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断句能力

2021-11-27 08:28张清敏
魅力中国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断句文言文教学

张清敏

(盘锦市魏书生中学,辽宁 盘锦 124000)

引言

断句能力的培养前提,必须首先阅读和打断句子。近年来,作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汉语考试,断句也成了高考的考点。因此,提高学生断句能力已成为中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学生的中心问题。目前,掌握文言文断句规律,提高文言文断句能力,是汉语阅读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断句的关键是理解整篇文章。因此,在断句之前,首先必须阅读全文,整体感知,首先确定明显的停顿,然后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了解背景,运用规则,注意技巧,随时适应,最终实现整合。

一、对于当今断句教学的现状研究

(一)对断句教学的忽视

最初,古书不是穿插的,不像现代汉语,它使用各种标点符号,但需要读者自己进行解读,甚至需要断句子。因此,老师们十分重视句子的阅读培训,读清楚句子是阅读古籍的前提之一,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技能。不准确的断句很容易导致错误或模棱两可。虽然目前的汉语教学中,文言文已经是一个破碎的句子章节,似乎没有必要继续教授断句,这显然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断句其实是教授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不专门从事文言文断句教学的老师,并不会合理正确的经行断句与解读。

(二)断句教学中流畅感通顺感的缺失

断句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它需要充分运用中国古代文字、语法规则、古代历史文化等知识的语义,必须从理解意义转向对句子、段落甚至文字的整体审美感知,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切割句子和词。例如,王荣生教授在《经典阅读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学生“学习文言文,研究文本布局的规则和方法,尝试精炼单词和短语的艺术,这是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两个关键点。”教科书中的经典文本大多是模范文学作品,其阅读和欣赏活动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思想活动,需要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对语境、参与神性思维的探索。这是一个从直观单词和表面短语知识中感知、理解和获得情感体验过程[1]。

目前,文言文断句教学主要侧重于,教师解释、解释单词和翻译句子。从欣赏的角度去探索断句的内在价值是很困难的,学生实际参与的独立性也很少。经常会导致学生出现错误,老师解释了这句话的一两点知识点,方法老而简单,课堂气氛无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断句知识,而不是主动构建断句的认知体系。

(三)断句教学与文言文整体教学的分离与对抗

一般来说,中学文言文断句教学实际上是整个文言文教学的一角,应注意其与整体学习文言文的一致性。但目前,中学文言文断句教学往往呈现在选题上“从商到商”的教学形式,甚至对断句本身的断句进行教学,忽视了断句的教学与古代汉语形式的关系,将文言文教学融入整个教学中。但是,如果教师忽视古代汉语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文言文中强大的文化因素,忽视学习文言文的相关知识,对断句教学的基础,没有进行适当的探索,断句的工作只会浮出水面。本文对断句进行了一些实际的了解,以判定学生断句的具体情况。例如,大多数选定的句子来自教科书中的选定来源。比如,其中《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中曰:“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再要求学生予以断句,结果发现断句问题多出现在上下句的连接处。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断句能力

(一)把握断句应该遵循的基本流程

当学生看到一段断句时,不应该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其应该先背诵几遍,俗话说:第一,读这本书一百遍,看看它的意思,自己通过阅读,试图对整篇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普遍的了解。第二,要根据语境认真理解文字的含义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该根据语言的含义背诵它,并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注意力进行分析难点,遵循先轻松的原则,后期分析有难度,直到其打破整个部分,然后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此外,教师在教授断句时,必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句话,理解课文的含义,并区分层次。熟悉短文的一般思路后,就可以开始遵循从大到小的原则,先易后难,逐句分析。

(二)掌握断句的常规方法

古人很喜欢使用整句式的书写文章,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排名、二元性、真实性、重复性、与前后相应的句型、干净对称、四六句以上,这一优势的特征可以给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断句的方便,从近年来的入学和考试文件发展到高校,提案的撰写者也都喜欢使用这类的内容作为其提案的材料。例如,使用斜线断一个古文: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例句中通过众多修辞手法修饰,只要通顺意思便能解读。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在古文言文中通用,而且一直延续使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却鲜少出现了。而如果可以抓住以下文字,会让文言文断句变得更加简单,例如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有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2]。

(三)增强语感,联系语境进行断句

在做出断句后,学生必须回头看看断句是否正确。其需要与上下文进行联系,结合句子的含义,观察断句后的意思是否正确。同时,学生必须认真分析断句后的内容是否合理,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而言之,对文言文断句的考证,最终是考查中国古典语文的内容。学习某种艺术并不容易,即使有上千种方法,纸上也没有军队,如果你想更精确,做得更好,多练习。因此,除了掌握上述方法外,作为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依靠课本,积累大量的经典文言文知识,让许多方法相辅相成,才能达到一对三的效果,付出双重努力。

(四)了解古代文化,以便了解背景语境

文言文反映了古代生活的时代。如果学生不熟悉相关的文化知识,也会其影响断句。例如,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广泛的方面,包括天文学、计时学、旋律学、地理学、官员、帝王考试、姓名、习俗、氏族、宫殿、汽车和马匹、食物、服装和杂物。这种文化知识对当今人们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张中兴曾经说过,“说和读文言文真的不容易,因为种种原因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它不熟悉古代的名物。”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国文言文断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古代文化的常识,这种常识往往涉及断句,以帮助学生发展断句的教学[3]。

结语

综上,断句目前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如何提高文言文断句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但是,由于教学和考试需要,提高文言文断句的教学水平,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用文言文教授断句,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查意识,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知识,改变教学方法,探索经典汉语断句教学中,可以遵循的思路和中国古代话语的深厚结构,而且要注重教学在有限实践中的规律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必须帮助学生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架起一座通向断句世界的桥梁。

猜你喜欢
断句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夏译汉籍”中的断句情况考察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断句” “密码”费人解(二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妙用标点巧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