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玲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大学英语课程普遍是大学新生的第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承前启后,初步入门的重要课程。学习好了该课程,会对学生初步建立大学学习的自信,培养基本的学习素养,了解大学学习的特征,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增加学习视野。
通过数年来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调研和一线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发现目前大学英语课程存在诸多“痛点”。首先是入学新生的水平严重参差不齐,特别是目前高中培养模式下的非发达地区学子普遍是薄弱基础的偏多,学习兴趣不高,而经济水平高的区域的学生读英语学习兴趣高,知识储备好。其次是学习资源仅限于课本及其相关辅助资料,深度和广度都有待商榷。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慕课资源和微课资源都极大丰富了线上学习内容,是可以被有效利用的平台资源。最后是线下授课形式需要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传统的授课形式强调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强调互动组织的翻转课堂是当前线下课堂的有效方式。在翻转式课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和引导责任,和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提高。
针对上述分析,笔者提出了采用互动组织方法的大学英语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打好“大学英语与互动组织有效结合”与“积极融入课前预习-课中讲述与辩论-课后作业与反馈的模式”两张牌,良好的平衡了教师讲述与学生自学翻转课堂的度。互动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主要从课前的学习,内容的组织,内容的设计形式和内容的评估及反馈跟进等几个方面来展开。
课前的学习是针对课程主题的必要准备,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和微课平台来引导学生学习。当前可以在线上找到的在线慕课平台和慕课资源也比较丰富,比如国内“学堂在线”的慕课资源已经达到了3000 多门。微课资源更是容易获得,比如各出版社和教育机构均有大量优质的微课资源。由于各个学校的基本情况不同,学生的英语素质和学习基础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目前平台的资源可能不太适合具体的高校,因此也可以如下方法加以解决,即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组织任课老师进行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慕课/微课制作与上传。在发现合适的慕课/微课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有效地在授课过程中加以应用,对教学主题进行反复锤炼,紧密结合相关资源的播放和讲解,符合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成效。
课堂活动的组织是互动学习的核心。良好的课堂组织活动能够对互动式教学活动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是分组,组员一般有4 人或者5 人,分别是主讲人1 人、幻灯片制作人1 人、提问人和回答人1 人或者2 人。采取组长负责制,由组长分工协调。幻灯片的制作秉承简洁深刻的思想。幻灯片的第一面至少应包含主讲题目,小组成员的姓名(对应的任务分配,责权清晰,做到没有“南郭先生”);幻灯片的形式可多样,不限于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幻灯片不应少于15 张数量,以更好的讲清楚指定话题为目标;最后一张应为致谢,表达对组员辛勤工作的谢意。主讲人应对话题熟悉和深谙相关知识点,这需要学生在课下做课前预习。话题选择由授课老师负责,一般选择与课程大纲规定的知识点紧紧结合的话题,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主讲人对话题的讲述一般不超过20 分钟,但是不应少于15 分钟,以确保话题的深入程度。
组织方式为首先主讲人进行讲述,两组主讲人均讲解同一话题,然后提问人负责对指定话题的相关知识点向另一组提问,不少于3 个问题,另一组指定回答人负责指定话题作答。这种方法可以使劝阻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中来,而不是以往的课堂活动中的大锅饭效应。通过双方的辩论与作答既可以使思想交锋,也可以使知识点在辩论中越辩越明。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在本次互动组织结束后需要及时对整个活动中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知识的掌握。课后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考量,比如关联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以关联分析法为例,“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属于部分信息已知比如各项成绩和评价分级标准,部分信息未知比如分项成绩和指标关联度的分析系统。我们可以利用关联度定量的比较来描述评价体系或体系中各因素间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的情况,以找出影响最终评估成绩的主要因素。这样通过课前学习与组织,课中讲述与辩论,课后作业与反馈,课后综合评估的完整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话题。在教学中也可以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有效链条,回溯方便,逻辑清晰,也方便授课教师对活动更好的组织和开展总结。
通过多年来对大一新生的教学及实践活动,在采用了互动组织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班级与未采用该模式的参考班级对比情况下,前者最终呈现的如期末成绩,平时作业,课堂反馈均好于参考组,说明该模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接下来需要总结经验进一步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