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华
一、职业生涯发展的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美国,时至今日,美、英、德等国家在生涯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国家层面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课程支撑,基本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90年代职业生涯传入中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部分大学倡导下的针对即将入职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新高考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生涯教育也由此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开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积极为推动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做着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实践,但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二、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时代背景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曾所做一项针对高三学生的调研,结果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高考生对所选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1%,完全不了解10.0%,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说不清楚25.6%。数据充分的表明,高中学生对职业生涯认知状况是模糊不清的,加强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就显得迫在眉睫,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国家关于新高考改革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也都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以适应“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和高校以“专业优先”为导向的录取方式。这也就意味着,高中学生所面对的选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读文读理的问题了,而是需要兼顾学科间的优化组合以及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兴趣与高校录取条件之间的无缝衔接,这也无疑会给高中学生带来更多更大的选择困惑。我们也不难看出,与传统模式相比,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习和考试的多元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学生的认知和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对此类权威数据和新高考改革带来的实际困惑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我认知、课程选择、高考志愿填报、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引领,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我、探索职业、了解社会、规划人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做出符合自身兴趣、性格特点的职业选择,有利于推动教育品质的提升和为国家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加强对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不仅切合了学生自身成长成材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更是是回应时代、顺应时代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及大学“以专业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诸如我要选什么样的学科组合?我应该如何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我要选择什么专业?我要从事什么工作等之类的的选择困惑,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虽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但仍然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大部分地区和学校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标准,对生涯教育的研究甚至还处于空白状态。结合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状况的总结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如下:
(一)对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程划分上过分的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和分数本位,考试成绩成为了上级部门、社会、家长等各界评价一个学校的唯一指标,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绩,学生成绩考好了,学生、学校、家长、上级部门皆大欢喜,仅此而已。在成绩面前,学生的生涯规划显得多么的微不足道,学校、社会依然没有认识到高中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鲜有人去关注学生高考之前应该如何选科、高考之后应该如何去填报自己的志愿,如何实现自身理想和大学招生需求的无缝对接,如何通过系统的生涯理论指导使学生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高中学生毕业后进入大学才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并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因此,有的同学选择旷课;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也并不是自己所热爱的,因此,他们选择跳槽,他们的迷茫,其实很大程度上根源中学时期对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的缺失。
(二)学校普遍没有课程载体、没有师资队伍
随着国家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其他学科一样是一门课程,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可循,也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国家层面對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标准制度制定还不是很完善,这就导致很多学校都缺乏实体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学校层面又非常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对学生的评价也主要是以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为主,忽视了对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课程的设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相关课程在高中阶段几乎没有,也没有就具体课程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专业化研究,一些不得不进行的生涯课,班主任或部分课时任务不重的教师就暂时扮演起了生涯教师的角色,这样的生涯课,其实几乎是粗糙而无效的,对学生的成长和人生规划是几乎没有指导意义的。
(三)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缺乏职业体验
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很多高中学生不明白自己将来想要干什么,能够干什么,他们对自己高考的规划只有一句话“考个好大学”,至于具体读什么专业,毕业以后做什么打算从事什么职业,很多同学的回答是“看情况”或“走着瞧”。一些优秀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的未来规划是“当个老师”或“做个医生”,因为这两个职业是我们学生从小到大接触得最多的职业,加之家长经常灌输这两个职业比较“稳定”,因此,他们的意识深处,没有更多的职业选择。这就明显的体现出我们的学生对不同职业的体验是非常缺乏的,社会实践方面也存 在非常大的短板,原因很简单,现在的教育,成绩是一切,安全一刀切,放假即回家,学生的每一点空余时间都被安排得妥妥的,学生又怎么会有机会和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和走入不同岗位进行职业体验呢。
四、主题班会在生涯教育中的特定功能
主题班会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在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紧紧围绕一定的主题,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召开的班级会议,主题班会通常具有自主性、生活性、体验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它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主题班会已经成为当代高中班级管理的关键内容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发展的重要方式,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生面临学习成绩提升和学科选择、专业抉择等多重压力,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处于成长和迷茫的分流期,他们常常无所适从、困惑彷徨、不知如何决策,很多学生甚至在不明白选择的意义和对自身的影响的情况下,就完成了选择。而新高考最为突出的改革就是把高中学生生涯探索期的迷茫和困惑前置,实质也是对教育的本质的回归,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但居于现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起步晚、底子薄;学校、家长、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生涯规划从国家到学校层面均没有完备的制度标准和课程依托,生涯规划专业教师极度匮乏;学生囿于教育教学实际状况而无法参加社会实践和开展职业体验等生涯发展现状的分析,要做好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就要善于发现主题班会这一载体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契合点,充分利用好主题班会贴近学生的独特优势把学生从高一至高三的各阶段构建成序列化的生涯规划主题班会,把对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到学生的整个高中主题班会之中,这也是弥补现阶段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无课程支撑、无生涯教师、无职业体验的有效途径。
五、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生涯教育具体途径探索
(一)加强班主任团队的培训工作
职业生涯规划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甚至影响学生的成长方向,班主任作为主题班会的主导者,是班级管理的灵魂与核心,班主任对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对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在现阶段生涯规划没有课程载体、没有专业教师配备的状况下,做好班主任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要做好对班主任团队的集中培训工作,首先把生涯意识深深得根植在班主任的意识深处,要求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个别谈心交流等丰富多彩的形式把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传递给学生,积极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班主任要不断交流和总结生涯规划培训过程中的心得和自己对生涯规划的所思所想,为进一步推动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生涯教育发展提供师资准备和智力支持。
(二)开发和建立系统的生涯规划课程
学生由高一到高三所面临的困惑和迷茫是不同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和建立有学校特色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总的来说,任何一个阶段的规划,都应该建立在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我是谁”、“我想成為谁”、“我能成为谁”的基础之上,如对高一学生来讲,主要要引导学生解决的是对自身生生涯状况的认知,要把“适应”和“养成”确定为主题的支撑点,要让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性格、兴趣、优劣势、个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高二学生来讲,他们会遇到选择的困惑、成绩的变化、同学的比较等一系列的问题,要围绕“成长”和“人格”来确定主题,引导学生逐步开展自我生涯的探索;对高三学生来讲,这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们会遇到学习和身心上的双重压力,会遇到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的压力,要把“成人”、“成才”确定为主题的支点,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和心理减压辅导,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开展职业体验分享,帮助学生做好生涯抉择。只有有针对性的做好高中各年级各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开发,才能为构建好序列化的生涯规划主题班会夯实基础,为推动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生涯探索提供丰富素材。
(三)内在唤醒,增强学生选择的自主性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学生的亲身参与和经历是生涯规划强调的重点,开展学生生涯规划需要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出发点,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把握好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直接诉求,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坚决反对用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方法来开展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要多措并举,做好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测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预期,唤醒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意识,增强他们参与生涯选择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正如贝克教授说:“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立志把握自己的人生, 抵达自己的灵魂深处,拷问自己究竟是谁、拥有什么,然后学会发挥这些内在力量,满足自己成长的需要。”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主体的内在唤醒,为学生积极参与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生涯规划探索奠定基础。
(四)发挥好主题班会在生涯规划中的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学校没有课程依托、没有专业化生涯规划师、意识淡薄是现目前我们开展高中学生生涯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上述举措分别从师资储备、课程依托、内在唤醒等层面为通过主题班会开展生涯教育做了准备,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与学生有较多的交流和接触,对学生的生涯需求有充分的了解,因此,班主任要成为肩负起指导学生生涯规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及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所面对的困惑,有针对性开展主题班会,指导学生拟定切实可行存档短期、中期、长期的生涯目标,通过主题班会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到整个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充分发挥主题班会主渠道、主战场的作用。
综上所述,做好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无论是从国家、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还是从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的角度看,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但在现目前高中职业生涯教育没有课程载体、没有专业化师资队伍等情况下,本文立足于学校实际,探索开展以主题班会为载体的生涯教育实践活动,恰恰是对现阶段高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困境的一种有益思索和补充,我相信,伴随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同仁去思考这一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