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必要性

2021-11-27 09:36:52梁磊
魅力中国 2021年23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计算机院校

梁磊

(仙桃职业学院,湖北 仙桃 433000)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一)授课对象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该课程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但是由于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并且他们已有的关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是或深或浅的,操作能力是高低不同。因此,面对现有在计算机能力上具有差异的学生,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整体教授方法,不仅会造成教学进程的不一,还会造成知识的困难程度的不统一。

(二)传统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

计算机基本运用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实践课程,注重的是动手技能以及运用技能。目前多数教师教授该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内的主体仍然是教师,并且他们是教学的中心,如此课堂必然是注重“教”而不是“学”,也就是说,在上课的时候,会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理论知识并操作演示,然后再由学生上机操作练习,这种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模仿学习,学生形成了接受性的学习习惯,缺少积极思考能力,面对问题也几乎不会主动去解决或者请教老师,而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去讲解,学生对于学习的激情也很难激发出来。

(三)教学活动缺乏师生互动,教与学不能有效结合

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实训上机操作方面仍采用传统集体授课演示的教学方式导致练习、实践的时间不足,无法充分组织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学生发言的机会少,小组合作的机会也不多,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不能进行及时交流得到解决,师生与生生互动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必要性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萌芽与流行,迎合了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符合课堂教学创新的改革要求,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尤其是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有着较好的推动作用。因此,“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应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高职学生的特点要求

在高职学校学习的学生的特征是入学分数低,基础不好,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与水平差异大,并且学生无论是积极性还是自律性又或是纪律性都很低,课堂上普遍存在着走神和睡觉的现象。在 90 后以及 00 后进入高职后,这类学校的学生又萌发了新特征。比如,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平板以及数码照相机等电子智能化设备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对大部分学生的行为标准以及生活态度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沉溺在这些设备中。他们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都具有很高的效率且思维灵活跳跃,在图片与音像资料的呈现上喜欢直观的方式,因此他们在学习中会提出不同的需求,比如在学习生活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学习;比如课程前进的刻度能够更加灵活,适应个性化需要;比如可以更多地运用移动终端或者智能设备来提升学习的趣味和效率。而这些高职学生的要求和学习特点恰恰都能通过“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得到满足,其能很好地做到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兴趣和节奏进行课前学习,并在交流讨论中达到知识的初步掌握和内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课前学习所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和示范,对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建设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教育领域。这种建设目前正在变革各大高职院校的人才教育培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品质以及推动改革高职教育教学等各方面迸发着活跃的力量。如今,开始从传统迈向创新的企业已经日益增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需要与各行各业以及产业的发展相适应,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进步的重点。高职院校不能停止更新育人模式的脚步,不能停止探寻互联网进步的新态势,要借助“互联网+”的引导力,通过充分规划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适应学生的个性化体现即让学生成为主体,优化学校的师资团队、各教学部门、教学场地以及教学评价,破除旧的课程系统,引进“翻转课堂”等等方式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

伴随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常态发展,新动能替换旧动能,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成为国家战略,对计算机的使用则越来越需要,从而使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远远达不到社会需求。为了摆脱只会读书不会应用计算机的尴尬局面,国家开始注重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培育出具有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授目标,为人类培育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翻转课堂”模式里,学生需要在上课之前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和能动地预习知识,课堂中的时间则用于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探索以及小组协作探究。因此,“翻转课堂”能将提高学生计算机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机训练落到实处,非常符合高职计算机的教学目标和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计算机能力的需求。

(三)课堂教学创新的改革要求

目前,社会急切需求复合和创新人才,这也理所应当成为各高职院校的课堂教授变革方向,但是任何改革都不会离开一条教学主线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们需要借助先进论述的引导力和信息技术的创造力去探寻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产生刚好满足了课堂教学的变革标准,而在这种新的模式中,教师需要做得是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对课内活动进行组织,协助学生自主学习,深挖出学生的隐藏能力,提升他们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动力,而并非以往那种让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地作为一个被输入的对象。融入互联网技术的课堂除了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形式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流程的重大变化。加入“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减少学生基础水平高低不同的情况。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并且各个地区由于经济水平状况的高低不同导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计算机课的开设状况。有些学生由于来自经济不好的地区,以往不仅没有接触过这门课程,而且家里也没有经济负担电脑费用,导致他们在实际应用电脑方面的能力会很薄弱;但是如果学生的家处于经济好的地区并且家里经济条件也不错,他们就可能接触过计算机课程,而且家里也有电脑供他们练习,因而相比来说,他们的上机操作能力会更强一些,如果有老师稍加引导就会更好。有些同学在接受了几次计算机课的教授之后,也许已经能很娴熟地进行五笔打字了,但是有的学生对最为基本的英文打字还不熟悉。而将“翻转课堂”加入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老师开展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别引导,迎合学生各式各样的需求;又能极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有效地整合了学习资源。

(四)强化学生重视信息素养,倡导终身学习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如今的多重技能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信息素养,这种素养还是学校在新时期进行素质培养教学的不可或缺的一点。培育技能型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习到如今的信息技术就是这种教育的一个关键任务之一。因为学生只有学习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够利用网络去寻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进而在如今这种网络大环境下,他们提出、分析以及解决疑难的能力才会提高,最后才能实现培育学生可持续性学习与进步的目标。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计算机院校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