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零缺陷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2021-11-27 06:33单亚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9期
关键词:骨科理念满意度

单亚萍

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安徽亳州 236800

创伤骨科患者主要是由于外界创伤导致骨结构在短时间内丧失连续性和完整性,病情通常比较复杂、危急,同时伴有疼痛、出血、活动障碍等[1],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干预措施,极易导致永久性残障甚至死亡发生,高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2-4]。“零缺陷”理念的核心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强调的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管理,将临床护理路径中的护理缺陷趋向于“零”[5],护理工作中尽可能避免意外和事故发生。目前,基于零缺陷理念的护理模式已逐渐被应用于外科手术护理中,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6]。本研究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基于零缺陷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 年8 月至12 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80 例创伤骨科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48 例,女32 例;年龄31~74 岁,平均(46.14±6.34)岁;股骨骨折29 例,胫骨骨折21 例,髋骨骨折15 例,腓骨骨折7 例,尺骨骨折4 例,踝关节骨折4 例。纳入标准:①因创伤入院,经CT 或X 线证实存在新发骨折;②符合切开复位手术指征,创伤后24 h内完成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②严重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③有认知和沟通障碍者,有精神疾病病史和家族史。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详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31~74 岁,平均(46.18±6.23)岁;小学及以下8 例,初中13 例,高中10 例,大专以上9 例。家庭平均年收入(4.16±0.79)万元。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3~71 岁,平均(46.03±6.31)岁;小学及以下9 例,初中12 例,高中9 例,大专以上10 例;家庭平均年收入(4.23±0.81)万元。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其手术方案和术后注意事项,术前进行常规手术准备,术中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等。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行基于零缺陷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成立护理小组:由1 名护士长(组长)和5 名护士(成员)组成护理小组,具体负责积极组织、动员,设计零缺陷护理报告单,收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定期交流、讨论,提出解决策略和改进方案。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制订术前访视制度,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告知患者具体的手术流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疏导、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手术信心。③组织手术人员参与术前分析和讨论,制订具体的手术护理计划,术前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设备,提前做好调试和消毒工作,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④术中手术室温度维持在23℃左右,湿度55%左右,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液制品、灌注液应提前预热,术中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⑤术前仔细检查、记录手术刀、镊子、缝针等术中所需器械,术中缝合切口前再次清算,确定无误后再进行缝合。⑥术后保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期观察切口位置有无炎症分泌物、红肿等情况,勤清理换药,防止切口感染发生。⑦术后指导患者家属适当按摩患者受压部位,防止压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协助家属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出院前收集两组临床病历资料,统计、比较下列指标。①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②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包括物品准备不全、仪器损坏、专科器械故障、器械清点错误和手术记录不全。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切口、跌倒、坠床和压疮等。出院前,采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对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服务态度、护理活动、操作前的准备和解释、护理环节和流程和护理环境方面5 个维度,共12 个分条目和31 个自条目,采用5 级评分法进行,各维度最终得分为总分除以各维度条目数,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缺陷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缺陷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创伤骨科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危急、复杂、严重,手术风险较大,加之创伤骨科患者躯体活动受限严重,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7-8]。护理风险在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均存在,一旦发生不良护理事件,不仅对手术效果和患者的预后恢复造成影响,同时还容易产生护患纠纷。

零缺陷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既往“人总要犯错误”的观念,将过去推脱逃避责任的不良思想转变为积极、主动承担责任[9-10],积极动员护理人员少犯错误,主动追求护理零缺陷。零缺陷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开始前要进行全局性、提前性安排[11],做好预备工作,预先提出在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护理缺陷、失误和意外事件,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因“想不到”“没想到”而产生不必要的失误和意外发生[12-15],尽可能使护理过程中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和失误趋向于“零”,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和意外对手术治疗和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16-17]。零缺陷理念的引入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避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敷衍和无耐心行为[18],尽可能一次性将事情做好、做到位,从而将事故风险控制到最低[19-20]。本研究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实行基于零缺陷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零缺陷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实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在骨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手术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1]。

另外,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零缺陷理念的引入使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22-23],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方面,实行基于零缺陷理念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对各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将零缺陷理念引入创伤骨科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更新了常规护理干预的模式和理念[24-25],护理过程变得更加主动、积极,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氛围更加和谐,有助于减少护患矛盾。

综上所述,在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引入零缺陷理念,能够增加医护人员的配合程度,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可有效避免护理缺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的预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骨科理念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