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在《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2021-11-27 08:28杨乐乐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合同法劳动课程

杨乐乐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

一、引言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作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核心课程,同时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八大模块之一,其重要程度不可言喻。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涵盖内容较多,不仅包括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员工劳动合同的确立与解除、劳动合同管理、劳动争议与仲裁、劳务派遣等法律知识,而且包括我国《安全生产法》等涉及员工职业身心健康的员工安全法律内容。同时还囊括许多国外先进的员工关系管理知识,例如员工参与、员工关系中的沟通、员工压力与减压、员工援助、员工工作家庭平衡计划、员工满意度等。因此该门课程融合国内外较多理论,学生掌握起来具有一定难度。为了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该门课程包括的重要知识点,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讲解模式显然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与要求。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注重主体性、自觉性、选择性的教学,起初兴起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该理论原本是一套社会学家用于国际性援助的社会学理论,后来被引入到教育领域并在教师培训和各类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1]参与式教学从九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并被多名专家反复研究与论证,最终统一认为参与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而且它同样是一种教学方式。因此,参与式教学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和多种学科,并且与传统教学相比取得一定效果。

二、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传统教学特点

(一)理论为主,实践为辅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主要以理论与法律知识为主,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为学生讲解《劳动合同法》和国外先进的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知识。由于该门课程是在大三开设,对于从高中到大学长期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而言,这些理论知识显得过于枯燥乏味与羞涩难懂,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像背数学公式一样,只能靠机械记忆为主。《劳动合同法》中仅仅关于员工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与补充条款就多达十几项,学生对于这些条款只能通过教师在网上收集的合同模板进行学习。虽然在讲解中也会运用案例分析方式来讲解员工主动离职时需要缴纳违约金和不需要缴纳违约金的情形,但是过多的法律条款对学生造成巨大负担,使得学生在分析案例时容易混淆。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的学时为48 节,实践学时只有8 节,而且8 节学时几乎全部用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课时就变得如同虚设。

(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传统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便是在教学活动中主要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学生辅助参与即学生在课堂只能认真听讲和回答问题。员工关系管理作为文科类的科目,与理工科的课程相比较而言,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与参与能力确实处于劣势。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使得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主的现状很难得到改善与缓解。对于知识体系过多,内容过于宽泛的员工关系管理课程而言,只能采取讲授法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加之该门课程学时有限,利用课堂大规模进行案例分析或者回答问题都会造成学时的浪费。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才能够把教学内容讲解完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必然采取“填鸭式”教学。“填鸭式”教学的明显特征便是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参与为辅。

(三)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较差

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法进行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比较考验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觉性,同时教师按照课本或讲义进行讲授确实也比较缺乏吸引力。在当今智能时代背景下,每人一部智能手机已成为大学生的标配。智能手机给学生带来探索世界、丰富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的学生沉迷于抖音刷视频,有的学生沉迷于在线追星,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时老师讲解的内容与方法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自然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的抬头率较低。毕竟面对手机里的精彩世界,学生很难抵御这种诱惑。此时在这种情况下,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与要求,同时对学生的自制力与主动性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上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四)学生为“考”而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生对于该门课程呈现的学习态度成正比例关系,即学生在员工关系管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持以积极与主动的态度,那么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就越熟练,反之亦然。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在上文中已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过程中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待于提高,因此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作为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考核形式必然是闭卷笔试。闭卷笔试的形式对于学生记忆力是一项重大考验,学生为了考取高分或者规避挂科,只能依靠采取机械记忆的短时记忆来实现目标。由于该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紧密集中,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难度。同时任课教师出于对学生及格率的担忧,在课程结束时便会带领学生复习一遍,其目的是为了突出考试重点,学生便能及时心领神会到考试重点。于是班级中学习比较勤奋的同学便会形成一份纸质版的考试大纲,这时全班同学积极发扬团结合作精神,人手一份。此时,大多数同学是为了备考而学,学到的知识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也一并结束。

三、参与式教学在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整合课程内容,通过比赛促进学习

员工关系管理课程内容中涉及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法律条例较多,而且大多数内容都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较多学生在求职时选择报考企业人事专员的岗位。既然从事企业人事专员一职,那么劳动合同法必然是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劳动合同法知识成为每一名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应当掌握并熟练运用的专业基础知识。但是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的法律知识是与课本中其他章节的理论知识穿插在一起,并且分布在不同的章节。此时作为教师应该把劳动合同法知识串联在一起进行讲解,打破书中原有的篇幅结构。

劳动合同法知识大赛在我校已经举办三届,通过观察发现每年进入决赛的学生较多是政管学院或者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而经管专业的人力资源学生在初赛时往往已经被淘汰掉,该现象足以证明人力资源专业管理的学生对于劳动合同法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动员学生准备劳动合同法大赛。由学生选出主持人1名、大赛题库负责人2名,评委2 名,比赛策划统筹人员1 名,其余同学皆为参赛人员并且需要组队参加。其中每队正式参赛人员有3 名,可以有1 名替补。大赛共设计20 套题目,队长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中题目并且每套题目完全不同。初赛题目包括单选和多选环节,经过初赛的角逐之后选取3 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的题目为案例分析,题库中共设计10 道案例分析,同样采取队长抽签的方式选取比赛题目。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最终选取第一名、第二名进行证书鼓励,最后由任课教师总结大赛。该方法于2020 年春季学期在课程上采用之后,学生主动学习劳动合同法的热情较高,并且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得到显著提高。

(二)学生轮流做老师并采取奖惩机制

当今网络发达且知识更新换代较快,如果教师仍然采取照本宣科地方式讲解书本知识内容,便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员工关系管理课程共分为15 章内容,去除劳动合同法知识相关联的章节之后所剩内容只有7 章。7 章内容对应7 个小组,每组根据兴趣选取一个章节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课堂15分钟的讲解。讲解内容不局限书本并且形式可以多样化,但是必须跟本章知识点密切相关。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课下认真预习并通过各种各样途径搜集资料,同样还能够锻炼学生制作课件的能力。许多学生都能够全身心投入,小组进行课堂讲解时课件精美,图片较多且包含视频,还有部分小组采取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方式引入理论知识,甚至部分学生能够自编自导拍摄一部关于员工沟通的作品,能够将主要知识点囊括其中。通过采取学生轮流做老师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于该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能够锻炼学生成为全能人才。

任何制度的实施要想发挥它更好的效果,必须采取相应地奖惩制度。在所有章节内容学习结束之后,会对所有小组进行打分,然后评选出“最好老师”与“最水老师”。评价主体是由任课教师与其他六组成员组成,票数最高者当选。由于每个小组做老师的时间不同,就可能存在由于时间较长其他同学对于该小组的讲解内容印象不够深刻,以至于在小组打分时出现拉帮结派而导致有失公平现象。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出现,在每个小组进行课堂讲解或展示时,都会请专门的同学进行全程录制,并统一交给老师保管。在期末开始评选时,任课教师会将视频统一发给学生,由学生课下自行观看并评选。此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重新温习课程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少不公平现象。

(三)创新考核方式,评价主体多元化

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样无法很好实现学生有效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考试方式其实蕴含很多不公平元素,例如教师划重点这一现象。教师划重点对于部分期末想考高分而平时并不热爱学习的学生而言是一种捷径,同样是对平时勤奋好学的学生是一种不公平现象。但是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学校层面强制要求老师杜绝期末复习划重点现象的出现,那么可能会造成较多同学不及格,继而影响学生毕业。如何在现有状态下最大限度实现考试公平和成绩公平一直是学校层面着手解决的难题。上文中提出通过举办劳动合同法大赛和学生轮流做老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同样可以参照以上两部分内容来评定。学生在劳动合同法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百分之十,小组在轮流做老师这一环节的成绩同样占比百分之十,加之平时成绩占比百分之三十,那么期末考试成绩占比只能达到百分之五十。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可以有效规避一考定终身现象。

仅仅只有考核方法的创新,还不能够充分展现学生在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的参与性。必须要结合多元评价主体,才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结合各种表现来评定,但是劳动合同法大赛和轮流做老师环节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在劳动合同法大赛环节由统筹组织者的6 名学生为参加比赛的每名选手打分,其他参赛选手为6 名未参加比赛的统筹组织者进行打分。在学生轮流做老师环节,由其他六组成员对课堂讲解的小组成员进行打分,并选取最终的平均分为最终成绩。如果对于打分结果不满意的学生可以上报任课教师进行申诉调解,最终实现学生满意的结果。

四、结语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理念,在高校文科类的教学课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存在较多优势,但是针对不同的课程具体实施起来仍然存在较多差异。通过上述分析,总结出参与式教学在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中具体的应用方式,这些方式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能力的掌握方面能够起到比较积极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合同法劳动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合同法》施行前租赁期限约定之探讨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浅析我国违约金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