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 李娜
(吉林省红石土地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乡村文化已经颇见成效,但仍与乡村振兴的要求相去甚远。文化振兴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整个乡村振兴的成效以及传统文脉的传承。找寻振兴乡村文化的路径,不仅对新时代我国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近年来,随着历史社会学与历史政治学等研究范式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历史与文化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换言之,文化是国家与民族得以发展、传承、延续的支柱力量。纵观历史,作为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的精神力量,文化以其特有的、持久鲜活的生命力,促进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与治理。中国的基础在农村,未来也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整体发展。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崛起之路,更需要依托本国人民高度的文化自信实现,而同样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助力。
传统乡村家庭经营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低消费的低碳循环、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在此基础上生发的敬天法祖、顺天应时、遵德守礼、重情讲义、耕读传家、亲仁善邻等美德良俗,构成了乡村社会的价值体系,规范制约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这些经过世代传承发展、不断去粗存精而流传至今的乡村文化资源,保存着相对完整的农业文明因素,展现出极具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不仅要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延续传统文化命脉,而且要对乡村文化全面创新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展现时代活力,实现城乡文化融合互哺,让农民在保持乡村伦理习俗的情况下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同时,依然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
我国农村地区的面积非常大,农村人口也比较多。此前我国农村在一段时间里发展比较缓慢,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于农村来说,实现这个目标也是一个难点。乡村文化的振兴则可以帮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搞好文化建设,发展好各个地区的特色产业,群众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赚钱途径。我们也经常提到,必须做到扶贫和扶智结合。脱贫攻坚不是拿钱砸出来的,要教会广大贫困地区源源不断地赚钱途径,促进农村儿童从小就有比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对整个国家的总体目标的实现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沿海等一些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很快,例如,乡村村民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村文化活动多样化、乡村文化机制得到建立健全等。然而,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仍是困难重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主体参与文化建设的意识薄弱、乡村文化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高、乡村文化的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困境从侧面阻碍了乡村振兴的进程。
1.依托政策导向机制
当下正是农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关乎国家建设与发展大计的重要阶段。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农村建设的关注度很高,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发展的必经之路,势必需要依托国家政策导向机制中文化振兴的相关政策,为乡村建设与发展注入力量。
2.利用新媒体技术
当前,我国已然走在后工业时代、数据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新的媒体技术和大众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因此,依托新技术与流行媒体,可以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沁入乡土社会,进一步实现农村的发展与振兴,进而推动产业、生态、人才等方面的全面振兴,最终顺利补足国家发展短板,实现2035 远景目标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目前,乡村的交通和物流与城市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收快递也不如城市那么便捷。文化振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交通和物流有所依靠,比如农村儿童在网络上购买书籍和一些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的东西,有可能会因为闭塞的交通和物流的不发达而减少很多机会。再者,虽然现在很多乡村已经实现了互联网覆盖,但是有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网络信号依旧不是很流畅,网络上的优秀先进文化农村群众依然很难接触到。因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乡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虽然文化本就属于人类的创造产物,但文化受益者也是广大群众,所以可以理解为:在乡村文化中村民既属于建设人员又属于享受人员,因此,地方部门需要做好服务保障,促使广大村民在乡村文化中得到服务体验。可以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增加服务活动,如文明家庭、“五星干部”等,将所有村民都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之中。也可以积极收集所有村民对于乡村文化服务活动的相关建议,切实利用乡村文化为村民提供服务,这样既能满足村民对于乡村文化的需求,又能确保乡村振兴的落实效果。
创新是引领文化发展的第一动力,文化创新要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正视乡村的新变化新发展,鼓励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意识,吸取时代精华,展现时代风貌,同时要提炼乡土文化内核,突出民族地域特色,延续乡村文脉,保留乡土神韵,在传承扬弃乡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实现城乡文化、新旧文化的互补互哺和共进共生。例如,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可以在不改变村落建筑原貌的基础上,创新文化保护手段,把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配置新的设施装备,提升古旧建筑的内在质量,不仅保存住原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适宜村民继续居住生活,从而实现乡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展。
乡村传统文化振兴的有效实现,对于乡村整体的振兴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推动和支撑作用,在解决农业、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都必须能够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因此,在当下新时代与新背景的形势下,找寻一条振兴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可选途径,是当前推动国家建设、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能够为当前我国推进和实现传统文化的振兴工程提供一些现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