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视角下的传统体育哲学辩思

2021-11-27 09:36江萍周俊通讯作者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内经八段锦学说

江萍 周俊(通讯作者)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1331)

一、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运动的起源

我国古代没有“体育”一词,对国人而言,甚至“体育”概念的引入都是相当晚近才有的事。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体育”一词,但一直存在与之相关的文献记载。首先,“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宋朝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第一句话就是“无极而太极”,并非说太极从无极产生,而是“太极本无极”之意,意即“太极”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太极拳一词,最早见于署名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明末清初黄宗羲的《王征南基志铭》记载:“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搏于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谓内家拳,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之术,百年之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岳为最著。温州陈洲同从王宗乐受之,以教其乡人,由是流传于温州,嘉靖年间,张松溪为最。”可见,太极拳由此逐渐演变而来。其次,《庄子》中提出“熊经鸟伸”,即“二禽戏”,华佗在《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故五禽戏由此而来。又,南宋《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因而八段锦由此而来。《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皇帝内经.灵枢》之经筋中记载《易经洗髓经》卧虎扑食势(足阳明筋)、青龙探爪势(足少阳经筋)、打躬势(足太阳经筋)、三盘落地(足少阳经筋)、吊尾势(足厥阴经筋)、倒拽九牛尾势(足太阳经筋)。可见,中国古人根据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不断挖掘修养身心的方法,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而创编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

二、传统体育运动的特点及生理原理

华佗五禽戏以一虎、二鹿、三熊、四猿、五鸟为序,源于五行相生,一鹿肝木、二猿心火、三熊脾土、四鸟肺金、五虎肾水;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练“五戏”,强五脏,五脏相生,生生不息。五禽戏大体上的动作为两臂一张一合、一升一降、一起一落、一俯一仰、一举一按,尤其是肢体上提、上举、提蹱、提肛、翘首等动作扩胸收腹,还原缩胸松腹,虎戏模仿老虎的勇猛扑按,故采用逆腹式呼吸以推动内气的运行,使气沉丹田培补内气,按摩脏腑,改善脏腑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以意导气、形随气动,达到形与意、气同步,身心合一。

养生太极拳它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哲学、医学、易学、生命学、养生学和美学,要想练好太极拳需稳静安舒、心神泰然,观内以审身心之合,并合以呼吸深长,以神走、以气化、以要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体认识观及哲学基础

《皇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奠定了传统医学的理论构架体系。《内经》对人体做出了系统的划分,包括五体理论、六经理论、藏府理论三个主要部分,三者相互独立。五体为“皮、肉、脉、筋、骨”的合称。六经为人体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部的合称,亦称三阴三阳经,以手足则分为十二经。藏府是指五藏六府的合称,五藏为心、肺、脾、肝、肾。六府为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五体与藏府的内外沟通是借助六经系统来联络互属。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后来的中医学和养生学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之系统思维构筑起自己的医学理论系统,解释了人体功能、结构、生理、病理等方面的原因,并以此指导之后的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素问》之生气通天论中说到生命之气与自然息息相通,关键在于阴阳变化的规律。人的生命元素来自于自然界的地、水、火、风,人体的九窍、五脏内府和十二肢节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气互相贯通的。中国传统医学把人体各个内脏器官对照为金、木、水、火、土,作为一个统一的阴阳和合体,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并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辩证法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这与《易经》的两大核心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即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种基本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相生相克的思想暗自相和。同时《内经》对人整个生命历程的生、长、兴、衰期的各个生理特征做了详细的描述,这与《易经》的另一核心思想“盛衰周期律”,即由阴变阳、由弱变强,由否变泰、由暗变明,这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原理。

四、传统体育运动的医学与哲学基础

从传统体育运动本身起源可窥一斑,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要么是古代医者基于对人体结构认识形成脏腑与经络系统的阴阳五行学说而创编,要么是古代道医与佛教祖师对人体内部认识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知基础上而创编而来,集聚了古人认识人体结构本身后的医学智慧以及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智慧结晶,因此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运动,它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是古人为延年益寿、修炼身心、提升自我人生认识观与价值观的一种修行方法。它们的文化内涵揽括了哲学、易学、医学、道学等古代文化荟萃。因而在练习这些运动主要以意为主使,以气来牵引,无论伸缩开合伙收放来去,吞吐含化都是以意气的牵引为主动,动作由内达外,以神化形,蓄养精气神。同时,动作要求神意内含,以存静养,劲道始有收藏,进而达到以静生定、以定生慧、以慧生万物的禅修境界。如易筋经是公元6世纪天竺僧人菩提达摩经历千辛万苦来到少林寺宣传禅宗教法,后融合中国玄学而创编蕴含宇宙奥秘、人生真谛、养生真理的修行之术。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是吸取了先秦道家思想、儒释思想、易学思想而形成的养生方法及其思想体系。

猜你喜欢
内经八段锦学说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八段锦源流考辩*
1990年以来我国八段锦研究的进展、热点与前沿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层次分析理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合作学习形成性评价研究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