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1-11-27 00:16丁蕾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思政内容

丁蕾

(白城师范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引言

教育之本是德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早就已经被社会广知,各大高校都需要落实课程思政战略,能够从专业课角度出发结合思政教育内容,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强调实际上要建立文化育人、健康育人、全面育人的教育思路,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课工作共同发展的专业课程模式,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度、社会共识、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使命感以及国家认同感,使学生担当起新时代伟大复兴的责任。而《组织行为学》作为高校部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需要积极探索与德育内容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能力过硬同时传承并践行优良核心价值观的年轻人,为社会建设提供活力,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

一、《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方向

作为高校部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组织行为学》肩负起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和专业素质的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型应用人才提供基础。而在《组织行为学》中主要是较细致且有规划的进行组织中人的思考、感受、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的研究,是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组织中人的行为有哪部分特点和规律而存在的学科。也就是说《组织行为学》之后发展方向也是为了将学科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能够产生一种对个体、群体、组织的管理实意识,并指导之后的工作发展。当前,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改进方向是不断加强主要领域基本理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与思想教育结合发展,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挖掘现有教材中的深刻道德知识,达到潜移默化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目标。

二、《组织行为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组织行为学》课程作为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连接性十分大的课程,在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都一定情况下渗透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而为了使学生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应用实践知识,自主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并且对管理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就需要在完成《组织行为学》课程内容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将高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来,展现《组织行为学》本身的思想内涵和课程设定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导,使学生能够在专业课程中受益,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为学生今后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涯以及社会生活提供思想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出无限的力量,实现崇高的个人价值[1]。

三、《组织行为学》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现状

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中心已经不是教师或者教育体系了,而是应当以学生为教育改革的中心,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和核心作用体现出来,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只是进行读写和知识背诵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实际教学需要与生活实践相接轨,深度挖掘当前课程中对学生今后生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的知识,改变理论知识对实践指导性较弱的情况。但是当前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改革方面依旧存在一部分问题,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将内容投射到生活中,学生学习这门课更多也是出于专业需要或者是觉得这门课的考察方式没有其他课复杂,能够取得一个相对于比较优异的成绩,但是真正发自内心想要学习这门课的学生并不多,同时真正想要深度挖掘这门课中能够与思想政治教育搭边内容的教师也不多,这也就导致实际融合改革实践探索容易遇到瓶颈,无法继续深入。

四、《组织行为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绪论部分

绪论是《组织行为学》的基础内容,主要是对组织和组织学、组织行为的历史进行探究,也有涉及《组织行为学》这门学科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内容知识进行深度概括。所以在实际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部分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管理哲学知识,能够让学生产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能够有扩宽眼界的机会,可以利用马政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去让学生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感知能力。

(二)群体心理与行为

这一部分是教材中专业知识点较多的一部分,所以实际能够深度挖掘的思政教育内容也较多。例如群体行为特征内容部分,相关知识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思想,在奉献于责任方面能够有更多自己的思考。而在对团队知识讲解时,可以利用学生已经分好的小组开展实践,培养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自己展示成果的能力,领导和被领导的学生都可以深度意识到合作方面的知识,能够在之后更好的熟悉合作模式并且去了解我国当前情形下的领导能力变化,促进学生养成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同的事情上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不是顺应某一个特定的想法,没有形成自己思考的能力[2]。

(三)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中国的组织文化建设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而实际中出现企业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果也不少,深度解析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更加贴近生活的方面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优秀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思想政治要求等多方面内容都需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生活中案例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之后学习中重视相关内容的拓展活动,带着责任感去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而在讲到发展和组织变革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好模型学习方式,结合社会案例分析理论知识,让学生从在高校学习阶段就已经掌握了危机意识,时刻保持清醒,不断发展自身综合实力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五、《组织行为学》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具体方式

(一)对课程发展方向有明确认识

课程发展方向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知识目标,要求对相关专业知识了解透彻,为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其次是能力发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管理的理解和意识,产生基于实践的艺术感,有较强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精神,达到较高的文化境界,有较强的情商,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都较为优秀。此外素质发展方向是指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能深入了解自身心理和行为,对如何提高自身能力有着明确的认识并且能够提出可行性较高的实践方法,不断突破自我。

(二)提升高校综合教学能力

高校教育队伍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团体,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都会影响到学生个人,所以加强高校综合教学能力,除了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对教师进行思想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作为授课的教师首先需要以身作则,能够多了解国家时事和社会热点问题,将有道德教育价值的资料运用到实际教学环节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此外,高校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德育活动,提升教师将专业课程内容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能力,帮助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从而带动整个教师队伍、高校教育队伍的教学水平提升[3]。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任何一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同,如果将时下热门的话题以及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融入实际课堂上,是教师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当然,教学的内容首先要以“真实”为主,不管是素材的真实性还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性都需要重视起来,利用学生每天不离手的“手机”进行网络资料传输,利用公众号或者是微博热搜内容作为进行教学的重要素材,不能生搬硬套思政教学知识,而是要启发学生自己开展研究,自己琢磨事件背后的道德伦理内容。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评价的方式收集学生最喜欢的教育教学方式,并且以收集到的数据为之后教学计划安排或者教学改善的重要依据,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更加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气氛,从而达到潜移默化传播知识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现代资源平台

现代资源平台不仅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存在,还有能够进行充分挖掘并为思政教育融入《组织行为学》创造了有利条件,给学生获得资源提供更加有效的平台。近几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网络教学成为各大高校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如何做好网络教学工作也成为当下发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不只是发展知识传播,更要高效、有监督力度的发展知识传播活动。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使用教学平台时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挑选对学生有利的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考察,确定学生真正能够从平台中受益,学习到有用的知识,而不只是教上一张好看的答卷。同时利用平台内丰富的资源也是为了让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取积极向上的知识,对社会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发展出较强的分辨事物真假的能力,以更好地去应对今后的社会生活,成为一个有坚定理想信念且能够担当起社会责任的人[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说是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而在新时代如何将课堂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提升高校的思政教育实效啊,让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能够体现立德树人的理念就是最应当进行探究的内容。社会不断发展,每天似乎网络上都充斥着与道德行为规范相悖的“不良行为”,思考如何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不只是专家学者的责任,也在每一位生活在当下的人需要承担起的责任,高校内的大学生们作为接下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更是需要有感知社会冷暖的能力,能够在发展自身专业能力同时形成能够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培养社会道德,在还没有踏出学校大门之前已经具备了新时代、新形势下道德和才能兼备的基本素养。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思政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组织行为学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