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合超 刘欣芮 曾文星 周彦行
(1.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3.西南石油大学保卫处,四川 成都 610500)
艾滋病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短期可达3-5 年,长期可达十数年之久,在潜伏前患者不会有任何的不适或者是症状,但是在发病后会迅速破坏人体细胞,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在艾滋病后期甚至会引发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医疗技术的有限,全球尚未研制出也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因此在大众眼中“谈艾色变”,一旦被诊断为艾滋病,便宣告了死亡,会让患者顿时失去活下去的勇气[1]。根据国家卫健委披露的数据报告显示,截止2020 年10 月底,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104.5 万例,在感染人群上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成为感染增长率最快的群体,有资料显示在2008 年-2018 年短短十年的时间,我国有将近7万的大学生因患艾滋病而死亡,尤其是男性患病率更是高达85%以上,女性仅为10%左右,如此悬殊的性别发病比例,我们可看出青少年正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人群[2]。
目前因缺乏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从源头上减少患者人数成为最有效的方式,大学生作为国家栋梁感染艾滋不仅是学校的损失,更是国家的损失,因此加强对大学生“防艾”教育,为大学生树立“防艾”意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大学患病人数[3]。本文以新时期大学生“防艾”意识“内生性”教育模式作为主题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现状分析出发,分析了解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现状,及高校对大学生“防艾”意识教育现状,基于现状列举了高校对大学生“防艾”教育的教学内容及形式,最后从高校及个人两个层面给出了“内生性”教育模式在高校普及“防艾”意识中重要地位。
现如今,在各大新闻媒体以及论坛上有关大学生得艾滋病的实例愈发普遍,本文在撰写前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文献及政府数据,根据我国卫生部所报道的一组数据,2016 年我国新增艾滋病患者达到了10.4 万,而在2010 年时新增患者为5.7 万,6 年间增加了4.7 万,增幅明显[4]。并且最值得注意的一组数据是青少年患艾滋病的人数增幅更是接近四倍,2013 年我国各省所统计的艾滋病的病例中学生患病的人数只有5 个省多于百人,但是到2014 年就有10 个省报告学生患病人数均超过了百人,2015 年-2020年这一数据仍在不断上升,这表明了目前我国大学生“防艾”意识的培养也达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大学生已成为患艾滋病的主要群体[5]。
同时在2016 年-2020 年这5 年间,我国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也呈现年轻化趋势,15 岁至24 岁青年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数年均增长率已经达到了35%。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高校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的教育仍不被重视,有学者专门做过一项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对“防艾”知识的了解,问卷包容涵盖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检测等等方面,根据调查结果该学者得出大学生对“防艾”知识了解较低,大约有6 成以上的大学生存在着对艾滋病认知模糊的问题,并且在调查中该学者还统计了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时安全措施的情况,同样发现由于大学性教育的不完善,大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佩戴安全套或者是其他安全措施的比例仅为35%左右,这也是造成大学生成为艾滋病感染主要群体的原因之一[6]。
目前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主要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政府网站上获得,但是由于网络信息的参差不齐,大学生辨别能力较弱,不仅无法得到正确的艾滋病知识,可能还会被其中一些虚假信息所诱导,再者这些知识的传播具有碎片化及局限性,如与自身情况是否符合,再如网络上对于艾滋病的介绍大多是以一个实际案例简单讲述几句,其并没有完整的讲述艾滋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辞等,并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碎片化知识的影响下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始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因此要想大学生掌握完整的艾滋病知识,预防出现感染现状,还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的普及,建立专门的课程详细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有效形成“内生性”系统化教育模式。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各大高校对于艾滋病的各方面知识传播手段还比较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内生性”教育模式[7]。
高校对大学生“防艾”教育内容主要两方面,分别为基础知识的讲解、性道德教育。
基础知识:高校会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知识的普及,但是仅局限于艾滋病的起源、如今的感染人数、对人体的危害等等,并不会深入涉及大学生性行为导致的艾滋病,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了解也仅限于众所周知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其的传播形式也仅知三种,即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行为传播,但是对其他蚊子叮咬、与艾滋病患者密切接触等形式认知较为浅薄。
性道德教育:我国高校目前并没有涉及专门的性教育的课程,只是在一些道德教材中隐晦的指出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对性道德方面的了解也比较薄弱,均是自发性的根据身体需求寻求快感,不会顾忌其他,这也导致了男性大学生责任感较弱,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首先,从政府数据中可以看出男性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大学生。根据国家卫计委2019 年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男性大学生患者中通过性行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达到了81.6%。从这方面来看,同性之间尤其是在发生性行为之后很容易感染艾滋病。
其次,大学生对性行为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有学者曾对大学生性行为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了三所高校的近5000 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性行为越来越普遍,有85%以上的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有65%以上的大学生与两人或两人以上发生过性行为,有47%的大学生拥有固定的性对象,有42%的大学生会接受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性行为。这说明大学生发生性行为已成为常态,但是其对性行为会发生的传染病等现象了解较少,导致了感染艾滋病。
最后,教育宣传的缺位。我国向来是一个保守且传统的国家,这就导致了我国无论是中学时期的基础教育,还是大学时间的高等教育都会性教育刻意的忽略,没有进行完备的性教育,并且我国学生家长也选择避开性教育,正是由于家长、老师、高校刻意的避免性教育,导致了很多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较少,对性传染病、预防知识更是一知半解,导致大学生在发生性行为时缺乏保护自己的意识。
大学生“防艾”意识“内生性”教育模式主要遵循学生主导、教师介入和氛围烘托的基本原则进行。
1.通过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宣传媒介开展引入性研究,开辟“防艾”专栏、模块等方式方法,浓厚校园“防艾”氛围,辅以问卷调查,引入大学生“防艾”基本理念,使大学生保护“防艾”意识内生萌发。
高校可以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校报、宣传栏、邮箱等媒体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进行广泛宣传,经常组织一些全校范围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理念。艾滋病的问题不但是医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教育活动要和当地艾滋病防控部门有效结合,大学艾滋病防治活动必须纳入当地艾滋病防治整体计划,教育与卫生和计生部门要给予政策和经费保障,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2.通过课堂教学和二课活动载体等平台开展聚焦性研究,如“防艾”图片展、“防艾”征文和“防艾”知识竞赛等,点面结合,教师介入,将大学生的视野聚焦到“防艾”角度。根据前文大学生艾滋病现状也可看出,性行为几乎是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对男女大学生进行区分,男性大学生以责任、担当作为切入点,告知其在性行为中做好安全措施是对女生的尊重和爱护,女大学生则以爱惜自己、保护自己为切入点进行教育,形成“内生性”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性伴侣,将性行为控制安全范围内,保护好自己。
3.通过“防艾月”等主题活动等方式开展激发性研究,亲赴医院或高发区域进行视觉体验、人文体验和环境体验等模式,亲身感受“防艾”对于人类重要性认识,从多角度激发学生保护自我,关爱他人的主观情感。由于我国对性教育宣传缺位,很多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时更多的是依靠内心的冲动及身体本能进行,在爱情至上等观念的影响下,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明知对方患有艾滋病的情况下,还与之发生性关系,这无不是大学生“防艾”意识缺乏的愚昧体现,因此以艾滋病危害为激发点,加强对大学生“防艾”教育,激发防艾意识,真正做到正确认知,规范行为。
4.通过“防艾小讲堂”等方式开展分享性研究,以大学生本体去宣扬“防艾”理念,对“防艾”相关问题进行自发总结、自发交流、自发分享,采取这样方式,更能激发大学生群体内心共鸣。有关艾滋病及其他青春健康问题很多学生可能碍于面子羞于去询问、打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实际情况的评估,以及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效果的呈现。但学生们可能会愿意去跟身边具有相似年龄、相似困惑、相似生理特征的人一起分享信息、交流感悟。高校可以在学校主题教育层面之外,遴选培养一批有影响力、有号召力的学生骨干,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以便能有效地向周围其他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提高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5.评价性研究:为有效评测该“内生性”系统的功效,监控各变量(围绕以上5 个研究方面设置调查问卷)的激发效果,引入大学生“防艾”意识教育模式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性研究。
我们将大学生“防艾”意识拟化为一个内生系统,我们将内生变量和促生变量大体规整为引入、聚焦、激发、自发、分享等5 个方面,这5 个方面可层层推进,融入评价后亦可循环优化,无明显环节断层,系统闭合度较好,使其内生教育的“普适性”进一步增强,达成可示范、可借鉴、可引领和可辐射的效果。
“内生性”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分享、自我教育。同时“内生性”教育的实现有赖于教师“引导者”角色的成功扮演,引导而非主导,激发而不替代。大学生由于由于性安全知识的缺乏,在性行为过程中不配套任何安全措施,这就导致大学生群体成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承担育人的重任,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形成“内生性”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作为主要教学主体,使“防艾”意识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内化于心”,让其自主选择性行为,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