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2021-11-27 22:07:11董俭堂
魅力中国 2021年46期
关键词:宁东煤制油煤化工

董俭堂

(宁夏区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宁夏 银川 750021)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我国宁蒙陕能源“金三角”的重要一极,也是国家确定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自2003 年开发建设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日益发展壮大,在国家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影响也越来越大,成为了宁夏工业经济主导力量,在产业经济规模、企业自主创新、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园区载体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宁夏宁东、甘肃陇东、陕北、青海海西等重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宁东能源基地的问题和短板也逐渐暴露,高耗能产业不断压减,能源消费增长换挡减速,资源、人口、空间、环境容量等越来越不具备优势,加快推进宁东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一、宁东基地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宁东基地是依托宁东煤田建设能源化工及相关产业集群的大型工业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自2003 年开发建设以来,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绿色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与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共同构成国家能源“金三角”。宁东基地布局了4 个项目区,分布是煤化工项目区、临河综合项目区、灵州综合项目区、太阳山综合项目区,重点建设大型、特大型煤气化生产装置,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焦化、电解铝及铝加工产业及新材料加工产业,连续三年入选了中国化工园区前10 强。

宁东基地是宁夏工业经济的主引擎,目前有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煤制油、煤基烯烃、精细化工产业,成了煤炭产能9215 万吨,煤化工产能2450 万吨,其中煤制油400 万吨煤制油、煤基烯烃320 吨;石油炼化产能500 万吨,有色金属产能100 万吨;火电装机容量1695 万千瓦,外送电规模1200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545 万吨,煤化工占全部工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制油、煤基烯烃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提升煤制合成氨、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拥有烯烃、芳烃、甲醇、醋酸、BDO 等产品200 余种,现已形成煤电、煤电铝、煤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产业集群。

二、宁东基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一是R&D 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成效不明显。2018 年R&D 投入6.62亿,2019 年7.73 亿,其中企业投入占93.4%,但大量的中小企业、新入园企业投入不够。另一方面,R&D 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但真正实现技术成果转化,并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不多,专利、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产业化成果方面的效益不够。

二是创新平合建设推进力度不够。宁东基地有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17 个,但有些企业的研发中心已经组建多年,工作开展宁却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原地踏步或走走停停,没有转化效果也不能完成向更高平台的升级。

三是科研项目管理亟需加强,2017 年以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及宁东创新发展专项立项多个项目,大部分项目都进入了收尾阶段,但从中期评估结果看,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项目进展未及预期,频繁发生研发内容调整、延期。

(二)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

一是初级产品比重大,新能源布局缓慢。近年来宁东基地重点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化肥、煤制天然气、电石乙炔化工及煤化工中上游产品。产业链条较短,产品档次偏低,生产的都是所谓的“大路货”,具有较强的可替代性,下游精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项目较少,高科技高技能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足,集群效应不明显等方面。

二是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相较“十三五”期间,虽然谋划储备了一批“十四五”重大项目,但除国能宁煤70 万吨烯烃、宝丰能源100 万吨烯烃等大项目外,均以续建项目为主,缺少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且存在投资结构重、企业规模小、产品种类少的突出问题,缺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兴产业项目,重大项目的数量及投资规模均大幅下滑,支撑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

(三)安全环保压力巨大

宁东节能降耗、固废和碳减排压力巨大。2019 年,宁东基地能源消费量达3346 万吨标煤,同比增长97%;生产煤炭6400 万吨,煤炭转化量8100 万吨,煤炭缺口近2000 万吨,甚至需要从外地调运煤炭资源,这在历史上并不多见,但以后可能成为常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8 年有所下降(降幅13%),但比“十二五”末期增长了67%.2019 年工业固废产生量1946 万吨,综合利用率仅31.7%。转化8100 万吨煤炭,要排放1.6 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近2%,而且排放的二氧化碳都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率很低,目前利用的仅有不到30万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成本偏高,现行水价一吨2.8 元,加上水权转换费,达到了3.9元,水价偏高,成本加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

(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分布矛盾突出,总量不足与结构分布不均同时并存,人才产业精准匹配度不够。随着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引进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缺乏已经显现,高层次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宁东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现有研发人员、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占比不高,国有、大型企业对人才培育引进的投入明显高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五)园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营商环境缺乏吸引力

基地管理机构与各大企业的关系复杂。国家五大发电集团现在都已进入宁东基地,继国家能源集团宁煤公司、华电、国电、鲁能、中电投、四川化工(控股)集团等目前都相继落户并参与宁东基地的开发建设。以国家能源集团宁煤公司为例,该公司隶属于国资委,其与宁东基地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国电、华电、鲁能、华能等大型国企与宁东基地的利益关系又当如何协调,都是管理好宁东地区要处理的重大问题。宁东基地在管理过程中,缺乏对管理机构职能的严格界定,往往无意中干预了微观经济活动,政府服务是有范围和边界的,不能逾越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能扭曲市场机制。政府职能应界定于为投资者提供信息、政策法律、政务等服务,而直接激励、市场调查、选择项目、商务洽谈则不属于政府招商引资职能,应由市场机制解决。

三、推动宁东基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高质量发展是一场拉力赛,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基地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争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

(一)在推进科技创新上持续用力

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用好用活宁东中试基地,组建宁夏绿氢产业联盟,推进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转变职能,优化管理权限,探索“管委会+公司”、“管委会+专业化机构”运行模式,完善直属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成立管廊公司、助贷公司,要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总体方案,深入推进多评合一、区域评、预审代办制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宁东政务中心服务水平。

(二)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持续用力

围绕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突出延链补链融链强链和产业集群培育,加快现代煤化工向下游精细化工延伸,着力打造以现代煤化工、清洁能源、新型材料为龙头,以煤制油、煤基烯烃、煤制乙二醇、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氢能、高性能纤维、电子材料和专用化学品为特色的高端产业集群。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综合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两方面的优势,围绕化工巨头投资时的9 个重点考量因素进行持续的优化,打造宁东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快提升煤制合成氨、煤焦化、煤基多联产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利用好国内第一个现代煤化工中试基地,建立技术路线完整、行业标准先进、产品种类齐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

打造专业化技术服务中心。建立宁东能源化工供应链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帮助;作为聚烯烃产品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塑料技术中心非常必要,把目前基地内大企业的聚烯烃进行改性转化,使其成为高端聚烯烃,为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打下好基础。

(三)在推动绿色安全发展上持续用力

统筹发展和安全环保,紧紧围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坚持以水定产,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现降能降耗,促进绿色发展。坚持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走绿色低碳、差异化、循环发展的路子。建立化工行业的环保标准,推出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全面量化控制体系组织;编制大气污染源清单和环境空气达标规划;统筹解决水权转化指标,通过市场化方式竞拍购买水权转换指标,保障用水需求。

(四)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持续用力

主动融入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体系,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能源“金三角”、黄河流域能源地区和西北电子信息企业的交流合作,创新拓宽合作模式和渠道。深度融入银川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与吴忠太阳山一体化发展,积极对接灵武市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园区管理创新,加快推进管委会机构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人文关怀、交通便利的宁东城镇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宁东煤制油煤化工
煤制油化工装置检维修工程结算审核与审计工作的思考
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 09:19:58
宁东矿区选煤厂降低介耗的分析与对策
选煤技术(2021年6期)2021-04-19 12:22:02
基于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煤制油发展研究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资(2019年44期)2019-12-03 03:11:04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14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煤制油项目火炬系统的设置
表面活性剂在煤制油化学清洗中的应用
对“煤化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
上海航天5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落户宁东
粘接(2013年7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