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为例

2021-11-27 22:07:11李男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人员信息化

李男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陈海沐在其发表的《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评〈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管理研究〉》一文中提到身处现在的大数据背景,数据可以视为是企业高校发展的无形资产与驱动。高校的日常管理与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高效管理决策保证科学有效,管理人员可以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让高校的管理水平可以得到大幅提升。现阶段,国内高校运用大数据技术,还是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是有部分问题显现了出来。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缓解或解决文中提到的问题。

区靖珺在其发表的《基于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模式研究》一文中提到现在世界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已经日趋成熟,这就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效率,来适应社会的变化。所以,在此前提下,高校致力于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就显得意义非常重大。作者在文中将大数据作为依托的社会背景,针对高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高校教育是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教育质量的优劣不但与大学生人才质量密切相关,也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作者认为想要让高校教育质量有所提升,就应该加强教育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与各个领域必将结合得更加充分和宽裕。

邱霞、李瑛在其发表的《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途径》一文中提到了大数据的发展更多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依据,其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我国基本已经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将会对国内的高校视野产生直接影响。具体来说,这个影响更多是体现在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上,希望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可以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教育教学中,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比往往优于我国,并且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化方面也要比我国更为科学。例如,回顾美国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发展,其在20 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将计算机应用在了教学之中,让现代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从管理的宏观方面来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在20 世纪90 年代提出的“信息化校园”计划始终在教学中落实,并延续至今,成为美国教育技术研究项目的典型代表。在该项目中,信息技术发展与其在高校中的应用是研究的重点,相信未来将会对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大数据背景下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方式

由于教务管理信息化是围绕着教务管理的硬件设施、机制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核心要点进行的信息化,因此主要对于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就在于对于这三项的建设之上,具体分析如下;

(一)高校硬件设施的建设

高校在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工程中,应以计算机科技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通过各类设备的联合应用,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汇集学生,教师和后勤等工作部门工作。可以通过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对课程安排、考试、学校的日常活动进行管理和安排,提高安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教育资源在各个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减少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方式的不利影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在网上进行学习。

(二)教务管理信息的机制建设

高校的教务管理人员应该借助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培育形成新的理念从而促进教育管理朝着现代化、高效化的发展。国家不断推进教育改革,高校应该在此背景之下,不断改善管理体制机制,借助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务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各个高校也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引进其他学校的优秀经验,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完善配套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机制,使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促进高校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务管理人员的建设

在教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才能发挥出教务系统应有的作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技术专业素养的高低以及知识储备情况都对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通过对教育管理信息的运作实施,借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数据处理分析平台,推动教务管理向着现代化、体系化、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在教务管理方面的进步,同时学校应该提高对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视程度多。加强和校外其他学校的交流沟通和学习,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先进、优秀的管理理念,从而提高本校教务管理信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信息化教务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深入地了解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的客观情况,实现对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的精准定位,笔者以天津海运职业院校为例,对校内教务管理人员、学生、任课教师三大目标人群进行访谈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深入分析,旨在能够更为明确地掌握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原因,进而从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教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教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学资源信息化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高职院校教务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必要的基础研究数据支撑。

访谈调研结果分析:

TM1 认为:“目前使用的是超星教学网络平台,总体很便捷;教务管理系统不够智能,应增加课程建设模块,评教系统不够科学完善。”

TM2 认为:“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更人性化;教务管理系统相对完善。”

TM7 认为:“评教模块不够科学,教务管理培训不够及时,未来发展不明晰。”

从对10 位教师的访谈记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目前教务管理系统存在着一定的模块缺失,需要找专业团队进行个性化定制。例如专业建设模块缺失,学生免修免试缓考等学籍变化缺乏在线申请,成绩管理模块后期容易造成混乱等。

2.对现有教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比较认可,但缺乏定期的培训以提升业务能力。

3.现有教务管理人员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晋升空间比较迷茫,缺乏有力和有效地保障以帮助教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所以导致教务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

四、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教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数据背景下教务管理信息化改革意识缺乏

在对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对信息数据的认识,仍然停留在信息就是数据的思想上,没有明确认识到利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而只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不能将教育管理信息化和学校进行内部管理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在思想认识上,没能做到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提高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形成与信息技术相一致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

(二)教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教务管理人员在原部门的工作任务少或重要性程度低,没有教务管理方面的相关技能,和教学管理等知识储备,个人整体素质较低,管理能力欠缺,或者本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到学校机关部门或院系教务管理工作,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所产生的人员专业化素质低,相关知识欠缺等不利于促进教育管理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教务管理工作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对本校教学改革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教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注重经验,创新意识不足

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任务量大,但其中有着相对基本的工作,由于长期的教务管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教务工作的推进,这些经验也在日后的管理中得到运用,工作人员由于事务琐碎,也难以分出精力解决新出现的问题,这个时候便会选择利用过往的经验来解决问题,使教务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强。这种情况的存在不符合我们当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利于教务管理工作的改善。

除此之外还存在着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实证性极为匮乏、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工作不到位、教育管理信息不对称、教育管理人员综合水平较低等问题。

五、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一)建新型高校管理系统

一般来说,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包含隶属关系确立、组织架构建设以及管理权限划分三方面内容。高效管理教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优化现在的管理组织结构,并且对相应的权责进行划分,划分时不但要体现出培养目标所具备的特殊性,还应该体现出教学水平,更要符合教学的实际规律。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大数据平台构建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学校的教育环境现在日渐复杂,且多样化特点显著,这就需要学校的管理模式方面要追寻多样化发展,同时又要凸显出自身特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在当前复杂的教学背景下,颓态尽显,使得高校的内外变化并不及时,形成僵化模式。信息技术下的大数据环境让原本的教育结构布局有所转变,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灵活且多变,大数据凭条也就成为信息传递的最佳渠道。所以,针对原有的校园管理机制进行进一步优化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下发展的大数据平台为教育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助力,更让教育管理机制活力更盛,并在学校管理中被广泛应用。

(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管理队伍

教学管理模式的优劣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人力、财力、信息条件等。其中,教育管理人员在其中占据了重要比例,这是由于人的主体作用在管理中占据首位,所有的计划都需要人力来进行协调,并加以完成。管理人员需要在实施之前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并对学习内容、课程安排以及教材的预订等进行安排,无论是哪个环节,都需要教育管理人员的加入。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管理质量更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信息成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在此情况下,加强教育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更是极为重要。

信息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呈现出了崭新的特点,并且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通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的教育模式转变,我们可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未来趋势进行预判,让广大师生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对高校管理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将大数据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且加大信息化模式的构建力度。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人员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6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传播力研究(2019年8期)2019-03-20 10:58:14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