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王心玥 边兆峰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十采油厂,中国·黑龙江 大庆 166405
2.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北京 100027
3.英策博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天津 300170
某油田属于裂缝性低-特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的扶杨油层,属特低渗透储层。油田边部的三类区块,渗透率只有1-8.6mD,水驱动用状况差,常规压裂产生的单一的压裂主缝很难取得较高的增产效果。而大规模缝网压裂,可以形成网状人工裂缝,增加储层改造体积,提高增油效果。
研究表明,在天然裂缝发育的脆性砂岩储层中,当在井底净压力接近两向应力差时,扩展裂缝尖端应力集中,产生应力释放缝。如图1所示,随着缝内净压力的升高,储层岩石也可形成释放缝,释放缝扩展和延伸并与主裂缝一起形成裂缝网络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改造体积[1-3]。
图1 缝网形成过程示意图
续图1 缝网形成过程示意图
缝网形成主要取决于施工排量、施工规模、液体性质三个因素。压裂液选用清水、滑溜水、改性胍胶压裂液体系,支撑剂主压裂阶段采用石英砂,加砂末期尾追陶粒提高缝口导流能力,单层用量20 ~40m3。采用“滑溜水—清水—滑溜水—冻胶”复合注入方式,分四阶段施工,如表1所示。
表1 缝网压裂用滑溜水及清水配方表
如图2、图3所示,压裂施工设计时,以形成人工裂缝导流能力与储层渗流能力相匹配为设计主要目标,根据不同渗透率优化储层携砂体积分数为23%~25%;根据储层物性特征结合储层水驱动用状况,优化单层改造液量规模1000~2000m3;根据现场施工能力结合压裂液磨阻系数及套管抗压能力,优化施工排量6~9m3/min,施工压力控制在60MPa 以内[4-5]。
图2 施工排量与井底压力关系图
图3 单井有效注入量与产量关系曲线
优选油井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水驱动用状况差井进行缝网压裂。统计单井累计增油与措施前采出程度、含水、日产油及有效厚度关系,量化缝网压裂井的选井条件:
①储层属于特低渗透储层,油井全井有效厚度≥6.0m,单层厚度≥2.0m。
②油井措施前全井含水≤45.0%。
③油井措施前采出程度≤9.0%。
根据储层物性条件,进行压裂层段的优选,并根据岩性遮挡条件,对储层进行组合划分。
2013年以来共计实施缝网压裂82 口井,应用规模逐渐扩大,从三类区块储层改造扩大应用到二类区块;压裂规模从大规模缝网压裂到控制规模的小缝网压裂。
5.1.1 形成了复杂缝网体系,裂缝体积扩大
如图4所示,从裂缝监测结果看,普通压裂裂缝只有一条,沿主应力方向延伸,规模一般为238m×22m。缝网压裂裂缝主要沿主应力方向延伸,井下微地震监测缝网规模为355.6m×61.6m,地面微地震监测缝网规模为521.9m×60.9m,是普通压裂的4.2~6.1 倍。
图4 B 井缝网压裂裂缝地震监测结果图
5.1.2 增油效果比较好,投入产出比高
如表2所示,2013年到2019年实施大规模缝网压裂62 口井,其中三类区块实施41 口井,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965t,为普通压裂311t 的6.3 倍,平均有效期1926 天,投入产出比1 ∶1.62;二类区块实施21 口井,平均单井累计增油616.8t,日增油12.6t。治理区块最终采收率预计提高1.7%。
表2 历年缝网压裂井增产情况表
5.1.3 有效缩短驱替距离,缝网压裂井周围地层能量恢复
缝网压裂技术形成的缝网体系,有效缩短驱替距离,在密井网井区建立有效驱替系统,改善了储层动用状况,补充地层能量,地层压力上升3.6MPa,储层供液能力增强,共有28 口井油井产量上升,初期平均单井日增油1.0t,有效期6 个月,累计增油1952t。
实施大规模缝网压裂易压窜,年均压窜2 口井,影响压裂效果。同时,其压裂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因此在密井网小缝网压裂应用施工20 口井,平均单段注入压裂液470m3,较大规模缝网压裂少834m3。单井施工费用减少89万元,施工周期减少42.9%。20 口井,措施初期单井日增油3.4t,单井累计增油360.8t。目前单井日增油2.0t。
第一,通过7年现场试验及应用,形成了以量化选井选层标准、优化参数设计、缝网监测识别及施工工艺为核心的缝网压裂配套技术。
第二,缝网压裂技术在近井地带形成复杂缝网体系,提高储层渗透性;同时有效缩短驱替距离,补充地层能量。
第三,缝网压裂技术与普通压裂相比,缝网规模扩大4 倍左右,措施增油效果提高4 倍左右,实现投入产出比1 ∶1.62,治理区块采收率提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