纠错能力……这完全是对人类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挑战。
现在,已经不再觉得自己教了信息技术,便不太有资格去谈家庭作业了。甚而至于会产生另一种期待,既然传统的家庭作业如“皇帝之新衣”,那么,未来的家庭作业新样态,是否就意味着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短时间内,虽未必能至,但我们可以心向往并努力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