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丽
(库车市第三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个体发育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包括焦虑浮躁、叛逆对抗等情绪和行为。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学生产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之后,才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会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在应用心理学的发展角度下,教师要预先考量初中生可能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并对其展开科学的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思想引导下实现初中阶段学习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数量逐渐增多,特殊的家庭结构使很多初中生所接受的关注度日渐提高,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对于学生的培养理念也有了新的规定,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个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素质能力,是培养并健全初中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方法。因为初中生个体思想和能力发展不够成熟,心理认知相对矛盾,部分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了解其内心的苦闷和焦虑,学生个体发展进程中由此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也会被掩盖或被家长和教师所忽视。长此以往会有一些学生因孤独无助而备受煎熬,由此会导致一些心理障碍,甚至是疾病。
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得知新时代的初中教学工作除了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之外,还要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养成。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强化其对个体的科学认知,实现有效的自我教育,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初中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能够科学地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以此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更为健康的社会人格来参与社会活动。心理学教育能够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使其能够按照科学的心理引导改正自身的不足,明确自身内心不足的产生原因,并实现自我解答和调节,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内心变化,顺利度过青春期。
有效的心理辅导也是帮助学生实现树立科学认知和情感态度认知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展开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按照自然的心理发展规律来强化心理潜能,进而实现其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及个性化水平的发展。由此展现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关注和对其能力培养所做工作的努力,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初中德育工作的新方向,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力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初中生从小学时期过渡而来,所要学习的学科数量明显增多,想要在有限的课时计划当中设置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间并实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有一定难度。心理教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以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建设作为教学基础,以此来提高其生活和学习的质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构建健康的心理学观念。在校园活动当中引申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校园环境的构建、文化的发展活动的举办和自身教学行为的细化以及课程内容的安排,要在这些内容的落实和发展过程当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展开健康的心理教育为基础,引出心理学教育的相关理念。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将校园文化和校园内的景观设计作相融合,在外部环境的熏陶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教育引导细节的落实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学校可以组织语文、美术教师以符合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内容来进行校园场景设计,可以在校园的墙面上画一些健康积极的文化主题宣传画或标语,也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当中张贴一些符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宣传资料。学生方面,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美术、书法创作,以创新型的思维创作一些符合学校校园文化宣传的文学作品、书法作品或美术作品,在教师的组织下将学生的作品展览在校园合适的场所当中。除此之外,心理教师要与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沟通,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引入心理学教学理念,由班主任牵线协同各个学科的任课老师发表对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表现评价。结合评价的内容对学生展开符合其个体特点的心理辅导强化心理教育的价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以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文化以及日常学习氛围为前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初中生都已经拥有智能手机,在其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智能手机和网络资源的配合会对齐身心发展状况、学习质量以及心理动态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考量到网络环境的影响,要重视应用网络技术对教育的积极影响。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以及能力,引导学生构建以网络平台为媒介的良好学习方式和思维,帮助学生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可以自主地拒绝和规避不良信息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构建网络教育渠道为第一前提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建立个人账号,将心理教育相关的内容上传到个人账号当中,方便学生查看,并能够通过网络社交账号随时与学生沟通。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来和自身交流其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疑虑,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帮助。想要实现学生通过网络媒介和学生和教师沟通的积极性提升,教师要在建立个人账号之后及时向学生公开,同时也鼓励学生学习怎样建立新的账号并尝试以匿名的形式与教师交流,来保证学生可以不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内心想法。教师在尊重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另外这种网络沟通方式还能够促进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相对较大,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网络教育这一方法的引入,构建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新印象。在开展网络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入创新型的心理学教学理念,设计符合新的素质教育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学计划。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动态来开展感恩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所推送视频的引入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为对学生个体发展及情绪变化会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加强心理教育效果的重要基础。家长作为会对学生情绪产生重要影响的主体,同时也是容易与学生产生矛盾的角色之一。初中时期的学生思维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其自尊心较强,自主性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和家长会依然以对待小学生的方式来对待初中生,由此会导致很多在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引导家长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教师要向家长传输健康的心理教育方法,保证家长能够配合教师在家庭当中实现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以此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发展。教师要通过对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个性变化等方面的分析,让家长意识到初中生的心态变化,要结合实际案例来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规避的教育不足,由此来改变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另外教师要向家长传授健康的心理学教育理念,让学生家长能够根据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来摸索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因为不同家长的个体能力和接受水平存在差别,教师要以强调心理学当中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为重点,结合实际案例做出详细解答。要让家长能够意识到,除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外,更应该关注到学生的进步和擅长的学科,由此来鼓励学生并引导其形成积极学习的理念。可以让学生在鼓励式教育的促进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他科目的学习当中。再有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举办来辅助家长掌握更为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参加一些亲子类活动,让家长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并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能够实现在后续的家庭教育当中以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前提来展开家庭教育[2]。
对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初中生来说,科学的实践教育能够强化学生的心理认知,心理教师在初中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学宽度、深化心理教育的深度,这种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品质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校内外实践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学习内容的同时,对于校内外的其他生活环境、社会事件、人际关系有更为全面的认知,让学生掌握除了课堂之外的丰富世界。在初中教育时期,大部分学生主要学习阵地都在课堂当中,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不够了解,长此以往,外部世界的多样化及多变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校园外的环境、社会大众的行为当中感受到不同的影响。可以由此对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教育,提高其关爱他人的思想。心理教师要以多样化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强化其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认知。在开展校内活动时,教师可以预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组织以心理学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可以在语文老师的配合下组织诗朗诵活动,结合早晚读的时间进行基础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心理健康教师要和语文老师共同为学生挑选一些符合初中生朗诵的诗歌内容,让学生由此作为朗诵素材进行校园诗朗诵竞赛。另外语文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向学生提问,自己对诗朗诵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由此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而开展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活动,再有心理教师还可以在校外开展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或美术馆等,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人文、地理、艺术等方面的内涵,强化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3]。
总而言之,有效的心理辅导能够对初中生的个体发育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开展心理辅导的过程当中,初中心理教师要结合应用心理学的具体特点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使学生能够构建科学的心理认知结构和情感模式,以此来完善自身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要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科学的自我评价为前提,让其能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能力,来解决在生活和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使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成长环境,强化自身的身心发展,为其后续个体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